申忠華
“立德樹人”視域下中醫藥高等本科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的創新路徑研究*
申忠華
(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7)
中醫藥高等本科院校的公共體育教學內容體系存在改革方向不清晰、實踐模式陳舊、未使學生達到應有的鍛煉目標等問題。基于“立德樹人”視域,在醫藥高等院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對傳統保健體育進行教學改革研究。通過隨機抽取1000名在校的本科生,了解他們對傳統保健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看法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分析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教學體系改革的必要性及后續發展態勢,為拓展“立德樹人”視域下中醫藥高等本科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的創新路徑研究提供思路。
立德樹人;中醫藥高等院校;公共體育教學;傳統保健體育教學
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以導引、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為主線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繼承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防病治病功能的保健體育形式[1]。因其舒緩且能強身健體的特性,在國民健身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位。作為融合了傳統中國體育鍛煉精華的保健體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也是傳統教育“立德樹人”價值觀的體現,特別是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體育鍛煉及養身。好的身體素質,就是革命的本錢。在中醫藥院校公共體育教學中推廣傳統保健體育,是對公共體育教學的豐富。但現階段的傳統保健體育教學,面臨著改革發展的分叉路,只有緊跟時代潮流,才能找到傳統保健體育運動發展的新方向。
以湖南中醫藥大學本科公共體育教學中大一在校生為研究對象。以“立德樹人”為切入點,探究傳統保健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現狀及趨勢,以及對中醫藥高等院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拓展的影響。
1.2.1問卷調查法
對湖南中醫藥大學大一學生隨機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95份,有效問卷473份,有效率為95.56%。調查問卷分別包含基本信息、聯系方式、教學現狀、配套設施設備、學生對課程了解程度、鍛煉情況、期待改善的地方等問題。
1.2.2訪查法
現場觀察湖南中醫藥大學公共保健體育課程教學大綱,觀摩教學過程,向教師及學生采訪學習課后練習情況,全方位了解傳統保健體育學教學現狀。
表1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生傳統保健體育課程參與興趣情況(N=120)
感興趣男生女生不感興趣男生女生 人數702842503218 比例(%)58.3323.333541.6726.6715
根據湖南中醫藥大學公共體育教學大綱的要求,調查抽取的473名大一學生均需參加公共體育傳統保健體育課程,課程設置主要有太極拳、三路長拳、太極劍、易筋經、舞龍舞獅等。由于湖南中醫藥大學本科學生中,女生人數普遍多于男生,考慮調查結果的科學性,部分調查結果基于473名被調查的大一學生中,隨機抽取的男生、女生各60名,共計120名傳統保健體育課程大一學生的數據作出統計。
結合表1不難看出,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中,由于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是所有大一學生必修科目,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體系中占比較重。在被隨機抽取的男、女生各60人的數據統計中,表示對傳統保健體育課程感興趣而自主積極學習的學生有70人,占58.33%,其中,男生28人,女生35人,占比分別為23.33%和35%;而表示由于教學大綱要求,強制學習且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有50人,占41.67%,其中,男生32人,占比26.67%,女生18人,占比15%。這一方面從側面說明在湖南中醫藥大學中,女生對于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興趣高于男生,另一方面也說明有不少學生對于傳統保健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并不濃厚,學習主觀能動性不強。
同時從表2不難看出,學生對于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了解程度較低,有部分學習有興趣學習但未學習,不了解或者沒興趣的學生人數占比較高,說明傳統保健體育運動課程的推廣空間還有待提高。據調查,在236名沒興趣/不了解傳統保健運動課程的學生中,主要原因為部分學生對于傳統保健課程教學內容不了解,另一部分學生認為傳統保健課程教學內容較落后,流行性程度較低,鍛煉模式較舒緩,適合年齡較大的老年人群練習,少部分學生的原因為不喜歡上體育課。
表2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生對傳統保健體育課程的了解程度(N=473)
掌握了解但不熟悉有興趣學習沒興趣/不了解合計 人數950179236473 比例(%)1.910.5737.8449.89100
從表3可見,在問及傳統保健體育課程項目的選擇意向問題上,被調查的男生喜愛舞獅舞龍、太極劍的人數占比較多,女生則主要愿意選擇太極拳等課程,而選擇易筋經及其他運動的人數占比最少,可見在現階段的傳統保健體育課程中,很多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大且男女比例失衡,內容設置還不夠科學,與實際不符,還未能較好地與時代接軌。
表3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生主要傳統保健運動課程(N=120)
人數(人)比例(%) 男女男女 太極拳8256.6720.83 太極劍18121510 易筋經6856.67 舞龍、舞獅21517.54.17 其他7105.838.33 合計60605050
2.2.1指導思想
目前主導的幾類教學思想主要為,一是在督促學生強身健體的同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二是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三是提升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擴寬學生社交圈;四是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運動技巧,便于學生后續的實踐與運用。不難看出,教師對“立德樹人”教育模式的重視程度相對較高。
2.2.2教學內容及模式
傳統保健體育公共課程不僅僅限于運動層面,教師們會根據課程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理論知識授課,常見的理論教學內容有:中醫藥養生知識、體育衛生保健、運動技巧及競技規則、健身注意事項、體育發展歷史等。在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通過課堂考勤、現場講解、 動作示范、現場答疑、學生實踐、情景教學、課后討論、總結考核,深化課程教學質量。同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互聯網直播授課等模式也是保健學教師們教學模式的新路徑。
2.2.3學生體驗感
通過一系列完成教學流程,學生的課堂體驗相對較好,能夠比較集中精神進行學習,同時大部分學生認為,堅持進行體育運動鍛煉,能夠起到強身健體、樹立自信心、舒緩心理壓力、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誼、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的作用。此外,學生也希望,教師可以繼續創新課程內容,完善鍛煉場所及設備。
湖南中醫藥大學的公共體育教學,若能夠結合自身中醫藥學優勢,開展傳統保健學體育運動課程教學,勢必將在傳統保健運動教學體系改革中走在前沿位置。以傳統保健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為手段不僅能提升本校公共體育教學文化內涵,更能拓展中醫藥高等本科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發展路徑。中醫藥專業的特殊性,更是能夠保障學生的課程質量,對于促進本校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作為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推廣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有助于發揚光大這一運動模式[2]。
相較于熱門的籃球、足球等運動,傳統的保健體育運動存在學生認知不足、關注度小的情況。各校可以宣傳為切入點,提高傳統保健運動課程的關注度,完善公共保健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創新宣傳手段,提高其知名度。中醫藥高等院校的存在,是為了為國家不斷持續的輸出中醫藥學科的人才,故而要求學生們能夠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在國家改革創新不斷深化發展的背景下,中醫藥高等院校公共體育教學必須要在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實戰技能與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將德育教學融入其中,立志于培養新時代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質高校人才。
改革創新中醫藥高等院校“立德樹人”基礎上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需要中醫藥高等院校各教師在把握實際、實事求是、豐富學生體育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實戰水平,可通過組建隊伍進行友誼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凝聚力,讓學生在公共體育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其團隊意識,培養其良好的品行。二是鼓勵學生課外開展體育鍛煉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改善學生心理健康,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深化公共體育教學質量。三是強化人文關懷,提高學生對于傳統保健體育教學課程的興趣。教師們應當在課程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培養其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授課,提高學生對傳統保健體育運動的認可。四是創新教學模式,融入時代背景,緊踏互聯網+趨勢的浪潮,不斷提高教師執教理論與實踐水平,改革教學模式、教學環境及鍛煉設備,如網絡直播授課、趣味教學短視頻、采辦新式鍛煉器材等,提高學生的興趣度,為中醫藥大學傳統體育保健運動的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隨意、教學時間長短不定、相關制度不完善等現象,應當規范教學內容,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使其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完善校園體育鍛煉設備,提升校園體育鍛煉氛圍,定期對其教學成果的檢驗,是促使中醫藥公共體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唯一方式,加強課程內容選取和組織的時代性和科學性,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強化內容選擇的靈活性和可選擇性,豐富課程內容的結構模式,重視競技運動教材改造,將公共體育納入中醫藥學生的日常考核中,也能夠很好的起到促使學生提高自我綜合素質的作用。
現階段,傳統保健體育教學內容的落后,教師整體水平及學生認知度的有待提高,中醫藥高等院校專業的特殊性,意味著在公共體育教學中融入“立德”教育,是一件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以傳統保健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為手段,不斷深化“立德樹人”價值觀在中醫藥高等院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影響,是拓展中醫藥高等本科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發展的新路徑之一。
[1]馬瑞.江蘇省普通高校公共體育保健課現狀調查與發展現狀研究[M].蘇州大學,2012(3).
[2]翟立武.高等中醫藥院校傳統保健體育教學改革特色[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 21(3).
A Study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SHEN Zhonghua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Hunan, China)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德樹人”視域下中醫藥高等本科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索(序號:379)。
申忠華(1975—),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