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宗勇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糧油市場管理中心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企業的發展環境也經歷著深刻變化。思想政治素養過硬、業務能力突出的政工干部隊伍,正是推動企業逆風前進、應勢而上的基礎。
當前國際之間的貿易關系日漸緊張,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種價值觀念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相互沖突,而這些因素必然會對企業政工隊伍建設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造成諸多的負面影響。在市場競爭環境下,也有一些國有企業片面重視經濟發展,淡化和忽視思想政治建設,政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難以開展長期有效的思政政治工作。此外,在外部壓力增加,尤其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企業與職工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凸顯,這些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會“積勞成疾”,為企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綜合以上因素,國有企業必須從思想層面、從根本上緩解矛盾,確保企業沿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持續健康發展。
通過對國有企業政工干部的工作情況調查來看,工作積極性不高是目前政工隊伍建設中面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產生的根源不僅在于政工人員自身思想認識不高,也在于企業內部管理中的一些弊端。例如一些企業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目的,這必然會影響一些政工干部對當前工作的態度;此外,一些工作經驗不足的年輕政工人員希望在業務上嶄露頭角,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缺乏前進的動力。
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決定了政工干部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扎實的實踐能力,并在業務上有所建樹。但當前企業對政工干部教育和培訓方式單一,經常使用會議貫徹工作;此外,政工干部與基層工作者之間的接觸有限,在實踐工作中無法有效聯系群眾,增加了工作難度,影響了工作效率。
從企業政工隊伍建設情況分析思政工作效果,可以看出工作模式缺乏效率,導致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工作推進機制不完善,各部門之間難以實現協同運作;信息化發展機制不健全,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政工人員的線上培訓以及思政工作網絡化建設效果不佳,導致政工工作方式難以適應信息化發展環境,同時也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企業在政工隊伍建設中,應在不斷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的過程中,提高政工人員的思想政治素養,促進隊伍建設取得成效。在政工隊伍建設中,企業應注重對堅持走群眾路線,與基層職工密切聯系,加強與基層職工群眾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并掌握基層職工群眾的思想動態,認真開展相關的調查和研究工作,緊跟社會時代發展步伐,深入到基層職工群眾中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從基層職工的發展需要出發,展開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對政工人員進行普法教育,指導政工干部加強對政策法律知識的學習,根據國家法治化建設要求,落實各項工作,保證思想政治有效開展;加強黨建工作,通過黨建活動滲透思想政治理念,提升政工干部的思想認識。這樣可以促使政工干部積極投身到企業思政整治工作中,為企業發展乃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目的是落實思想政治工作,從這一定位出發,企業應積極打造一支熟悉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精通擅長新時期思政工作要求的復合型政工隊伍。企業的發展與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關,企業應組織政工人員,定期展開專題培訓,不斷提升企業政工人員對新的工作形式的認識,尤其是對信息化背景下思政工作的認知水平,提升即使運用能力;結合企業業務發展,關心政工人員切身利益,根據同級生產經營管理干部的待遇,作出相應的調整,保證薪酬待遇、學習培訓、職務晉升,并結合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績效評價,調動政工人員的積極性,提升工作實效性。
企業在政工隊伍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的過程中,應堅持與時俱進,注重求新求變,提升政工隊伍的創新精神,并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優化。
在創新實踐中,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創新學習載體,讓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企業應利用互聯網平臺,搭建新的學習載體,結合時代發展需要,設計更加具有活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占領思政工作陣地,加強宣傳策劃,提升政工干部信息素養,并為員工提供能夠引發情感共鳴的思政指導。第二,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企業應根據文化建設需要,積極策劃宣傳活動,通過文化宣講、文化學習、編發企業簡報等形式將思政元素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并通過企業運行滲透到員工心中。第三,引入柔性管理理念,加強對政工干部的人文關懷。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設計彈性化的管理氛圍,激發政工干部以及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第四,將企業品牌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企業應從市場角度下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業品牌之中,凸顯國有企業在國家建設、民族振興中作用,利用品牌支撐思政工作的開展。第五,健全責任管理機制,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滲透。企業應采用幫扶模式,推動老帶新,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承,通過新老政工干部的溝通,實現思想溝通解惑,提升責任意識,同時,企業還應創新責任考核,促進政工隊伍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
企業在政工隊伍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的過程中,應依托互聯網環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企業應加強平臺建設,利用企業的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實施宣教策略,打造生動活潑、富有傳播力的輿論場;優化思想政治工作內容,運用微電影、微動漫、微視頻等形式,制作符合新時期企業職工精神需求的新媒體產品,利用接地氣的形式構建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親和力的工作模式;搭建溝通平臺,利用數據分析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依托政工隊伍搞好線上心理疏導、思想教育;暢通訴求渠道,通過政工建設,搭建民意調查平臺和民情疏導平臺,引導職工建言獻策,并結合對民意的處理和民情的疏導。
總而言之,新時期企業在政工隊伍建設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在內部發展過程中,企業應積極推進政工隊伍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密切融合,從而有效依托企業發展培養專業的政工人才,從思想到業務全面提升政工人才的素養,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開展,促進企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健步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