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穎
(廣西百色市東筍小學 廣西 百色 533000)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進入校園接觸到系統的教育,他們在認知上還是處于成長階段,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合適的方式方法來教學,讓小學生能夠在語文閱讀中更加容易收獲知識。繪本教育就是在原有的教學內容上利用插圖或者繪畫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在語文閱讀中利用繪本教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他們在閱讀的時候更加容易,隨著繪本語文閱讀的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的習慣,進而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1]。
1.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繪本的方式來教學,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去學習。因為小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是有限,對于長篇的閱讀文章讓他們感到困難,長期的文字閱讀使之感到枯燥、無味,當文章中穿插著繪畫或者圖片或讓學生覺得文章很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1.2 讓學生閱讀更加容易。因為有了繪畫或者圖片的插入,這些圖案與文章的內容相關,讓學生看了圖案后就能夠大致的了解文章的所想表達的意思,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使得閱讀更加容易了。因此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喜歡上閱讀,能夠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豐富自己的語文閱讀經驗。
1.3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一步一步積累了語文的閱讀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語文成績。隨著年齡的增長,讓他們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使得他們逐漸提升語文素養,為以后的學習生涯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3]。
2.1 充分發揮語言藝術,調動學生興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特點,通過語言的藝術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能夠讓整個語文課堂教學更加充滿生趣。原本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上一節課就很難讓他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但是通過教師發揮語言的特點,將文章抑揚頓挫的表現出來,就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加集中注意力。再加上課本中的插畫,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去學習,跟隨者老師的節奏來,讓一節課更加高效有趣。
比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一文時,教師可以在教學時通過表現出老虎和狐貍兩只小動物不同的語言特點,來給學生講授這一門課程,在講授的過程中通過一些繪畫或者圖片的方式,讓學生更加快速的了解劇情的發展,更加容易理解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
2.2 選擇合適教學素材,科學培養學生。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內容上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他們對于生字詞的掌握程度還有待提高,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當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文章內容,這樣不僅能夠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學習了解閱讀技巧,還能夠積累生字詞,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只有針對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才能夠科學的培養出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得到成長。
2.3 開展實踐活動教學,提升學生能力。在所有的教學過程中,理論的學習只是教學的一方面,只有將理論學習的內容融入實踐活動教學中,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點,才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比如將文章的內容劇情化,讓學生在演繹過程中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讓學生能夠細致的掌握文章中所描寫的意思。
比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揠苗助長》一文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來扮演農夫和禾苗,教師根據自己編寫的劇情讓學生來表演,讓學生的感官不僅僅是停留在插畫上去理解文章的意思,讓他們通過實際感受去了解文章所要表達出來的意思,從而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文章的意思,學習起來更加容易。
2.4 運用現代技術教學,擴展學生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技術來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播放相關的視頻、圖片等,來引導學生更加快捷進入學習狀態。運用現代技術教學,能夠讓學生有限的思維能力得到擴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情節的思考,讓他們對內容充分的想象,從而擴展他們思維能力。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繪本教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繪本教育中逐步成長,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從而全面的提升語文綜合素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