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尚信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家財政撥款的工作單位,在國有資產安全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年來,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各種風險挑戰來襲,很多地區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效能,為經濟迅速發展奠定基礎。
當前,在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者存在理念意識落后的問題,許多財務相關業務并不被管理部門所重視。對政策的領會仍停留在文件層面,沒有進行實際的操作。一方面,從部門設置上來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設置單獨的財務內控部門,導致整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業務處于板塊分割的狀態,一定條件下造成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甚至出現權責不明的問題。另一方面,從管理部門的理念認識上來看,大多數管理者認為財務內控是專業的財務人員所從事的工作,與自身的業務并沒有多大的聯系,導致許多業務上的配合只是流于形式[1]。
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是財務管理的至關重要的環節,對財務內部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判斷監督水平是否高效,監督體系是否健全的標準應該是看一個行政事業單位是否有內外兩種監督標準。但就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來看,大多數單位只有內部監督體系,處于自糾自查的階段,這種情況下,難免會有些人利用職務之便,不進行有效的監督。并且即使有些單位設置了專門的監督機構,也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實際的作為,更談不上起到嚴格的監督作用。
對于目前許多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并沒有重視財務內控制度,大多數領導部門將其視為應付領導檢查的一種設置,對于相關條例并沒有嚴格的執行,對相關人員的招聘也只是敷衍了事,導致許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缺乏專業的人才。一方面,在人才招聘上,大多數負責財務內控的人員都是臨時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大,責任意識淡薄。另一方面,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許多負責財務內控的人員并不是專業的財務人員,沒有做到術業有專攻,使得整個財務部門缺乏一定的人才基礎。
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并不重視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建設,許多制度的制定過于陳舊,早已與現實情況脫節,更沒有經過實地的調查,缺乏一定的現實依據。一方面,從預算管理制度方面來看,許多單位雖然有意識地進行預算管理,但是內部人員在執行方面的效果較差,并且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許多制度已經不適應現在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財務內控制度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對部分有可能預見的風險并沒有提前做好風險防控機制,嚴重地降低了資金的利用率,甚至滋生風險隱患。
要想整體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必須在思想意識上進行徹底的更新,破除陳舊的觀念,與時俱進,摒棄形式主義、走過場的思想,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財務內控制度的重要性。首先,要提高相關領導對財務內控的重視程度,單位負責人是整個行政事業單位的主心骨,是整個部門能否高效、安全運行的關鍵,只有領導部門的思想意識提高了,才能影響整個單位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更好地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其次,相關領導部門應建立績效考核體系,將財務內控制度的考核納入績效考評中,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危機意識、競爭意識,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倒逼員工重視財務內控制度。同時相關領導人員應有與時俱進、創新的精神,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時刻保持警覺,對相關財務內控的知識形成深度認知。最后,單位領導人應有意識地對單位內的財務業務進行整合,改變過去分散、板塊分割的狀態,加強財務內控人員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形成“人人懂內控”“人人參與內控”的單位氛圍,確保財務內控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在單位內部形成良性循環。總之,思想意識的提升是保證財務內控制度有效性的關鍵,是一切工作順利進行的源頭,能夠保證相關政策的嚴格落實,真正做到層層配合,嚴格執行,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安全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2]。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來說,完整健全的監督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是保障財務安全和工作人員執行力的關鍵。首先,應該建立獨立的審計監督部門,對財務內控的各項工作起到督導的作用,監督部門的負責人定期或者不定期對財務內控進行嚴格的內部審查,并及時發現工作上的疏漏和不足,督促相關財務人員進行改正,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防患于未然。其次,應提升財務內控監督體系的有效性,建立獨立的部門是前提,還應提升內控監督體系的效率,充分發揮內部監督意見、建議的作用,防止出現管理漏洞,簡化紛繁復雜的工作流程,落實財務內控負責人的責任范圍,做到權責明晰,確保各崗位的工作都能在監督部門的約束下規范的運行。最后,行政事業單位要想最大化財務內控制度的作用,應將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分離開來,各自設置獨立的管理者,并且保持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相互監督的狀態,使各個崗位在堅守自身職責的同時能夠通過定期檢查的方式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整改,將內部檢查與外部監督結合起來,保證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始終協調內外監督的作用和效果,將內外聯合監督工作變成常態化開展。此外,監督部門還要針對財務內控進行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從而真正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良性運轉,發揮出財務內控的最大效益和價值。
提升財務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專業的人才是必備的。首先,應該提升財務內控人員的專業水平,對相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使他們能夠靈活掌握外部環境的變化,將政策內化于心,特別是要加強財政部最新出臺的相關規章制度的培訓,使財務內控人員能夠根據外部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工作,不斷更新工作單位,提升工作效率,確保財務安全。其次,在招聘錄用人員方面,應該以專業技術職稱作為首要的招考依據,力求術業有專攻,并且有過硬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質,在人才招聘時把好每一關,才能為日后的財務內控工作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最后,還應培養財務內控人員的信息化意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擇優選擇財政一體化信息平臺,真正做到權責分明、數據共享。此外,合理的績效評價制度也是激勵人才進步的關鍵,可以在年中、年后對當年的工作進行總結,采取不記名形式的投票,同時對效率低下的財務項目進行責任追究,力求責任到人,同時對表現好的團隊給予嘉獎,采用獎懲結合的方式,激發員工的責任意識與積極性,在不斷的工作中完善自我,促進財務內控人員的專業水平進步。對于財務內控人員瀆職、利用職務之便謀私的情況應該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懲處一起,確保清明的工作環境。
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行政事業單位高效運行的保障。首先,判斷一個制度的是否具有先進性和優越性應該看它是否具有與時俱進的特質,能否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不斷地更新,相關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結合外部經濟的發展對不合時宜的制度進行剔除,在財務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還應與會計核算業務進行一定的融合,不斷吸取經驗,讓財務管理制度不只停留在表面上,更應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其次,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應明確權責,細化崗位職責,確保財務內控人員能夠各司其職,并進行有力的人員配備,在緊抓資金安全的同時也要對相關人員進行有力的監管,確保人員管理層級分明。最后,在財務審批方面,應該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審批,不能越權審批,在涉及重大財務問題難以決策之時,應該召開會議進行集體決策,以免出現濫用職權的情況,并確保財務內控相關的工作落實到個人,資產處置要聯合財務部門和資產部門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審批,將整個流程進行公開,確保資金流向的透明性。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制度也應跟隨時代的步伐,對制度進行一定的創新和改變,必要時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研判風險,大幅度提升財務內控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必須重視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以此達到行政事業單位的預設目標。在新形勢下,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急劇增加,相關單位更要在財務內控方面加強建設,針對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發現一起、解決一起,提升相關單位對財務內控的重視程度,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持續、穩定、安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