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賀家山原種場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發生了轉變,且不同社會階層所呈現出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事業單位在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也呈現出了更多的問題。因此,進一步強化事業單位內控管理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在我國事業單位作為一類社會組織,其主要起到了公共服務的作用。而在新形勢下,我國事業單位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階段也被賦予了新的職能與內涵。而事業單位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也需緊隨時代特征,對自身的內部控制的整體框架進行調整,具體來講,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開展包含了五項要素。其一,內部控制環境。顧名思義,內控環境也就是指內部控制的實施環境,代表著一個單位內部紀律要求以及組織架構。內控環境將會對單位運營管理目標的制定產生直接的影響,對員工內控意識及內控管理文化也會產生直接關聯。這其中包含了單位中組織結構的設立、權責分配等內容,內控環境的優劣會對內控管理成效產生直接影響;其二,風險評估。在事業單位內控管理體系中,風險評估包含了風險識別與風險分析兩個部分。風險的識別一方面是針對單位內部所存風險,另一方面則是針對外部環境中所存風險的識別。而風險分析則是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及其概率進行預估,并尋求相應的應對策略;其三,控制活動。為了能夠有效地實現各項內部控制目標。通過既定的程序與政策來對單位中各項業務活動進行控制,而具體的控制活動形式一般包含了信息處理、業績評價、實物控制、職責分離、預算控制以及流程控制等內容;其四,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即為單位中所存的能夠為員工提供信息傳遞與交流的方便途徑,進而使各崗位能夠更為便利的執行各項控制措施,并且單位需具備及時捕捉內外部信息交流的機制,以確保信息溝通的流暢性;其五,內部監督。內部監督也就是指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對其運行質量進行監督與評估,在此過程中包含了內控活動改進、內外部審計以及外部交流不同活動。事業單位在進行內控管理過程中,內控目標的制定與實現是其核心要素。
由于我國體制等多方面因素,在我國事業單位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內控管理機制,而由此可能會引發各類問題。例如,部分事業單位由于對自身資產管理不當或者信息不透明及失真等多方面問題,導致實際資產與賬目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或是存在賬外資產等問題。這就可能會引發貪腐事件的發生,導致單位資產受損。因此,對此方面問題而言,事業單位建立并健全內控管理機制,強化其合法性以及有效性,明晰單位中各崗位職責,使各項業務能夠高效運轉,合理的行使內部控制的監督作用,使得單位中的各個部門能夠形成彼此牽制、互相監督的狀態,進而最大限度避免各類錯誤及弊端的發生,強化單位中各項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為單位資產的安全保駕護航。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自身也獲得相應的成長。公眾方面也進一步要求事業單位提供更為多元化的服務職能。因此,事業單位自身需不斷拓展業務、人員以及資產等規模。從管理角度來看,事業單位需不斷地強化內控管理,以此來契合發展所需,通過有效的內控管理來維護單位各項業務的有效開展。在事業單位中,不斷推進內控體系的完善與健全,在其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對單位中的各項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進而整體提升單位管理水平,為公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充分發揮事業單位的職能價值。
在事業單位中獎懲機制的存在是相對匱乏的,這就可能導致各崗位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創新精神與競爭意識。而事業單位在建立完善且有效的內控管理體系之后,能夠進一步強化各崗位人員的自我約束意識,強化職責分離,并以約束機制來維護事業單位中各項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內控管理機制能夠使得單位中部分不科學或不民主的決策等,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通過內控管理的監督與反饋等機制進行評價,以此來對部分建立在不合理決策的工作內容進行修正或調整。對于事業單位中所存的貪腐行為,通過內控管理體系,對各項管理活動的開展、對涉及資金分配與資產管理使用、政府采購以及項目管理等諸多方面建立其牽制與制約的內部控制機制,由此來防范并控制事業單位中可能發生的貪腐行為。
內控管理作為重要的現代管理手段,其更為注重以預防為主的管理活動,其以完善的內控措施、制度以及程序等來預防單位實際工作開展可能發生的失誤或違紀等問題的發生,進而提升單位的管理質量與效率。當前,我國事業單位中仍舊具備一些政策性或是財政性的國有資金與資產,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事業單位需面對較高的競爭壓力。因此,在新形勢下的經濟環境中,事業單位需建立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使其能夠充分發揮管理效用,進而在各項經濟業務開展的過程中實現科學管理,降低風險發生。
事業單位在內控管理目標設立的過程中,要對相關經濟活動的發展關系進行有效的梳理,強調內控管理目標在各項具體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使其能夠貫穿其中,通過內控管理的有效實施來保障各項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及內控目標實現。而在新形勢下,內控管理目標的設立要注重科學性與合理性,具體來講需著重強化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設立科學合理的內控管理目標。首先在事業單位中,對于內控管理目標的設立首先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此為基礎來制定各項工作任務與內控管理目標。其次則是目標的設立需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對資金做到合理有效使用。新形勢下,我國社會與經濟均面臨著轉型升級,事業單位在此關鍵時期要對自身工作開展做好相關預算,節省開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使各項資金的使用切實的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再次則是在設立內控管理目標時,要做好對國有資產安全性的維護工作。在事業單位中資產及財產所有權本質上是屬于國家的,可能存在部分人員對物資使用與處理較為隨意的問題,這就可能會造成資產浪費或流失。因此,在設立內控管理目標時,要發揮監督的職能作用,以此來強化對國有資產安全與完整的保護作用。最后則是內控管理目標的設立要發揮出提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的作用,通過內控管理目標的實現來強化財務信息的管控能力,以更為及時、準確且完整的財務信息來保障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其二,強化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中,內控管理目標的設立與預算管理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首先,通過事業單位中對預算編制工作的強化,能使得內控管理目標的設立有著具體的方向與途徑,以此來開展具體的管理工作能夠實現內控與實際工作之間的串聯。預算在單位中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對資金的去向與使用范圍以內控管理工作來進行強化,能夠充分提升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事業單位中,內控管理工作的開展需建立在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基礎上的。客觀來說,內控管理體系的效用發揮,需充分聯合單位中的各個部門,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定期培訓,使其理解內控管理對單位發展與運營的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事業單位還需按照崗位職責對各個崗位進行分析評價,細化其在內控管理體系中的標準,層層落實其工作職責與相關權限。使每個崗位員工均能充分認識并理解內控管理的重要性,調動其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可在此基礎上建立相關的獎懲機制,以嚴格的檢查制度與獎懲制度來強化內控管理工作開展的嚴肅性,以此進一步激勵并督促單位員工積極履行自身所屬的內控管理職責。此外,在內控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意識與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在事業單位中,需要求各崗位人員摒棄“鐵飯碗”的傳統工作思維,要積極提倡各崗位人員自身的主人翁意識,使其具備較為敏感的風險防范意識。
內控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設立合理的組織結構。對各個職能部門要進行公開化與透明化的崗位設置。要將崗位之間的牽制作用充分發揮,遵循分離不相容的基本原則。對各項經濟事務相關的財務人員與經辦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對其進行細化分工,提升工作效率。各部門之間在內控管理體系中要形成相互制約、相互檢查的狀態,并且在部門間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以內控管理來發揮潤滑作用,保障人員溝通與管理的暢通進行,減少人為阻力,使內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發揮其自身效用。此外,要積極完善單位的內部審計監督工作。明確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設立專門的審計崗位,通過規范的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其內部監督的作用,進而高效推行單位自身的內控管理工作。
新形勢下,我國經濟也進入了新常態發展時期。而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社會組織,其亦需面臨深刻的變革。而事業單位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其為社會與經濟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作用,要對自身的內控管理工作進行轉型與升級,以此來為單位的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