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婷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第四中學 安徽 合肥 231500)
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是一個經典項目,作文教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僅能夠體現出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水平,還能夠表現出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說在眾多學科的眾多知識模式當中,只有作文教學能夠最為直觀地體現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運用能力和運用方法。然而作文教學的困難就在于表達能力本身也是一種需要學習和鍛煉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這種表達能力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課堂中的教師點撥,更需要在生活中進一步發現生活細節進行分析和品味的機會,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引入云端教學來輔助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因。
1.1 作文需要學生表達真情實感。文章需要學生表達真情實感,這一個知識點從小學的語文教學就開始強調,可是真正的真情實感并不是完全樸素的心理狀態表達。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方法和見識都在急劇的改變,對于外界事物和知識體系的理解也在發生著快速的變化,因此對于這些內容的表達有時還不夠完善,或者邏輯上不夠健全。表現在作文當中,常常會呈現出一種雖然心中有所想之物,但是落在筆上卻變得非常枯燥單調的狀況。作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硬骨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表達出自己心中所想,但是這種對于真情實感的表達,并不是寫作文章的方式。所謂的真情實感,是要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或者學習過程里體會到某一種情緒或了解到某一種現象對其進行高度的濃縮,在這過程中需要學生對情緒現象或者事物分析和洞察。然后將這種自己的分析理解轉化成更加精煉的文字表達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是我們所需要的語言表達能力。
當學生掌握了這種基礎的能力之后,再結合每一個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生活經歷,以及情感狀態所表達出的內容,就是所謂的真情實感。而很多學生不理解,這種由樸素的情感狀態轉化為文章中高度凝練的情感狀態的過程,因此常常會在作文的內容中表現出一種類似于流水賬的形式,并因此而非常苦惱,這也是我們在寫作訓練中需要幫助學生扭轉過來的現象。
1.2 懂得運用語言之美。語文學科其實是兩個詞綜合起來的,簡稱分別是語言和文學。在學科教學的內容上,語言和文學相互獨立,但同時又相互交融。失去了語言作為支撐的文學是空洞的,而沒有文學作為內容進行填充的文字又是蒼白的。
上文當中說到作文應該表達真情實感,這是對于內容的充實,同時學生也需要學會運用修辭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夠讓情感的表達更為恰切,讓所有的內容有語言的實體作為依托。在初中語文日常的學習當中,學生往往會對于修辭有這樣一種誤解,認為修辭就是所謂的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擬人等等,但其實日常的語言當中無處不包含修辭,而作文在寫作的過程當中也有自己獨特的修辭,這種獨特的修辭在決定著學生的思考方式,同時也在展現著學生的思考方式。
因此,我們在作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操作中,確實需要讓學生學習優秀的文學作品的語言表達方式,但同時也要激發學生自身的獨到感受,通過自己的獨特體會來構建屬于自己的作文語言。這就非常需要在生活中隨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而這種溝通在過往的教學當中是很難實現的,但是今天依托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得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實現。比如說在課下的時間里,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在生活中搜集作文的素材,這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的視頻聊天與學生共同參與到線下的環境當中,以一個陪伴者的視角與學生共同體會現實的環境,從而能夠對學生的觀感進行實時的引導。王國維先生曾經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學生想要有更好的作文寫作能力,也就需要將自己的情感更加真切的融入在真實的情境當中。云端里融入情感的作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課好比導游帶著游客進入了如詩如畫的景點。通過互聯網技術,我們能夠突破空間的束縛,與學生達到這種線上線下的共同合作,從而讓學生從自己的情感出發,更好的去發出屬于自己的語言,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對于所有的景物都以同樣的模式進行描寫。想要真正的將這種互聯網的教學方式與日常的初中語文作文訓練結合起來,需要如下的幾種手段。
2.1 創新信息化教學理念。如今我們國家在大力推動互聯網+教育,特別是在這種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想要使得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取得更好的成績,必須要創新信息化應用理念方面的內容。不能夠將云端教學,當做課堂教學的簡單的空間物理化的延伸。也就是說云端教學當中不應該僅僅有課堂教學中的內容,那樣會讓學生認為云端教學是枯燥無聊的,感覺生活當中依然受到課堂教學的束縛。而是應該在云端教學當中,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這需要思維上的創新。
首先要將云端教學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課堂教學,有其固有的使命,也有其固有的教學邏輯和教學模式,而云端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也有著自己的教學模式,要求這兩種教學模式要能夠統一起來,變成一個范圍更廣,外延更寬泛的教學整體。其次要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與云端教學之間那種既有聯系又相互獨立的關系。所謂的聯系就是說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里,通過云端教學,跟隨教師學習更多的知識是要從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延伸出來的。教師要進行的,不是對于課堂中內容的重復講解,而是要基于云端教學的不同環境對知識進行不同形式不同維度的延伸。而相互獨立就是說課堂教學當中的內容不完全決定課下的云端教學的內容,由于學生是在課下的時間,實際的生活當中接受教師的云端教學,因此很多時候這種情況是復雜多變的。在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當中,教師和學生都要懂得隨機應變,教師由于有著更加豐富的社會閱歷和更多的知識積累,因此可以引導著學生面對更加復雜的實際情況。同時在云端教學當中所發生的這些隨機的情況,雖然可以反補課堂教學,但是也不應該影響課堂教學的既定框架。
如何在云端進行作文教學的綜合性學習指導呢?例如:我們在語文作文訓練中選定了一個題目——《我的博物館之行》。這個題目最佳創作的類型是一篇敘事型的文章。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顯然要為學生講解博物館的大致觀看流程和配置,然后學生要通過線下的實踐進入博物館實地去觀察。當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來到博物館當中時,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學生可能在某一個部分的游覽過程當中,忽然對于某一部分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了這個部分上。這對于我們的課下云端教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由于學生主動產生了興趣,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更加完善的了解,但是這可能導致學生沒有時間完成全程的參觀。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中對于博物館參觀全程的大致講解與學生在課下對博物館進行具體的參觀之間就形成了一種互補,同時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從而讓學生收獲了更多獨特的體驗,也有了尋找到更多屬于自己的寫作素材。
2.2 利用云端的綜合性學習教學來提高學生的作文語言創新能力。上文中提到我們的云端教學不僅是將信息上傳到云端,更是對于信息的一種重新排列優化組合。學生能夠在云端平臺上搜尋到更多與自己寫作相關的素材和知識。而教師也應該利用云端的信息素材,幫助學生拓展課堂教學之外的知識。
比如說我們在講解了朱自清的《春》之后,要求學生寫一篇自己印象當中的春景。這時首先要讓學生對于自己印象當中的景色有更深的體悟。這些景色有些是可以讓學生重復去體驗的,而有些則是需要學生通過挖掘回憶來找到恰當的語言,將其描述出來。對于那些可以再去重復體驗的情景,我們可以利用上文中所說的線上互動的方式,跟隨學生一起進入這些情景,然后引導學生去描述,觀察眼前的景色。
再如在具體情境當中,直接描寫春是很空泛的,學生需要找到一個重點先去體會。例如春天的風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們讓學生體會風的溫度、濕度、在皮膚上的觸感、風所引起的周圍景象的變化等等,由風的特殊來展現春天的特點,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會變得更加精煉,內容也會更加集中。
我們可以與學生進行線上互動,利用云端平臺搜集來的信息,為學生提供參考,讓他們以更加恰當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具體感受。而對于那些不能夠在線只能夠挖掘記憶的情景,我們可以通過云端信息的搜集整理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拼湊出自己記憶中的景象,以更豐富的維度喚起學生多種感官的記憶。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的作文語言。
利用云端開展作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進行作文教學,可以直觀模擬情境,展示異域風情,讓學生擁有真情實感,從而寫作時有物下筆,筆下有情。利用云端開展的作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可以實時創作,實時分享,沖破傳統的時空壁壘。此外,還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作文語言創造力,讓激情澎湃的作文課在云端異彩紛呈。
綜上所述,在今天通過云端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訓練,需要讓學生真切的融入到具體的情境當中,以真情實感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想。同時通過云端教學,我們可以跟隨學生進入具體的情境,以多個維度的感官喚起學生的知覺,從而形成他們自己獨特的作文語言,提高自己的作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