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魯賽棋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烏弄龍·里底水電廠(以下簡稱“電廠”)是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集團”)的三級基層企業,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負責烏弄龍水電站、里底水電站和500千伏托巴開關站的生產運營管理工作(即“一廠三站”)。
目前,電廠是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江公司”)唯一按“一廠三站”模式管理的電廠,也是瀾滄江公司在云南涉藏地區唯一的運營電廠。由于電廠生產管理營地距烏弄龍水電站約12 km、距里底水電站約7 km、距500千伏托巴開關站約110 km,其安全檢查面臨點多面廣、人員分散等實際問題,導致傳統的安全檢查方式難以實現全覆蓋,甚至出現安全檢查走過場、走形式,重“跡”輕“效”、有“跡”無“效”的現象。
深入開展安全檢查整改是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基本任務,也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提升安全風險管控水平,確保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主要措施。電廠結合實際,持續探索建立完善的安全檢查規范化體系,推行安全檢查“五化”管理,即檢查計劃規范化、檢查責任網格化、檢查項目清單化、檢查人員差異化、問題整改績效化,全面提升安全檢查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并取得實效。
電廠嚴格按照國家、華能集團及瀾滄江公司關于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管理規定,以“廠級每月查、部門每周查、班組每日查”為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包括日常隱患排查、綜合性隱患排查、專項隱患排查、季節性隱患排查、重大活動及節假日前隱患排查、事故類比隱患排查6類33項年度安全檢查計劃,同時按照“全覆蓋”的要求,按區域制定下發了12項月度廠級日常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計劃,明確檢查項目、檢查區域、組織部門、責任人、完成時限等要求,確保每項檢查均有側重點。從源頭全面規范檢查類別、檢查重點、檢查周期等管理要求,杜絕盲目檢查導致的檢查走過場、走形式等問題。
結合“一廠三站”點多面廣等實際問題,電廠按照“一崗雙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和“屬地管理”的要求,按照電廠設備設施管理責任劃分及設備設施所屬專業崗位情況,明確設備設施管理部門同時也是安全檢查整改責任部門,對應分管領導同時履行安全檢查整改領導責任。
廠級安全檢查均根據電廠領導分管業務實際情況,按照由對應分管廠領導作為安全檢查組組長,帶領相關部門人員開展自查整改,主管廠領導帶隊復查的方式分階段開展檢查整改工作;部門級安全檢查均由對應分管廠領導牽頭組織開展相關設備設施專項安全檢查等整改工作;班組級安全檢查均由對應設備設施所屬專業崗位全面負責相關設備設施日常安全檢查整改工作;安全監督體系突出對各類各級安全檢查整改情況及各級人員隱患排查治理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電廠建立并完善了“電廠—部門—崗位”三級安全檢查責任網和“崗位自查、部門周查、電廠不定期抽查”的安全檢查機制,實現“一級抓一級”“橫向共同擔責,縱向逐級負責”的立體安全檢查責任網格,促進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確保安全檢查實現全覆蓋并取得實效。
為了確保各類各級檢查內容全覆蓋、檢查項目不漏項,電廠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季節性安全檢查、“兩票”執行情況檢查、重大活動及節假日前安全檢查、防洪度汛安全檢查、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危險作業安全檢查、外包工程安全檢查、危險化學品和廢棄物管理情況檢查、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標志檢查等31個629項專項安全檢查標準化清單。
安全檢查清單對照了《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消防法》《職業病防治法》《特種設備安全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國能安全〔2014〕161號)等法律法規及重要文件,DL 5027—2015《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GB 18597—2001《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2013年修訂)》、GB/T 2893.5—2020《圖形符號 安全色和安全標志 第5部分:安全標志使用原則與要求》、GB/T 39480—2020《鋼絲繩吊索 使用和維護》等標準規范,以及華能集團出臺的《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發電企業從業人員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和瀾滄江公司出臺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兩票”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
安全檢查清單明確了檢查的具體內容、方法、標準、依據,以及問題記錄、整改措施制定等要求,為安全檢查人員提供對照檢查,實現安全檢查清單化管理。同時嚴格執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要求,有效避免人為原因導致的安全檢查不全面、難以發現或不愿發現問題的現象,提升安全檢查依法依規水平。
針對各類各級安全檢查,電廠均結合各級人員崗位、專業、知識儲備、工作經驗等實際情況,按照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應急管理、交通及消防安全管理、隱患排查治理、風險管控、教育培訓)、運行管理、檢修管理、設備設施(包括機械、電氣一次、電氣二次、監控自動化、水庫水工)、作業安全(包括安全防護、安全標志、作業環境、作業行為、職業危害)進行專業分類,擇優安排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對應安全檢查。
在確保各級人員的安全檢查責任得到有效落實、提升安全檢查專業化的同時,全面提升安全檢查人員的針對性,實現了安全檢查人員差異化管理,促使建立完善全員參與查風險、辨隱患、反違章的良好安全檢查機制。
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根據《電力安全隱患監督管理暫行規定》(電監安全〔2013〕5號)、華能集團《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以及瀾滄江公司《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規定,按照人身安全隱患、電力安全事故(事件)隱患、設備設施事故隱患、大壩安全隱患、安全管理隱患、火災事故隱患、環境污染事故隱患進行分類;按照一般隱患(Ⅰ級一般隱患、Ⅱ級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Ⅰ級重大隱患、Ⅱ級重大隱患)進行分級。以Ⅰ級重大隱患瀾滄江公司督辦、Ⅱ級重大隱患電廠治理、Ⅰ級一般隱患部門治理、Ⅱ級一般隱患班組治理為原則,堅持“責任、措施、資金、期限、預案”五落實的要求,結合電廠各部門職責分工情況,制定下發整改措施計劃,實現問題“分級治理,分類實施”。
通過瀾滄江公司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進行閉環管理,每月對整改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通報,確保所有問題按要求整改完成。同時,將問題整改完成率及按時完成整改情況作為部門、班組、個人年度安全生產先進評選的重要依據,將問題整改完成率納入部門、班組年度績效目標進行考核,實現安全檢查問題整改績效化管理,以此激發各級人員積極參加問題整改的主動性,全面提升了各類各級安全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完成率。
電廠通過深入開展安全檢查“五化”管理,提升了安全檢查效果,“五化”管理有力推動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促使電廠實現了自成立至今“零事故”的安全穩定局面,體現出“安全就是信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競爭力”的華能集團安全理念,展現了中央企業在云南涉藏地區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