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愛祥
(淮陰工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國家對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的提升更加重視。2018 年,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落實行動,將“水課”變為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2019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將“金課”的內涵界定為“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
吳巖指出,高階性就是高校課程要體現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階思維。高階是比較級,高階思維是相對于低階思維而提出來的。布魯姆將人的認知發展水平分為記住、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六個階段,其中,記住、理解和應用階段是低階思維,而分析、評價和創造是高階思維。高階性必須體現在專業課程育人的價值與導向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品德素養、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創新性是在遵循認知規律與育人規律的基礎上,突出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時代性,突出教學形式的先進性和互動性,突出學術成果的探究性和獨特性,來改變以往枯燥的教學方式。
挑戰度要求高校課程有一定的難度,體現在課程要從結構、內容、評估等多項指標中體現出較高的標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適當的壓力,從而將壓力轉變為學習的動力,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開設這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內容,掌握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在此基礎上,運用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實際問題,初步形成解決一般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問題的能力。與國家對“金課”要求相比,目前該課程的建設存在一系列問題。
目前,很多高校在開設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時,還局限于傳統的教育理念。按照現有的很多學校的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大綱可以看出,對公共人力資源這門課程的內容以記憶、理解和運用為重點。主要是圍繞如何理解并記住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概念和基本內容,如何運用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實際問題這幾個方面開展教學。這些顯然屬于低階性的要求。
按照布魯姆的理論,高價性主要體現在分析、評價和創造方面。對于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來說,分析主要應該體現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該針對現有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分析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局限性。評價應該是評價現有教學內容與時代要求的一致性和不足、現有教學方式方法的不足等方面。創造性是應該對現有的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提出創造性的意見。這幾個方面,目前都存在不足之處,均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金課”標準。由此看出,這門課程的教學基本上還是處于低階階段。
創造性不足,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教學大綱的創造性不足。許多高校的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大綱沿用傳統的觀念,基本是按照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加上公共管理的內容表現出來的,大綱沿用過去的內容較多,考慮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內容設計的大綱較少。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方法上,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較多,引入現代教學方式方法的較少。二是教材創造性較低。現有的許多教材,基本套用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結合一些公共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寫,理論性較強,敘述性文字多,案例少,結合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的新內容很少,并且很多教材多年沒有更新。三是教學內容和方法創造性不足。高校的教學基本上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進行的。由于很多高校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創造性不足,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性不足。不僅教學的內容較為陳舊,而且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也較為落后,沒有體現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學生學習興趣不夠,學習效果不好。
現有課程的挑戰性不足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教材的挑戰性不足。現有教材中,相應的課內練習題較少,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的思想的訓練題目較少。由于缺少相應的材料,老師在上課時,會根據書本內容進行適當的發揮,而讓學生動腦思考的材料不足。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學生上課被動聽課,導致課堂上學生精力不集中的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學生也感受不到壓力,感受不到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很多學生反映,自己看書也能掌握相應的知識,上課聽不聽沒有多少區別,所以,經常在上課時,一些學生心不在焉,甚至玩手機、睡覺。二是實踐性教學較為缺乏,很多高校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程教學基本是在校內進行,進入公共部門實踐的機會不多,與公共部門聯合進行教學的情況更是非常少,這樣學習沒有切實體會,也不能針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真正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所以學生也感覺不到多少挑戰性。
為了使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取得應用成效,變成實實在在的“金課”,筆者認為應該按照“金課”建設的標準,逐一進行改進。
針對目前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主要處于低階性的現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修改課程教學大綱。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在這一新征程中,公共部門應該發揮出更大的力量,而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是促進公共部門效率提升的重要一環。所以,下一步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大綱應該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中對于公共部門的新要求進行編寫。要全面梳理現有的教學大綱,剔除一些不符合時代要求的陳舊內容,增加能夠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要求相一致的新內容。在大綱的層次上,要保持原有的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增加對現有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分析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增加創造的內容。
二是修訂教材。教材是教學過程中主要依據的參考資料。目前的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教材有幾個特點:一是教材內容較為陳舊。很多教材是多年以前的老教材,內容陳舊,部分脫離了現有的實際情況。二是現有教材中理論陳述較多,實踐訓練材料很少。縱觀現有的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教材,基本上是理論闡述,能夠提供實踐訓練的案例、實踐操作類題型很少。這樣上課時老師被迫以基本理論講授為主,老師講得單調,學生聽得乏味。
所以需要根據我國即將進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對公共部門的新要求,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教材修訂。對原有理論知識進行梳理,結合實際,增加新的內容,力求反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要求。新的內容主要包括:新時代我國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新特點、新要求,新的時代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新作用等方面。而且新的教材中,需要增加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鮮活的案例和實踐操作類訓練材料,給學生提供多樣化實踐訓練機會。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金課”建設需要貫徹創新理念。創新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創新教學內容。在編寫好新的教材基礎上,教學內容除了參照新的教材進行以外,要進行創新。公共人力資源管理是為公共部門服務的。我國的公共部門主要有三類: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為了提升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的教學質量,培養更加符合公共部門要求的人才,對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要進行創新。教學內容創新方面,可以與相關的公共部門聯系,結成教學共同體。這種聯系方式多種多樣,比如聘請公共部門的人員當兼職老師,定時到校講授公共部門工作的實際流程以及工作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引發同學們思考,然后運用現有的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享這些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或者選派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老師到公共部門兼職,實地學習并體會公共部門的工作,這樣教學時就會更加有的放矢、得心應手。還要與公共部門聯系,建立固定的實踐基地,定時組織學生去參觀學習,增加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切實體會。
二是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現在是信息化社會,要采用更多先進的體現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比如課堂由老師講授為主,改成由老師主導,拋出一個問題,由學生組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然后進行匯報。課后布置一系列實踐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調研,寫出實踐報告,并定時交流。還有翻轉課堂等方式都可以采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現有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按照教材進行講授,學生聽講,學生感受不到多少壓力,也沒有成就感,所以基本沒有挑戰度。改變這種狀況可以這樣進行:
一是在課堂上壓縮老師講課時間,騰出更多時間讓學生閱讀、討論、匯報,老師充當評價者的角色,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打出成績等級。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習興趣,也承擔一定的教學壓力。當某個學生或者某一組學生的匯報獲得同學們的掌聲和老師較高的評價時,學生就會有較高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發學生更大的興趣,使其更積極地學習。
二是布置更多有挑戰性的作業,讓學生主動走出校門,進行調研。比如調研某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有哪些成功之處,有哪些不足之處,有什么建議。既可以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又能鍛煉學生分析、評價、提出建議的能力。
三是鼓勵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比如充當志愿者,到福利機構去幫助困難群體的同時,了解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結合自己的所學進行思考,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相關的競賽,將所學的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加以運用,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就會體會到較高的成就感。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程是公共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本文分析了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在教學方式方法和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要從達到高階性、提高創新性和提升挑戰度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以“金課”建設的標準提升本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以便培養更高水平的公共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