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程
(武漢學院,武漢 430212)
財務內控管理對于企業增強競爭力和實際發展有較大的影響,通過內控管理,能夠對企業的財務問題有較為細致的了解,有利于企業在經營相關的項目時合理利用資金,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促進企業的整體發展和優化,不斷加強對財務的內部控制和管理。
財務內控簡單來說是指企業內部對資金活動相關的經營項目等進行合理的控制,具體包括融資、供應、生產、銷售,保證其安全,避免發生不良的風險,導致企業的經濟利益受損。①融資。通過內控,以較低的成本籌集到較多的資金,并對籌集到的資金進行合理的控制。②供應。對采購的固定資產進行規劃、審批與監督,保證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完成項目的籌備。③生產。保證存貨和固定資產完整和有效。④銷售。通過銷售為企業創造利潤,通過合理的內控加強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保證賬款及時回收,保障企業盈利。
財務內控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強財務內控能夠提升企業的經濟利益。在財務內控的影響下,企業對內部各項目的運營工作進行合理的優化和監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有利于企業提高經濟利益。其次,加強財務內控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內控制度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和責任等都有一定的規定,有利于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根據相應的制度來執行工作能夠使會計資料核對和管理策略實施時互相進行監督和復核,對工作的狀態和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保證工作的效率和財務信息的準確率[1]。最后,企業通過內控管理能保障資產安全。在企業與財務相關的運營過程中,通過內控制度可以實現規范操作,有效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加強對資產的管理和利用。
財務內控管理對企業有較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不健全的現象。企業內控管理的意義是對工作行為進行規范,并對經營項目中存在的偏差失誤和風險等進行識別和規避,保證企業正常經營以及財務資產等不受侵犯。
部分企業在制定內控制度時,只將其作為表面工程進行設計,與企業的實際運轉和財務管理結合不夠緊密,對具體的細節并未進行合理的規定,在發生問題和糾紛時,無法依據制度來解決。同時,在進行業務審批時,該制度經常規定需要較多的部門進行審批,但對最終的責任承擔者未明確,使其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時審核流程較為拖沓,工作效率較低。
在企業實際運營的過程中,管理人員的內控管理意識較為淡薄,同時缺乏對財務內控的重視。在發生財務內控問題時,管理人員往往不會注意其對企業項目經營的影響。在解決內部財務問題時,管理人員不重視內控管理,影響了財務內控制度的實際執行效果,導致企業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業務運營方面的風險。
執行力直接關系到企業各個部門的運營效果。執行力下降時,財務工作不能按時完成,賬面與實際不對應,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管理。比如,企業的欠款已還,但財務部門執行力不強,拖欠工作未完成,未及時還款進行登記和整理,可能會導致企業的賬目發生混亂,若資料泄露,可能會被其他企業利用,重復要求還款,給企業的資金管理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企業的信息交流多發生在直系的上下級之間,上級部門向下級部門傳遞相關的決策和通知。而部分企業平級之間的信息傳遞較為復雜和困難。一方面,企業沒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導致信息無法進行共享;另一方面,每個部門自成一體,在部門內傳播的信息很難向外擴散,導致財務部門無法根據不同部門的實際情況進行控制和管理,影響整體運營。同時,下級部門的信息難以傳達到上級管理階層,導致管理人員對企業實際的項目運營情況了解不夠,對于市場的變化沒有清晰的感知,使得其作出的決策未結合實際情況,甚至出現決策失誤的現象,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經濟利益的提升。
監督管理機制的設立是為了保證制度能夠順利執行,不同項目之間發生沖突時,能夠根據監督管理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評判,保證內部事件處理公平公正。通過監督管理機制,企業能夠發現財務內控中的不合理現象,并及時預判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但目前企業的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無法進行全面的監督,并且對監督的對象、內容和方式未進行詳細的規定,因此無法對內控管理起到切實的幫助作用。
企業應建立健全財務內控管理制度,提高整體的經營管理效果。首先,在制定相關的財務內控制度時,應對企業信息和經營項目的流程等有詳細的了解,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其實際的內控管理制度[2]。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的財務情況和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等有足夠的了解,在滿足企業運行要求的前提下制定規則和制度。其次,內控制度中,應有對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的不合理事件的解讀,使員工在遇到相似的問題時能夠有處理的依據。其內容應盡量詳細,可包含財務相關的資金計算、合同審核、生產運營、法務管理等,并根據實際運行結果進行優化調整。最后,通過建立內控制度,對企業的審核流程進行優化,同時降低管理成本。要設置相應的負責人對其進行審核,減少管理成本,提高項目的執行力。
企業的管理人員和財務工作人員應增強管理意識,提高對財務內控的重視程度。在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人員應加強對相關的財務專業知識和運營管理知識的了解和學習,不斷提高內部控制和管理意識,在面對問題時,能夠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減小其對企業的不良影響。同時,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內控意識,加強對財務風險的識別和管理。管理人員要根據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并制定相應的完善措施,及時發現工作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和風險,提高企業的風險預警能力,及時規避風險,同時在應對的過程中,維持項目正常運轉,降低企業可能產生的經濟損失。
另外,企業應提升工作人員的執行力,提高財務工作效率。財務內控管理制度會對各個崗位員工的工作職責和任務進行規定,在任務發生變化時,相關工作人員應及時進行調整,按照實際任務情況,按時按量地完成自身工作任務,避免由于拖延而造成企業利益損失。財務管理人員也應加強對財務部門工作的管理和組織,對每個人員的任務及工作都進行合理的規劃,減少內部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工作人員應按照規定開展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工作出現遺漏,同時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發展。
為了更好地進行財務內控,管理人員首先要加強對企業經營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強對不同部門的了解,以便更好地 作出財務決策。同時,加強企業間的溝通和了解,緩和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其次,企業應建立專門的內部溝通交流平臺,這有利于各個部門從整體角度對項目進行分析和管理,提高整體工作效果。網絡交流平臺不僅能夠加強同級別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溝通交流,還能夠增加上級管理部門對執行部門和實際項目運行狀況的了解,以便其在制定決策時能夠參考實際情況,提高決策的可行性。加強內控管理和信息交流,可以使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加強部門之間的聯系,有效促進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在明確部門之間責任的同時,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統籌更加健全和完善[3]。
企業應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企業財務內控工作的協助,使其發揮更大的效用。一方面,應加強對監督機制的完善,對接受監督和內控管理的部門進行明確規定,同時完善監督管理內容的細節,使監督人員在工作時能夠做到有據可依;另一方面,要落實監督的執行方式和審核方法,定期對各個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及時發現財務內控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風險,并針對該問題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處理,全面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和監管,提高整體的運行效率和運營效果。
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此環境下,想要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合理性,應加強對內控制度的建立和落實,通過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強化監督管理機制,同時加強內部的管理和信息交流,有效提高內控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對各個部門和項目運行的管控力度,規避財務和經營中的風險,進而促進企業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