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紅麗
(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原 030400)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提高,在正式步入經濟新常態后,中國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作為實體經濟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制造業在產業中的占比逐漸降低,并且中國工業制造企業開始進入微利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工業制造企業面臨的市場壓力和競爭力越來越大。要想使工業制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持續穩定發展,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做好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為企業作出最優決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綜合實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鑒于此,將管理會計運用于工業制造企業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首先,將管理會計運用到工業制造企業中,能夠對企業經營發展狀況進行預測和分析。在會計信息系統作用下,可以及時獲取相關信息,管理會計人員根據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挖掘出信息背后的企業經營發展狀況,幫助企業管理者及時找出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其制定決策提供數據參考。其次,運用管理會計,工業制造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動態控制的方式進行企業管理。對管理會計人員來說,其可以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前期規劃、事中管理及事后分析,及時找出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將企業經營活動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保證經營目標順利完成。最后,管理會計能夠對工業制造企業未來的發展進行科學預測。管理會計通過對企業年度經營狀況的分析,通過定量和定性的方式,預測企業今后發展情況,幫助企業管理者對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有充分的了解,調整經營戰略,為工業制造企業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深入改革的環境下,市場經濟展現出法治經濟特點。在這種經濟體系下,企業行為將受到國家法律的約束。管理會計要想為企業相關利益者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需要保證市場的公正性和敏銳性。現階段,我國相關部門已經發布一些與經濟相關的法律條文,如稅法、證券法等,但是從完整性角度來說,我國與經濟相關的法律依然不完善。正是因為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善,我國管理會計在工業制造企業中的應用不規范,在某種程度上給管理會計價值發揮帶來一定的影響。
業財融合,從字面意義理解,就是業務和財務相結合的一種企業內部管理模式,通過業務和財務的有效結合,真正發揮財務部門事前預測、事中監督的作用,使企業經濟活動更加有效。一方面,現階段很多制造業企業管理層依然認為財務部門只是記賬核算部門,無價值創造,只有業務部門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因此在經營管理工作中僅關注業務增長,不注重財務工作,更不用說業財融合。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大部分工業制造企業都設立了不同的部門,如市場部門、生產部門、財務部門、人事部門等,且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職責清晰。但各個部門尤其是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目標不一致,財務的目標是控制成本、減少風險、提高企業效益,而業務部門的目標只有一個——業績增長,業績增長勢必會使企業的費用增加,并且還會導致會計核算中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增加,與財務的目標背道而馳,造成了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存在一些矛盾,很難達到業財融合的真正目的。
在工業制造企業經營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生產數據且數據規模較大,相對比較復雜。由于部分工業制造企業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業務信息系統與財務信息系統未充分結合,無法實現信息共享。為了保證管理會計工作順利開展,應做好信息整合與分析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得到信息系統的支持,反之大部分信息需要通過人工方式進行處理,整體工作效率較低且容易出錯。當前,部分工業制造企業未成立獨立的管理會計部門,信息綜合分析需要在財務部門的配合下完成,在日常財務處理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用于信息采集和整理,在這種情況下,無法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不能及時準確地為企業管理者制定決策提供數據參考。
對工業制造業來說,受到產品及行業特殊性質的影響,其管理會計具有一定個性化特點。在應用管理會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工業制造企業經營發展狀況靈活設計,具備從數據背后挖掘數據價值的能力,這對管理會計人員要求比較高。但我國管理會計應用發展時間比較短,管理會計意識相對薄弱,工業制造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的機會較少,缺乏系統性培訓。從目前情況來看,部分管理會計人員總體素養偏低,專業技能有待提高。通常情況下,現有管理會計人員一般由會計人員培養而成,但是大部分會計人員在知識結構和知識層面上參差不齊,接受的教育以財務會計為主,管理會計知識薄弱,導致部分會計人員只滿足于會計核算和報表分析,深入現場了解業務的積極性不高,通常只能分析數據異常卻不能發現數據背后問題的業務原因。
為了能夠將管理會計順利運用到工業制造企業中,獲取理想的應用效果,工業制造企業需要在內部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目前存在的稅法和證券法已經為管理會計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涌現了一批通過運用相關法律知識為企業獲得更多正當利益、作出正確決策的會計人員。因此,國家相關部門需要盡快制定與經濟相關的律法,讓企業經營發展做到有法可依,保證市場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只有保證各項信息真實可靠,管理會計人員才能對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出具詳細的會計報告,充分發揮其使用價值。
企業的經營決策是否合理,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而傳統的財務會計在企業管理中主要具有會計核算和事后監管職能,向外部展現企業的經營成果,更注重對企業已經產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把控。而為了促進工業制造企業更好地發展,獲取理想的經濟效益,財務人員需要提前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在此過程中,應該全面發揮管理會計的價值。在使用管理會計的過程中,工業制造企業需要加工處理之前的財務會計信息,讓其能夠滿足當前企業發展要求,通過制定具體的工作指標,有效監管整個執行過程,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改正,使企業順利完成其經營目標。與此同時,工業制造企業在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的過程中,不可只注重理論層面,還要將理論與企業實際充分結合。在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的過程中,企業應該注重實踐總結,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及自身實際經驗,創建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管理會計模式。對于相對復雜的管理會計工具,在工業制造企業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簡化處理,以增強管理會計工具操作的可行性。此外,工業制造企業還要結合經營發展情況和特點,選擇適宜的管理會計工具。工業制造企業在使用管理會計工具時,需要將其滲透到各個部門,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不可一味地把管理會計當作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應在各個部門配合下整合相關數據,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保證管理會計工作順利開展,發揮其應有價值。
管理會計的應用需要得到信息系統的支持。為了順利建設管理會計運行框架,工業制造企業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通過引進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統,集中客戶、銷售、生產等信息或者創建數據共享平臺,減少數據采集與傳遞所消耗的時間,提高數據傳遞效率,減少人為操作失誤,為企業管理會計工作開展提供數據支持。雖然目前信息技術在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如會計電算化,但是當前我國部分工業制造企業在應用會計電算化時依然會面臨其集中于財務管理層面的狀況,涉及管理會計的內容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工業制造企業注重核算忽視管理,管理會計工具的價值未得到全面發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需要以信息技術為要點,充分發揮計算機優勢,創建良好的信息環境,為后續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工業制造企業還要對現有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更新,讓其能夠隨著企業經營發展變化,提高信息系統運行效率。
提高會計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是保證管理會計價值充分發揮的前提。工業制造企業要結合當前會計人員專業水平和工作情況,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強化各級人員會計思想意識,鼓勵其自主地參與各項活動,有效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對管理會計人員來說,其不但要提高自身專業能力,還要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首先,工業制造企業需要鼓勵管理會計及其他會計人員參與各種培訓活動,包括企業業務培訓,并給予經費支持,豐富其工作內容,讓會計人員更多地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在企業實際經營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高企業管理會計水平。其次,采取各種激勵政策,調動各級人員工作積極性,如鼓勵財務人員、會計人員考取管理會計證書,對持有管理會計證書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同時,管理會計人員需要掌握扎實的管理會計知識,對最新發布的財會政策有充分了解,對制造企業所處市場環境、產品特點有充分認識,形成全局思維,聯系經營實際,豐富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
在當前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環境下,工業制造企業想要實現持續穩定發展,需要明白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作用,加強信息化建設,定期組織安排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及綜合能力,給管理會計工作開展創建良好的環境。同時,制造企業應加強業財融合,使會計人員更多地了解企業經營及業務情況,通過靈活應用所學的管理會計知識,整合企業各項資源,加強企業內控管理,提高企業經營水平,為工業制造企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