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君
(精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2071)
伴隨國內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如今國內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在發展時,只有積極進行創新、改革,才能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洪流中獲得立錐之地,并保持競爭優勢。而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做好財務戰略管理策略的研究與實施,有助于提高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效果,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國內諸多企業在開展財務戰略管理工作期間會出現大量問題,這嚴重影響了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是企業領導及管理層未能高度重視財務戰略管理工作、沒有認真研究或學習財務戰略管理模式及理論知識,導致設計的財務戰略管理方案喪失了可操作性及可行性。比如,部分企業在發展中對業務發展、技術管理、品牌建設等十分關注,卻忽略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具備的支撐作用和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喪失了自主性,導致其無法在企業決策與管理中發揮作用。同時,部分企業對市場規律并不尊重,盲目增加市場份額,使得企業在配置資本時喪失了理性,從而導致企業在后續發展中出現了資金鏈斷裂、融資困難等問題,這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1]。
國內部分企業在發展建設期間常在業內“全面出擊”,對行業內各類型產品均有涉足,這使企業持續處在超負荷運轉狀態,無法實現健康發展。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未結合內部發展狀況、未尊重市場規律,致使業務繁雜,指導思想偏離實際情況。例如,某企業在初創期一直將一種業務作為發展重心,集中精力研發核心產品,以期提升銷量、擴大市場份額,為未來經營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不過,該企業邁入成長階段后,其搶占市場領先地位的野心也隨之暴露,一般企業會通過多種業務運營手段打造多元化運營格局,此時企業領導大多未發現企業穩定發展中財務戰略轉型的重要作用,最終使得企業由專業化朝多元化轉型時遇到了諸多困難。
國內諸多企業受傳統思想及制度的影響,自身財務管理制度尚未實現現代化變革,如財務風險工作開展缺少科學、合理的風險防控制度支持,極易造成財務管理風險、漏洞,出現銷售額下滑、資金管理難度大等問題。同時,企業內部專業工作人員的個人綜合素養對財務戰略管理制度的優化也產生了影響。這是因為企業制度的設計、實施都需要人才支持,人才是推動企業發展、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但是,國內諸多企業的人才結構并不理想,如嚴重缺少財會專業人才,因此需要及時開展財務人員培訓工作。另外,部分企業在財務人員招聘時,常會招聘一些非財會專業人才上崗,這影響了財務部門全員的整體水平,更會拉低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效率及質量[3]。
為更好地滿足自身發展對資金的需求,現代企業在財務戰略管理工作開展中會采用互聯網融資、供應鏈融資、私募債融資等多種方式助力企業發展。研究發現,企業在融資創新管理方面之所以存在融資困難現象,主要是企業自身問題造成的。比如,企業信用等級低、經營管理質量差、有效抵押資產及企業資產不足等[4]。
企業應具備良好的財務戰略管理意識,這樣才能為強化財務戰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操作如下。
一是強化企業領導及管理層的財務戰略管理意識,使他們對財務戰略管理在企業穩定發展中的重要性有正確的認識,同時發揮榜樣作用,為全員培養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保證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能主動參加。
二是確定財務戰略管理定位。研究顯示,企業宏觀戰略管理中的財務戰略管理具有特殊的內容及作用。若企業未能正確定位財務戰略管理,或出現了財務戰略管理定位和戰略管理不一致的現象,就會對企業長久戰略規劃的實施造成影響,這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因此,企業需結合戰略目標調整財務戰略管理整體走向,將財務戰略管理目標變成現實,推進企業戰略規劃有效實施,如此才能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5]。
三是在財務管理工作環境中融入財務戰略。企業財務環境往往對企業制訂、執行財務戰略計劃產生了直接影響。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融入財務戰略,方可利用企業財務信息制定財務戰略規劃,這有助于財務戰略規劃可行性的提升及風險的降低,對企業財務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
企業需根據自身真實狀況,深度分析企業發展目標、優勢等,做好財務戰略制定工作。同時,企業應立足實際,考慮自身經濟實力,更要結合各類因素展開分析,提高財務戰略設計的針對性,防止新制定的財務戰略脫離企業實際。合理的企業財務戰略能給企業發展帶來益處,實踐中,財務部門需給財務人員設計合理的季度財務績效目標,幫助財務人員明確工作目的。采用建立季度財務績效目標的方式,有助于企業提高財務戰略工作的精細化水平,更能把財務工作具體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這對改善財務工作效率有較大的幫助。
企業可以采取積極建設內部控制體系的方式,健全財務戰略管理制度,減少財務風險發生次數,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企業需結合自身整體發展導向、財務管理現狀,構建、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該體系通常由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會計控制制度、資金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和財產風險制度等構成,可提高企業財務組織流程規范性,為各種經濟活動提供依據,對企業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及制度落實效果有積極影響[6]。
二是積極開展培訓工作,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企業在實際經營中,應積極組織線上線下培訓活動,為財務人員傳授財務戰略管理理念,并為員工提供財務戰略管理實踐機會。只有通過實踐歷練,才能提高財務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另外,要制定獎勵制度,對于培訓學習期間取得良好成績的員工要給予適當的精神、物質獎勵,從而激發員工學習興趣,保證在人力資源方面能夠有效制定、落實財務戰略。
企業開展財務戰略管理時,選用的財務戰略管理模式會影響企業資源配置及理財活動、經營活動的效果。鑒于此,企業開展財務戰略管理期間,需結合實際發展階段的特點,選擇最佳財務戰略管理模式進行財務管理,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通常企業可使用的財務戰略管理模式有擴張型、穩健型、收縮型。所謂擴張型戰略,即對企業資產、業務規模實行擴張的財務戰略模式;所謂穩健型財務戰略,即以穩定擴大企業資產規模、穩定增加企業財務效益為目的的財務戰略;所謂收縮型財務戰略,即為了預防和規避企業發展與經營時可能遇到的潛在財務風險及財務危機,從而探尋全新的發展方向的一種財務戰略[7]。
綜上,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需結合企業各階段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優選財務戰略,以充分發揮各階段財務戰略管理工作的實際作用,促進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是結合企業規模,構建匹配度較高的內審隊伍,由內審隊伍負責監督企業日常運營,幫助企業提高信用等級、獲取更多的融資機會。二是企業要構建“員工股權分配制度”,如按照《股權法》等相關法律,結合企業股權分配情況,為員工分配適量股權,激發全員工作興趣。三是引入“波特五力模型”,幫助企業全面強化經營優勢,如企業穩定市場地位后,可抬高自身議價能力,弱化供應商、購買者議價能力,保證供應商及購買者的穩定性,由此保證企業經營平穩有序[8]。四是面對有效抵押資產少的問題,可結合企業及法人信用,在企業缺少有效資產時,通過抵押法人個人資產解決問題,若企業法人信用等級較高,便可得到較高的貸款額度。五是企業在經營時出現資金短缺現象,應實施融資租賃。此時,企業僅支付使用階段的融資成本,無需全額購買得到所有權,這樣可降低企業資金壓力,增強資金流動性。
企業需結合財務戰略管理基本內容、特征及內部發展現狀,認真分析企業在強化財務戰略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好相關問題對策的制定與實施,以幫助企業提高財務戰略管理能力,做好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