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曉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外國語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社會對于商務英語人才需求較為迫切,國內高校在專業建設方面也開始做出努力,但是商務英語專業有跨學科的顯著特點,涉及到貿易、投資等專業領域,突出實用性和實踐性,整體上來說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是復合型人才。我國地方本科院校發展過程中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這與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要求一致[1]。
當前我國商務英語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在實訓教學中缺乏科學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學方法作支撐,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有待提升,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專業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商英國標》指出,商務英語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求人才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扎實,并且熟悉國際商務、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相關理論知識,具備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等綜合素質。基于上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培養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整合教學目標要求: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突出院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將課內分散實訓和集中專業實訓結合起來,發展學生的商務英語語言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人文素養和解決商務難題等能力。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商務英語實訓內容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1)商務技能實訓,比如電子商務模擬訓練和商務談判模擬訓練等;(2)商務語言應用實訓,比如商務英語口譯。還包括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訓、人文素養培養等;(3)專業實習,院校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專業學生到企業參與實習活動,要求在本科學習的四年內完成實習任務,一般實習期在一到兩周左右。實習過程由企業帶教老師負責指導[2]。課內實訓活動多數都是分散進行,學期內專業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比例大致按照1:1進行,比如每周四個課時,兩個課時為理論課、兩個課時為實訓課。實訓課指導中,要給學生提供自主實踐的機會,比如以項目驅動方法指導學生解決商務英語有關的課題,共同解決業務難題,應用“數據收集——案例分析——策略實施——貿易實踐”的實訓模式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同院校在專業建設與院校發展過程中都有自身的特色與優勢,要求院校能夠找準自身的優勢定位,充分利用院校的教育資源,建設符合院校發展方向與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專業產業鏈[3]。例如,航海院校開始海事英語實訓課程;旅游院校開設雙語導游實訓課程,同時結合互聯網環境,院校要訓練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職業能力;更要基于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開設模擬實訓課程,借力于合作企業強化對于專業學生的針對性實訓指導。
建立商務英語實訓教學模式,需要各方力量協作、多種因素相互協調發展。其一,院校建設實訓教學團隊。實訓教學團隊承擔專業實訓教學任務,擺脫傳統專業實訓指導和理論指導能力不均衡的問題。院校可以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參與實踐鍛煉,提高其對專業實操技術的掌握水平,更新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還要積極引進校外人才,充實專業實訓教師隊伍。其二,合理規劃專業實訓項目。具體分析專業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結合最近的行業發展動態、企業崗位工作要求,實訓教師團隊共同制定實訓教學方案。其三,完善院校實訓設施建設。課內實訓教學需要校內實訓室作為保障條件,院校應該加大對實訓室的建設投入,如同聲傳譯室、商務談判室、電子商務室等,甚至給院專業學生提供創業工作室,保障實訓教學的基礎條件。其四,全面拓展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校外實訓基地為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發展的提供了重要環境,院校應每學期給各年級的專業學生安排企業實訓項目任務。
實訓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應用情況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會產生絕對影響,立足語言學科特點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應該將語言教學、商務知識教學、技能訓練融為一體,依托社會需求分析專業人才培養策略,完善商務英語實訓教學模式,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保障。本文嘗試探究應用型本科院校商務英語實訓教學策略的應用路徑,旨在提高商務英語人才的輸出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