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波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河北 承德 067000)
如今這個社會對于人們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未成年人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壓力以及煩惱,而這些壓力有時會導致未成年人出現一些問題,如產生暴力行為、抑郁,自殺等。對于這些問題,家校合作共同開展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成為了重中之重,這樣的話可以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使他們得到健康的發展。
1.1 家校合作不完善。很多的家長都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因此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他們不會過多的參與,但是對于學生的成績他們會尤為關注,而且對于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這一方面,家長也不會給予更多的關注。例如在平時對于未成年人展開生命與安全教育內容都只是學校在進行,如學校進行防火演練、防災演練等,而家長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對于未成年人展開生命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里家長也不會積極和學校進行溝通為未成年人展開生命與安全教育。
1.2 家校安全教育有局限性。很多的學校展開家校合作安全教育時,只會過分的注重地獄災害,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生命與安全教育內容。如在平時,學校只會過分的關注地震、火災等事件,在平時也會讓家長給學生們講授與地震、火災相關的知識內容,以及如何逃生的方法等,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忽略了對未成年人構成其他威脅的因素。如學業壓力過大會使得未成年人產生抑郁、人際關系不友善會導致未成年人產生社交恐怖癥等。
2.1 轉變教育理念,加強家校合作關系。學校在展開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時,要不斷的轉變教育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以此來加強家校合作關系,教師可以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家長可以向教師說一下學生的成長環境,以及在家里的表現等,這樣的話有利于教師和家長共同制定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解決學生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在平時教師也可以采用家訪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狀況,針對學生的成長可以向家長提出指導性建議,以此來保障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能夠發揮作用。
2.2 舉辦相應的生命與安全教育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對于未成年人展開生命與安全教育這一內容,學校也要高度重視。在平時可以舉辦相應的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活動,并且邀請學生家長參加活動,以此來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促使學生得到健康的發展。比如對于小學生,學校可以開展“文明伴我行”活動,在活動中可以讓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讓學生明白過馬路時應該走斑馬線,在路上不能追跑打鬧、不闖紅燈過馬路、不攀爬高處等,對于中學生,學校可以開展相應的安全講座,如與毒品、校園暴力、詐騙等相關的講座,使得家長在參加講座時能夠重視對于未成年人展開生命與安全教育,學生在參加講座時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防騙意識、遇到校園暴力時的處理方法等[1]。
2.3 建立家長群,向家長反饋學生情況。如今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人都越來越喜歡用微信、QQ等平臺了。對此學校在展開教育時,可以建立相應的家長群,在群里面及時反饋學生在學校里的信息以及學習狀況,使得家長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學生的發展狀況。例如在平時,學校在展開災害演練時,可以對于學生們的疏散練習拍成錄像然后發到家長群里,與家長共同探討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內容。或者教師也可以在家長群里每天科普一些安全知識,以此來加強家長對于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的關注,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夠健康的成長。
2.4 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身實踐。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對此家校合作在展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教育時,可以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身實踐,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比如在平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去參觀與安全教育相關的博物館,使學生們掌握更多的安全教育知識,之后可以讓學生向家長匯報自己所參觀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感受,家長也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使得學生可以樹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2]。
家校合作是共同開展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保障未成年人得到健康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平時,教師要做好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通過微信群等手段向家長及時匯報學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和家長共同探討如何向未成年人展開生命與安全教育,以此來提升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