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理月
(福建省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但關乎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還影響著國家與民族未來的發展。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的9個重大工程之一便是“青少年體育發展促進工程”。青少年選擇正確的運動項目是培養運動興趣、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優良意志品質、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關鍵。
跆拳道運動主要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有“世界第一搏擊運動”的稱號。在韓國的大力推廣下,跆拳道運動迅速風靡全球,2000年悉尼奧運會跆拳道運動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跆拳道運動的精神及宗旨是“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禮義廉恥”指的是要曉禮節、有禮貌、重情義、廉潔自律、知羞恥;“忍耐克己”指的是要堅韌不拔,有耐心,嚴格要求、克制和約束自己;“百折不屈”指的是在經受無數挫折后都不動搖、不氣餒,反而越挫越勇。其中,“禮”是跆拳道運動精神的核心,貫穿其訓練始終。青少年參加跆拳道運動不僅可以鍛煉出強健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錘煉出堅強的心理素質。
青少年時期是個人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其生理功能、心理素質及運動技術能力等都快速發展。同時,青少年的觀察、分析、記憶、理解、判斷及辯證思維能力逐步發展,興趣和性格在此時期逐步形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也開始發展,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逐步體現,形成了初步的人生觀、社會觀和世界觀。這一時期青少年身心發展有著不均衡、不穩定、多變的特點。在此期間能否形成正確的三觀、樹立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品質,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肥胖率的上升、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機能的下降,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同時,當代青少年受到的教育水平明顯提高,隨著學業難度的不斷加深和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使其背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過大的壓力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出現了一些復雜的矛盾沖突,造成他們的情緒不穩定。若此時不能正確引導和教育青少年,最終會導致青少年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和情感。
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服務的基礎,充足的體力是參與體育運動的基石。青少年只有鍛造強健的體魄,才能為個人健康成長提供堅強支撐,為社會和國家的進步打下堅實基礎。跆拳道運動是一項充滿樂趣和挑戰的體育運動。對青少年進行跆拳道運動的各種腿法訓練,可以大量消耗其腿部、臀部和腹部多余的脂肪,增強其肌肉力量;多種柔韌練習可以鍛煉其肌肉和韌帶,提升其韌帶、肌腱等部位的柔韌性,使肌肉看起來更加飽滿、身材更加協調。跆拳道運動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的訓練是全面的,長期的腳法和步法的練習會使青少年的速度、力量、動作靈活性和耐力持久性得到提升。因此,長期、專業、系統的跆拳道運動能夠顯著提升青少年的速度、耐力和柔韌性,幫助青少年擺脫亞健康狀態,促進青少年的全面健康發展。
現階段很多青少年備受長輩的疼愛甚至溺愛,自我中心主義易在他們心里滋生。中國是禮儀之邦,良好的禮儀對青少年未來的順利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遺憾的是,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現階段家庭教育一些方面的缺位,青少年對自身禮儀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跆拳道運動非常重視禮儀教育,訓練中除了要求青少年掌握跆拳道的基本技術動作,還要求其逐步掌握跆拳道運動基本禮儀。禮儀教學貫穿了跆拳道運動教學的始終。在日常訓練、表演和競賽中,跆拳道運動必須以禮始、以禮終,禮如同血液浸入到了跆拳道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在練習跆拳道的同時也展現出自身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養。
跆拳道運動是一項雙人同場對抗的項目,場上情況變化多端,對抗激烈,觀賞性強。在訓練和實戰中需要運用多變的腿法和步法來進攻得分。在比賽或訓練中,通過觀察對手的進攻動作或者進攻方向來做好自身的防守,又要根據對方的防守或進攻漏洞抓住轉瞬即逝的進攻機會發動進攻。通過長期的跆拳道訓練,才能根據對方的動作做出高效、及時、準確的判斷并予以反擊,因此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細節觀察能力、應變能力及集中精神的能力,對青少年開發智力、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等都有幫助。通過跆拳道運動能讓青少年觸類旁通,提高其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因此跆拳道運動能促進青少年智力的發展。
體育鍛煉對個人內在道德品質有著重要影響。跆拳道運動是一項特別注重精氣神的運動項目,尤其講究“以禮始,以禮終”,講究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禮儀浸透到了跆拳道運動的各個方面。青少年在訓練的過程中會慢慢養成謙遜有禮、寬容忍讓的良好品德和尊師重道、誠實守信的精神。跆拳道運動中的禮儀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同他人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維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隨著青少年跆拳道運動訓練的深入,所接觸的跆拳道運動動作的難度系數也逐漸增大。剛接觸難度較高的動作時,個人難免會有畏怯心理;加之跆拳道運動的同場激烈對抗性會給青少年施加巨大的壓力,而這壓力由個人獨自承受,進而會引起青少年的緊張情緒。在跆拳道運動訓練和比賽中青少年經常發聲揚威,會使青少年的不良情緒得到宣泄,能釋放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壓力,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提升青少年自我調控情緒的能力,改善其不良情緒。通過解決青少年在跆拳道運動訓練或者比賽中遇到的困難,能增強其抗壓能力,培養其堅韌不拔的個性 。
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其3個主要核心癥狀為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以及局限性的興趣和重復刻板的行為模式。患有ASD的青少年在基本的運動技能,如走、跑和跳等方面有困難。平衡能力對高效完成基本運動和參加體育活動至關重要。Kim等招募了14名ASD患者,其中接受8周跆拳道運動訓練(每周2次,每次50min)的8名青少年(均為男性),平均年齡為(10.25±2.38)歲,為實驗組;未接受跆拳道運動訓練的6名(5名男性和1名女性)青少年,平均年齡為(10.00±2.83)歲,為對照組。組間比較表明,實驗組的靜態平衡能力和功能平衡能力相比對照組有明顯提升,實驗組經過8周跆拳道運動訓練后的平衡能力明顯優于其入組前;而對照組在實驗期間的平衡能力并沒有顯著提升。這表明跆拳道運動訓練對提升罹患ASD青少年的平衡能力是一項有趣、可行、有效的輔助治療措施。
發育性運動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是指由于運動能力不足導致學習成就受到影響和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一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約6%的小學生會受DCD影響。DCD患者以運動能力失調作為特征,包括平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差等,但智力發育可在正常水平。運動能力障礙可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和認知,社會危害性較大。DCD患者由于運動能力障礙導致其運動技能發育遲緩、活動受限,因此其骨骼發育也受到影響。Ma等開展了跆拳道運動訓練對DCD患者骨骼發育和運動能力影響的研究,入組145位患有DCD的青少年,實驗組(51人)采用跆拳道運動干預(每周1次集中跆拳道訓練1h,并每天在家練習跆拳道),對照組(94人)不練習跆拳道運動,實驗時間共12周。12周跆拳道干預結束后,2組青少年的骨骼發育相比各自基線期均有明顯提升。在基線期,實驗組青少年的骨骼發育明顯落后對照組,但經過12周跆拳道干預后其骨骼發育趕上了對照組。在干預結束時和干預結束后3個月,只有實驗組青少年的手眼協調能力有明顯提升。
練習跆拳道可修身養性,有兼修內外的功效,能培養個人“習武先明德”“以禮始、以禮終”的高尚精神。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和心理及認知發展的黃金階段,其各項身體素質、生理功能、運動能力和心智等在此時期迅速成長。進行跆拳道運動訓練不僅能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青少年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對當代青少年而言,通過跆拳道運動訓練中各種技術動作的反復鍛煉和潤物細無聲的禮儀教育,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培養謙遜謹慎、寬容忍讓、不驕不躁、百折不屈的精神。跆拳道運動的強身、修心、養性的教育功能,不但能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提高心理素質,還能運用跆拳道來防身自衛,為其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礎瓦。跆拳道運動還能作為發育異常青少年的輔助治療措施,改善青少年平衡能力和骨骼發育,促進青少年身心素質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