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春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廣洋湖鎮中心初級中學 江蘇 寶應 225818)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活動型課堂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將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所以,教師應該主要從圍繞教材內容、對教學活動精心設計和讓其貼合生活等方面,來建設活動型課堂。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圍繞教材內容來組織教學活動。首先是因為教材內容是一切教學形式開展的首要前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是不能夠脫離教材而組織教學活動的。與此同時,初中的道德與法治學科也是中考的重要考察內容,如果教師沒有按照教材內容來組織教學活動,學生在進行中考的時候,也就無法得到一個相對較高的分數,會拉低整體的成績。其次,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以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健全法律意識,形成正確三觀和促進成長的學科,而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中就收錄著,幫助教師進行教學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經過教育專家層層篩選和校驗而選出最適合初中階段的政治內容。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中的《友誼與成長同行》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充分的結合教材內容來組織道德與法治的活動型課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去自主閱讀這章的政治內容,讓學生了解“友誼”的真正意義。然后教師就可以結合這章的政治內容,利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時間,在班級內部組織一場朋友、同學和師生之間的“茶話會”或座談會,主要讓學生談論他們眼中的“友誼”是什么樣的,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和怎樣與朋友共同成長等內容,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汲取營養。
初中的政治教師在組織道德與法治的活動型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對課堂進行精心的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是組織和開展活動型課堂的第一步,教師對課堂設計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乎活動型課堂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對課堂教學的設計,讓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活動型課堂的教學精彩絕倫、趣味橫生。首先,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注重將教學趣味性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因為一旦教師組織的活動型課堂充滿了趣味,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將轉換師生之間的角色關系的教學環節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因為如果轉變了師生之間的角色關系,讓學生成為活動型課堂的主人,學生自行進行完成教學部分,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中的《創新驅動發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道德與法治的活動型課堂進行精心的設計。教師可以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組織一場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教師應事先安排教學任務,讓學生自行學習這章的知識內容,然后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發表他們的見解,這種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翁的活動型課堂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結合這章的內容來設計一個創新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教學環節中培養創新思維。
初中的政治教師在組織道德與法治的活動型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讓教學活動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成績。初中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活動的學科,其中的思想道德知識和法律知識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被檢驗。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組織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與生活有關的政治知識,激發學習的樂趣,反向推動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那么如何讓活動型課堂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呢?首先,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因為在道德與法治的活動型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能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生活的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案例,讓學生在活動型課堂中研究這些教學案例,以此來獲得深刻認識,增強學習技能。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中的《延續文化血脈》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到的一些文化,比如傳統節日和民族風俗等,將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同時,教師還可以列舉與文化有關的生活中真實的案例,比如“現在社會中的新生代只識得西方的節日和文化,卻對自己國家的文化不了解”的案例,以此來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初中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而組織活動型課堂能發揮其最大的優勢,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的思考,大膽的創新,不斷的完善教學形式,走在且思且行的教學道路上,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