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菲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北京 100084)
關于開展體教融合的相關工作,是教育與體育界一直以來都十分關注的話題。2020年4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2020年9月21日發布)(以下簡稱《意見》)。為深入地領會落實《意見》精神,扎實做好體教融合工作,本文以體教融合為背景,以及國家“三大球”改革、和近期國家頒發的有關學校體育方面的政策文件要求,對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青訓隊實施方案的詳細研究。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的發展,體育與教育界的熱點話題飽受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余年和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從“體教結合”傳統思想慢慢升華轉變為“體教融合”教育理念,意為更深層次地將體育競技與文化教育充分融合到一起。就新時期“體教融合”理念而言,從中剖析并正確認識體育競技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對體育事業與社會發展、思想教育等方面關系的相互衡量是至關重要的。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建立到“金牌體育”、應試教育使體育遠離學生,從“體教結合”“教體結合”的探索到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一路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對于落實《意見》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諸多學者從各個角度開始關注體育教育融合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歸納為體制性障礙,如選拔制度、競賽制度、學訓矛盾等,而類似這種模式其產生原因是我國傳統的“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
長期以來,體教兩家始終存在封閉運行的慣性,存在自身的邊界性與獨立性,加上現實的學訓矛盾突出,人才培養“出口不暢、進口不旺”,教練員水平也一直得不到較高的重視??紤]體教融合的未來走向,應合理規劃體育與教育的融合制度,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給予更多時間及空間方面的彈性,營造健康的體育教學生態。
為加強和改進學校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招生選拔管理工作,提高選拔質量,依法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保障學校招生選拔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意見》和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有關精神和要求,北京體育大學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北京體育大學青少年訓練隊伍的選拔培養等工作。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秉承“追求卓越”的校訓,深刻貫徹青少年“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教育發展道路,從2018年8月起,切實創立并開展了北京體育大學男子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的培養方案。培養路徑分3個階段:(1)優質資源教育。在境外(含港澳臺)進行9~12個月的排球技能專業訓練及語言學習,同期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通過外派教師及網絡課程等形式實施文化教育。(2)中期考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根據第一階段的排球競技技能及成績決定在境外(含港澳臺)學生下一步的學訓安排或回國就讀北京體育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的分配。(3)個性化人才輸送??蓤罂季惩猓ê郯呐_)大學繼續深造或推薦報考北京體育大學(包括北京體育大學與海外大學聯合辦學)接受本科教育,或進入當地俱樂部參加職業比賽。
在體育教育的歷史長河中,“學訓矛盾”可謂是老生常談?,F如今,體教融合的目的是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實質就是讓體育回歸教育本位。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充分利用其綜合資源優勢,推送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學生赴境外(含港澳臺)接受專業排球培訓和文化教育,拓展其國際化視野,培養高水平職業排球運動員。學校建立的培養渠道包括:歐洲合作單位、北京體育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北京體育大學與海外大學聯合辦學(本科)等各個階段的專業學習及高水平的訓練比賽。其主要分為以下5個階段:(1)招生報名。發布招生簡章,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招生報名并進行報名審核。(2)初測。在北京體育大學,對報名學生從身體形態、身高預測、技戰術、文化知識、心理篩查及體檢方面進行測試核查,通過初步篩選,確定45人進入試訓階段,并通知入選學生(期間參加初測學生的各項費用均由本人承擔)。(3)試訓。在北京體育大學對通過初測的學員進行為期2周的試訓,進行技戰術考核、身體功能測試、體檢,最終確定入選學生。確定入選學生名單后通知入選學生并簽署培養合同。(4)中期考核。針對法國、波蘭2支外派歸國隊伍在文化知識、身體素質、技戰術水平、身體功能等方面進行中期考核。(5)外派。外派人員進行相關外派手續辦理,并開展行前教育。協助外方教練員團隊組織相關訓練工作、督導學院文化課程的學習并以受委托的法定監護人的身份在境外對所有學員的日常生活全面管理。
通過這種領導模式與管理機制的改革,層層遞進,正確規范青少年體育與教育方面的系統融合,實現資源共享,注重全面性、整體性、協同性、特色性和戰略性。
體教融合是建立在體教結合的基礎之上,針對教育與體育制度上的一些阻礙不能有效的結合而提出。從本質上講,體教融合制度的發展還是基于“學?!议L—學生”之上的。在遵循“健康第一”的發展要求下,北京體育大學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通過提供優質的教育、體育資源,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科學方案,協同學生家長培養學生主動、健康與豐富的意識和行為,形成良性循環,做到從根本上實現“三位一體”。在這基礎之上,將教育系統和體育系統合理、協調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管理、各司其職”的可持續發展式戰略機制。
學生在海外接受專業訓練、文化學習及參與競賽期間,北京體育大學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項目負責教師將按月對青少年訓練隊伍內學生的文化學習、訓練競賽、生活情況等進行工作信息反饋,并與學生家長每周至少進行1次交流與溝通。在這一層次上消除學生家長的顧慮,北京體育大學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在海外的一系列“追蹤性”保障。
根據北京體育大學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不同學生的職業發展潛力,學校將按照計劃分階段安排學生的訓練與學習。北京體育大學校領導及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青少年訓練隊伍工作領導小組為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提供中、外高水平專項教練員團隊以及中、外文化知識教學,以此做強大資源支撐。
在合同履行完成后,北京體育大學會根據學生自身能力及意愿給予專業指導并制定職業發展規劃。職業發展規劃的選擇包括參加國內外排球職業聯賽、入選國家隊、考取國內或海外大學進一步深造等。通過領導管理小組的協商制度,真正做到為每一名學生的未來發展負責,從學習與訓練環境、培養模式、競賽體系以及組織實施4個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創新。
體教融合落地執行過程中,受不同執行部門、目標群體、制度環境、資源投入力度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政府力量、學校力量與社會力量共同構建的復雜利益共同體。因此,北京體育大學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在實施體教融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協調好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制定好各級利益相關者投身到體教融合的激勵措施,切實高效地推動有效融合,形成健康、有序的積極循環模式,這樣才能突破壁壘障礙,真正做到體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加大力度完善體教融合下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中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根據“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的原則,體教融合后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的建立應由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共同擔任,統一參賽資格注冊、統籌運動等級認證、共享獎勵政策激勵。依照青少年生長發育規律與學校教育規律設置比賽規程、比賽場地、比賽時間,可采取節假日跨區域比賽,假期全國性比賽的形式延展學校排球青訓隊“以賽帶練”的體育教育理念,激勵青少年主動參與排球體育運動,體會體育運動帶來的無限魅力。
結合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青少年訓練隊的培養方案,我國排球青少年訓練隊伍改革實施要深刻落實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應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面向全體青少年,科學完善青少年體育訓練與賽事體系,發揮體育與教育資源的融合作用,大力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與體育鍛煉的協調發展,做到讓青少年學生知識文化、體育訓練兩不誤,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進步,讓青少年在接受體育教育學習的成長過程中,不斷認識自我、突破自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