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娟 石家莊科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為了使房子回歸原本屬性,抑制資產泡沫,防控金融風險,黨中央多次在政府工作會議中強調“房住不炒”,陸續出臺了“三道紅線”、“五檔分類”等一系列政策。新政策的提出,預示著國家將建立長效管控機制,管控房地產市場,房企利用高負債高杠桿獲取高收益的時代即將宣告結束。為了更好的適應新常態、新政策,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房地產開發企業可將全成本理論融入到項目成本管理與控制,從而對項目開發成本進行全過程管控,塑造成本優勢。
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誰擁有低成本優勢,誰就可以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從房地產項目開發成本管理的需求來看,項目成本管理強調的是“精、準、細、嚴”,訴求是“效益最大化”,減少浪費,提高效益[1]。其中“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成本;“準”是指,準確,成本管理中要準確識別成本影響因素;“細”是指,要成本細化,關注每一項成本的動因。“嚴”是指,嚴格執行成本管理制度和流程。但傳統成本管理模式,多停留在事后管理層面,難以對項目成本進行有效的全過程控制。而全成本管理關注成本發生與發展的全過程,可實現成本管理的“精、準、細、嚴”,能有效提升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成本控制水平,促進投資目標的實現,值得在項目成本管理中應用。
傳統成本管理大多圍繞成本核算,成本管控具有一定滯后性。而全成本管理關注的是項目開發的工作鏈、價值鏈,強調成本管理的全面性,不僅控制成本,還規劃未來成本,全視角監控成本動因,全面審視成本管理中的問題。因此,通過全成本管理,便可有效遏制不合理的成本支出,提升項目成本管理的效能。
全成本管理更具深度、廣度,擴大了成本控制范圍,實現了成本細化管理。基于全成本的成本管理模式,從項目調研階段就開始進行成本結構規劃,對成本要素進行事前安排[2]。事前成本規劃方案可為成本控制提供導向,項目開發階段房地產開發企業就可以基于成本規劃方案,進行針對性的成本控制,避免超預算、超概算情況的發生,確保項目投資收益可以達到預期經濟目標。
房地產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需要隨著項目建設進度的推進,持續投入資金。要想發揮出資金價值,就要控制成本,合理配置資金,確保物盡其用[3]。而全成本管理關注成本產生的每個環節,通過全成本管理可以準確識別成本影響因素,確保各項費用支出的合理性、經濟性,最大限度的回收投入在成本上的資金,減少資金的浪費和外流。
目前很多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全成本管理的理論理解不透徹、不深刻,全成本意識較為淡薄,實施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未基于全成本管理要求,制定配套成本計劃,成本管理模式仍較為粗放,難以實現精細化、精確化的成本管控[4]。而且實際工作中,項目成本管理多局限于實物管理,沒有延伸到非物質層面,成本管控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時候難以實現預期成本控制目標。
成本預算是成本執行、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據,直接影響全成本管理的實施效果。但大多數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中,未采取針對性的成本預算管理措施,成本預算編制、執行、評價等環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成本預算編制階段,預算編制范圍模糊。成本預算執行階段,缺少跟蹤控制,未下達目標責任書。而預算評價方面,大多時候是在走過場,預算評價結果未得到充分利用。
房地產開發項目成本管理中,材料采購成本管理是核心內容。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材料采購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最高,材料采購成本越低,企業獲取的利潤就越高。要想提高成本控制力度,就必須嚴格控制材料采購成本。然而,大多房地產開發企業未將全成本理念融入材料采購工作中,未根據全成本要求,開展供應商背調。由于材料采購成本管控力度不足,企業大量資金被占用,增加了資金使用成本。
房地產工程項目投資規模大,成本影響因素多,做好成本核算至關重要。只有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深入了解成本動因,正確計算項目成本,才能進行有效的全成本管理。但諸多房地產開發項目成本核算不規范,成本核算對象選擇不恰當,成本核算歸集不準確,導致賬面成本與實際成本存在差距,歸集的成本與工程實際進度不匹配,不利于全成本管理。
房地產項目開發成本結構復雜,前期土地使用權獲取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在拿地后還會產生拆遷安置補償費;項目規劃階段會產生調研費用、設計費用、構筑物拆除費用;項目施工階段會產生工程費用、設備費用、材料費用。項目成本結構復雜,成本管理難度大,實施全成本管理對相關人員專業能力有較高要求。然而,房地產企業大多注重的是技術型人才儲備,缺少管理型人才。現有人員對項目開發流程不熟悉,不能準確判斷成本動因,不具備成本分析能力,難以滿足全成本管理需求,導致全成本管理落地存在障礙。
為了打造全成本管理基礎,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樹立全成本意識,制定成本計劃,優化成本管理模式,構建配套的管理機制,提高成本管理的全面性、針對性。首先,要制定全成本計劃。成本計劃制定過程中,要對“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進行深入分析,合理確定項目成本目標,從而為全成本管理提供導向。其次,要基于成本鏈分析結果,明確全成本管理辦法,對目標成本進行分解,并將分解后的量化目標,落實到每個管理人員和崗位。最后,要積極進行成本效益評價,評價成本支出的經濟性、必要性,加強對“成本動因分析法”的應用,分析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距,并基于成本差異,優化成本管理機制,強化成本控制力。
做好成本預算管理,才能使全成本管理有理有據,使相關責任人明確工作方向。成本預算編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基于全成本管理的需求,合理確定預算編制項目,盡可能做到無死角、無遺漏。預算編制階段,要做好基礎資料收集與分析工作,開展市場調研,找出成本動因,落實“零基預算法”,從而合理確定成本費用控制的關鍵點。預算執行階段,要下達相應的目標責任書,從而強化成本預算的控制力。若發生預算調整情況,必須要加強論證,確認成本預算調整的合理性,避免盲目追加成本預算。成本預算執行后,要進行成本預算執行考核,確認成本預算目標完成度,根據目標責任書,對相關的責任人進行獎懲,從而提高相關人員對成本預算管控的重視程度,使其能夠主動履行目標責任。
在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前期,要提前編寫材料供應計劃表,事先明確材料數量、價格,盡量確保材料需要與材料供應相一致。在材料供應計劃表編寫時,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僅要結合工程項目設計方案,還要結合工程任務書與進度計劃,對工程項目建設每個階段的材料需求都做出詳細規劃,從而避免盲目采購材料,占用大量資金。材料計劃需求量的計算公式為:計劃工作量×計劃消耗量。確定材料采購量之后,要貨比三家,做好議價工作,對貨源做出相應要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選擇最便宜的供應商。
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提升成本核算質量,合理確定成本核算范圍,為全成本管理實施創造條件。在成本核算對象確定時,要深入分析項目的特征、管理要求、建設標準以及預決算的主體分項,確保成本核算對象的劃分符合全成本管理需求,與項目開發的周期匹配。在成本費用歸集方面,要將間接成本與直接成本分開核算,間接成本要在日常歸集時,按成本項目的細目分別歸集核算。
全成本管理實施的過程較為復雜,對相關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管理人員不僅要懂傳統成本管理理論,還要了解房地產項目開發流程,懂房地產項目開發投資規律。因此,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優化人才結構,加強對成本管理人員的培訓,從而為全成本管理順利落地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在人才結構優化方面,可引進優質外部人才,要求應聘者懂工程、懂財務、懂金融,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能正確應對成本管理問題,能準確判斷成本動因。而在現有人員培訓方面,要定期組織《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培訓班,完善現有人員的知識體系,使其掌握全成本管理技能。在培訓過程中,為了強化崗位培訓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在培訓過后要積極組織考核評價,并將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員工績效考核的依據,從而使相關人員重視崗位培訓,主動配合培訓,提高自身職業技能水平。
面對新業態、新格局,房地產企業要積極增強自身成本控制能力,降低項目開發成本,以低成本打造高質量商品,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樹立全成本管理意識,積極引進專業成本管理人才,構建全成本管理模式,加強成本預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