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昕 北京酷訊科技有限公司
“加快形成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這就是黨中央針對中國發展階段變化提出的新的戰略思想,環境和條件。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大變局主要受到全球貿易沖突、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動蕩、新冠疫情和全球新供給沖擊的連番影響,全球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運行的基準參數發生了變化,進而導致關于未來的求解也會發生變化。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模式、優化經濟結構、改革增長方式的關鍵時期。為了化解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癥結——結構性矛盾,要深化改革,創造新的發展動能。“改革的改革”包含三個轉變:從釋放紅利到創造紅利,明確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完善國家激勵機制;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通過提振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內生增長;從增量調整到結構調整,頂層設計和底線思維并重,平衡好增速與增質。“開放的開放”亦包含三個轉變:從較低層次到更高層次,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從商品輸出到信用輸出,完成金融開放,并獲取全面市場經濟地位;從被動跟隨到主動引領,為全球發展和世界秩序塑造做出積極貢獻。
全球經濟的常態就是“常變常新”“動態均衡”。習總書記指出,“要構建以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為基礎的發展新格局”。黨中央始終強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技術創新,促進質量、效益、動力轉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實體經濟建設。資源協調發展、產業健全的產業體系是提高生產側供給水平和質量,增強我國產業鏈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主要途徑。
孟德峰等人指出,經濟周期的分類是基于持續時間和驅動因素的差異,將周期劃分為基欽周期、朱格拉周期、庫茲涅茨周期和康德拉提耶夫周期。這些定義基于經濟波動的不同內在原因,定義了商業周期的不同波長。例如,基欽周期的持續時間為3-4年,其波動的原因是庫存調整。朱格拉周期將商業周期的維持時間定義為9-10年,其波動的原因是人們的行為、儲蓄習慣以及資本和信貸的運作方式。庫茲涅茨循環認為,經濟波動的內在驅動力受建設周期的影響,建設周期大約為20年。康德拉季耶夫 周期是一個維持50—60年的大周期。這種波動往往是由工業革命和信息技術革命等重大技術變革帶來的。
從供給的觀點來看,工業生產在2020年第一季度大幅減少。“黑天鵝事件”初期到中期,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延長春節期間。國家停止了工作和生產,恢復工作和生產的企業比例較低。為了有效應對公共衛生事故,地方政府對主要運輸渠道實施了封閉和禁止政策,部分運輸和物流系統處于停滯狀態,對工業生產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由于大多數企業都需要在延期生產和雇傭員工之前進行隔離觀察,所以企業面臨高租金、貸款利率、工資成本、現金流的緊逼,甚至資本鏈崩潰的風險,工業生產下降。在短時間內急劇地。需求方面,消費、投資、出口短期下降20%以上。在消費方面,來自電影、電視娛樂、旅游、酒店、餐飲、離線教育等行業的收入大幅減少。在線醫療、在線購物、在線教育等新形式的數字經濟,抓住了開發的機會,很快就席卷了市場。在投資方面,基礎設施投資的一部分受到震災的影響,投資的進展沒有像預想的那樣進展。居民短期購物熱情下降,非必需品消費減少,制造公司投資支出減少。關于進出口,世界經濟處于收縮和下降的局面。此外,由于各國禁止旅游,國際經濟和貿易交流縮小,進出口貿易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2020年初,第一產業的發展是分化的。種植業總體上上沒有肺炎的影響,但是養殖業明顯受到了負面影響。根據地區不同,發生了道路堵塞。大規模的交易市場被關閉,流通秩序混亂。由于各地人員流動受到限制,第一產業,特別是養殖業的正常生產受到一定影響,收入銳減。
2020年初,第二產業經濟有下滑的傾向。由于肺炎事件的管理和控制的影響,勞動力的移動受到了阻礙,物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所有地區都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這種現象在廣東、上海、浙江等地尤為顯著。恢復工作的不一致的生產時間、不完整的生產設備和運輸不便,會影響部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運營。由于制造業本身面臨著巨大的下行壓力,所以生產能力的增長率大幅放緩,市場需求也在減少。大部分企業的成本負擔增大,對增長的壓力更顯著,房地產的銷售基本停止,房地產投資和開發的減速,在短期內大大增加了對建筑行業的影響。雖然大、中規模企業比較不容易受到影響,但是小規模、零星企業的影響比較大。這是因為小規模、零星企業融資問題更顯著,資本鏈崩潰的風險更大。
2020年初第三產業遇到斷崖式下降,但隨后迎來轉型升級的機遇。衛生事件管控短期內將對大部分第三產業造成了不利影響。其中,交通運輸業運輸量尤其下降明顯。從公路、鐵路、水運、民航四個維度看,2020年的交通運輸量均相比上年大幅下降。隨后全國恢復流動,客流逐步增加,同比增速繼續回升;住宿業、餐飲業、旅游業短期內遭受嚴重挫折,但慢慢迎來補償性增長;線下零售業客流減少影響較大,但借助信息技術,新興零售業將迎來強勁的發展機遇;醫療衛生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所以從不同行業的指數可以一窺新發展階段下的行業經濟景氣程度。本文的一個主要應用是基于經濟周期尋找行業驅動的股票投資機會。由于股市瞬息萬變,我們更關注短期經濟波動。與關注經濟周期內在機制的現代經濟周期理論不同,對經濟周期識別的研究更多的是從經濟波動的數據特征中尋找經濟變化的關鍵節點。因此,現有的經濟周期識別大多采用經濟總量指標對經濟狀況進行判斷。
從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出發,可以看出2020年春節后后行業的預期或者實際發展狀況。2020年2月,國內出現了嚴重的群體感染狀況,各大行業經歷了陣痛期,特別是電子、重工業、制造業等必須依賴線下工作的行業;相對來說,銀行業、消費行業受影響較小。2020年4月5月,線上經濟例如線上辦公開始爆發,家用電器、通信、計算機行業贏得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同時,從表中可以發現,醫藥生物行業在新發展格局下特別穩定,甚至在肺炎嚴重、疫苗上市期間有超越市場平均的表現。所以,在新發展格局下,我國應當把發展目光聚焦在新生物醫藥、新能源、科技板塊。
加快構建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徐奇淵,2020)是應對危機和挑戰,應對前所未有大變局的有力舉措。在新經濟周期下,克服短期波動,迎接新發展機遇。在國內,刺激內需、拉動消費型經濟,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同時,搞好新能源、新醫藥等創新型經濟,加快工業4.0步伐,讓中國成為智造強國。以內循環為主體的同時,提高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水平,打通絲綢之路、東盟等外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