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梅 貴州財經大學體育工作部
高校體育教學的困境和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層面,一是學生缺乏對體育健身、體育鍛煉的興趣,難以充分地、自覺地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無法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進而制約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二是難以提升學生的體能訓練成績,嚴重影響學生參與各類體育運動的質量,無法幫助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獲得發展和成長。究其原因,單純性的、機械化的體能訓練,終究無法與形式多樣的體育項目相比,所以在參與其他體育項目時,學生會呈現出更明顯的積極性和興趣。所以將體能訓練作為體育課程構建的抓手和工具,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將學生能力培養、技能訓練、體能訓練、素質提升作為高校體育課程構建的抓手,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體系,創新教學情景。首先,體育教師應明確終身體育的理論內涵,確定體育教學的基本目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將體育能力、體育素質培養納入到教學體系中,使體育教學結合時代發展的訴求,真正地得到深化和發展。其次,要樹立“整體”觀念,體育教師應明確體能訓練與體育項目和體育活動開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挖掘體能訓練在體育教學中的基礎功能,使體育教學與課程構建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而發揮體能訓練的功能和作用,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體育教師要從體育教學的難點和困境出發,統籌體育教學過程,即把握學生興趣和體能訓練之間的關系,以學生興趣為導向,以體能訓練為抓手,科學規劃各項體育教學內容,切實解決體育教學所面臨的教學問題。從而在提高對體能訓練重視程度的背景下,優化原有的體育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
在理論研究層面,體能訓練能夠切實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培養學生參與各類體育健身活動的興趣,然而在現有的體能訓練課程中,如何激發并培養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興趣,則成為體育教學課程構建的主要問題。首先,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體機能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制定有針對性、實效性的目標體系。結合不同小組的身體機能、學習能力,設計分震化教學內容。其次,以興趣為導向,形成靈活自由的課程體系。即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特定的體育教學內容作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抓手,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參與體育教學活動。而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循序漸進地滲透相應的體能訓練內容,幫助學生認清體能訓練與體育學習之間的關系。再次,利用激勵機制引導學生堅持體能訓練活動。體育教師可通過網絡社交平臺或通訊工具,實時監督學生的體能訓練情況,并以物質或精神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形成堅持體能訓練的習慣和意識。最后,根據分層教學目標,將不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體能訓練的支持下,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此外,在興趣培養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將體育社團與體育教學相聯系,引導學生參與各類體育社團,并在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
高校要從學生特點、師資力量、營建設施等角度出發,構建切合學生發展特點的課程體系。學生能夠根據時間、需求、特長及興趣,自主參與體育活動,提升體育競技能力,增強身體機能。然而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增強體育課程的科學性、趣味性、多樣性,落實校內外一體化的教育模式。即在課內,學生自主挑選上課時間、運動項目及任課教師,通過小班授課的方式,完善選課機制。而在課外,教師可通過俱樂部的組織形式,將體能訓練內容和體質健康教育融入課程構建中,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體育興趣和體育素養,養成體能訓練習慣。在課程構建中,教師也可將體能訓練內容置于俱樂部活動中,通過競鑫、激勵等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意識,繼而更好地服務高校體育教學工作,使學生在體能訓練習慣的形成中養成持續參與其他體育項目的意識。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過于刻板僵化,難以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對此,體育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增加學生間、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進而在加強練法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自練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基礎上,將體能訓練和學習興趣有機地結合起來,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首先,將翻轉課堂融入體育教學中,使知識傳授過程"翻轉"到課前,將體能訓練、技能培養、素質培養翻轉到課堂,使體育教師集中精力造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體育技能。其次,以微課為抓手,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教師可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風情幽默的體育教學內容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體能訓練活動。此外,高校還應轉變傳統的體育評價體系,實現分層、分級、差別化的評價機制,充分考察學生的身體機能、體育素養及終身體育理念。
綜上所述,冬季訓練是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教師應轉化教學思路,推陳出新,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其中。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結合設計科學的訓練計劃,幫助學生提升體能;結合當地情況,調整學生訓練內容;在訓練中加入足夠的趣味內容,讓學生主動訓練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