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紅
(遼寧省莊河市第三高級中學 遼寧 大連 116400)
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而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能夠使學生主動對物理知識展開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課堂探究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物理知識,這也充分說明了問題導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巨大應用價值。
問題導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重大。首先,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良好的思維習慣,問題導學法具有非常顯著的教學特征,通過對教學問題的有效引導,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問題分析能力的提升。問題導學法具有較強的導學性,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設置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應將學生作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其次,問題導學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問題導學法能夠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課堂情境,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展開物理知識探究,在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產生深刻的理解,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最后,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能夠促進物理教學目標的實現,問題導學法具有較強的規劃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規劃教學流程與教學目標,在深入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保障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2.1 理清設計思路,實現問題導入。為了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更好地發揮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價值,物理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啟發性的教學問題,有效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開展課堂導入,從課堂初始階段就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問題進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理清教學思路來發揮教學問題的引導價值,實習生主動對物理問題展開學習和探究。一方面,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有充足的把握,能夠將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源相互整合,在恰當的時機提出具有導入價值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問題,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成為物理課堂的主人,這樣才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靜電現象”的問題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冬季脫毛衣經常出現靜電現象的原因,鼓勵學生圍繞生活當中的靜電現象展開探究,利用物理知識來解釋這些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
2.2 把握提問時機,創設問題情境。課堂提問必須要掌握恰當的提問時機,只有如此才能選擇恰當的課堂教學內容,進一步迎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結合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與學習狀態進行觀察和分析,在恰當的節點指導學生思考相應的物理問題,根據中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設計課堂問題,通過問題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課堂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對物理知識展開學習與探究,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電磁感應》這一課的學習中,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電磁感應現象,掌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教師能夠為學生設置問題“既然電流能夠產生磁場,那么反過來,磁場是否可以產生電流呢?”教師安排學生采用實驗的方式來研究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學生們經過實驗總結出“不管運用什么方式,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出現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會有電流出現。這種采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即感應電流”。了解到感應電流出現的條件是電路必須閉合,磁通量要發生變化。運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神奇和魅力,讓學生主動探究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激起他們對未知領域的渴求與探索欲望,教師通過課堂問題進行有效的引導,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與探索興趣。
2.3 加強合作探究,完成問題解決。在問題導學法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有效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這將成為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物理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先進的教學思想來引領學生主動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探究,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來解決問題,在交流、討論、思考的過程中完成物理知識的獲取,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尤其是小組合作模式就非常符合這一教學方向。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要保障組內成員的能力差異,確保組間成員的實力相當。在分組完成后,要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整個學習流程將會顯得非常系統。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多多開展交流合作,通過共同探究來解決物流問題,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掌握。
總而言之,問題導學法能夠助力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我們要通過優化物理課堂提問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主認知機會,在問題引導下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通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