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科技實驗幼兒園 江蘇 常州 213000)
幼兒本身認知經驗少,知識儲備不足,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游戲是他們樂于參與的活動??茖W小游戲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趣味性、變化性、探究性等特點,在游戲中能夠鍛煉幼兒動手能力,增加幼兒探究興趣,鍛煉幼兒思維,培養幼兒主動探究能力等。幼兒教師結合科學教育的內容設計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科學小游戲,讓幼兒參與好學易做的科學小實驗,提升幼兒參與科學教育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科學小游戲相對于科學實驗來說更具有趣味性,所用的實驗器材更加靈活易操作,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動力。幼兒教師充分挖掘幼兒園內及周邊的教學資源開展各種科學小游戲能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但是在目前幼兒科學游戲創設中存在各種問題值得幼兒教師關注。首先,部分幼兒教師對科學游戲的價值認識不到位,不夠重視科學小游戲的設計與實施,課堂教學中科學小游戲的類型少,形式少,內容少,這就降低了科學小游戲的開展的有效性。其次,幼兒存在一定的學情差異,在開展科學小游戲中出現各種狀況,教師忽略對幼兒科學行為的觀察和引導,強調讓幼兒機械性的模仿記憶,科學小游戲的選擇和適用不科學,將阻礙幼兒個性的發展。再次,幼兒教師科學素養有待提升,缺乏創新能力,沒有創新科學小游戲的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合理開發科學教育資源創設具有特色的科學教育課程,降低了科學小游戲的吸引力。幼兒教師在科學小游戲教學中只是讓幼兒進行淺層的玩樂學習,未能制定促進幼兒各方面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遷移應用的能力等發展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缺乏層次性和階段性,科學小游戲的開展存在隨意化和盲目性的問題。
2.1 教學目標的制定具有層次性。學前教育階段主要分為小班、中班、大班這三個學段,幼兒教師在開展科學小游戲的教學中要針對每個年齡層設計適應幼兒認知規律的科學小游戲,小班的科學小游戲要簡單輕便,易理解,易操作,例如:學習制作竹蜻蜓玩具,比較多少的小游戲,認識身體部位的小游戲等。在中班小游戲選擇和應用中則要設置一些富有變化性的提高型科學小游戲,例如,讓幼兒自制小沙錘;神奇的水中花;顏色變變變等。在大班科學小游戲設計時則要增加游戲的挑戰性,提高科學材料的難度,讓幼兒產生認知沖突,如:摩擦起電小游戲,傳聲筒游戲,紙的力量大等此類的游戲,讓幼兒逐步提升認知水平,時刻保持的探究興趣。
2.2 構建適宜的科學小游戲環境。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幼兒教師做好觀察、引導、評價環節,可以為幼兒創設適宜的科學小游戲環境讓幼兒細致觀察,大膽猜想,自由表達,主動探究。幼兒教師在開展科學小游戲的過程中需要為幼兒創設充足的物質環境,在種植區、養殖區、科學發現室等布置各種主題的科學小游戲畫冊和宣傳畫,讓幼兒主動進行科學小游戲。幼兒教師在科學小游戲中注意師幼關系的構建,當幼兒進行科學小游戲時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思考、游戲時間,當幼兒進行自主表達時幼兒教師用鼓勵的眼神,肯定的手勢,以及溫暖的話語對幼兒進行贊揚,提升幼兒主動探究的動力和自信。幼兒教師還可以挖掘自然資源拓展幼兒進行科學小游戲的空間和內容,帶幼兒走大自然感知各種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保護環境的意義,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況,培養幼兒樹立熱愛自然,環保節約的意識。
2.3 生活理念出發提升服務意識。幼兒科學小游戲的開展要符合幼兒的認知和言行,尊重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教師提升創新意識,優化科學小游戲的內容,讓科學教育回歸生活,從生活中汲取教育靈感,最終服務生活。幼兒教師挖掘當地生活教育資源,設計各種民間紙藝活動讓幼兒認識了解紙的用途和性質,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教師開展家鄉瓷器主題教育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泥塑制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石膏模的秘密》,帶幼兒制作石膏膜,從家鄉的本土資源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幼兒教師在科學小游戲開展重要適當提出探究問題,讓幼兒大膽猜想,還要關注幼兒活動表現,鼓勵幼兒敢于試錯,反復驗證,讓幼兒及時捕捉記憶信息,不斷提升探索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