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俊斌
(福建省莆田市青少年宮 福建 莆田 351100)
在少年宮學習素描的學生是在家長的鼓勵下進行學習的,體現(xiàn)出家長對孩子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素描包含的內(nèi)容是廣闊無垠的,其中有著很多不同類型的風格供學者進行學習。但是,殊途同歸,再多的風格和類型都有一個最基本的方法進行學習,但是在很多細小的點上有著不同的繪畫技巧,對圖畫進行素描練習,要將圖畫中存在的元素都詳細的展現(xiàn)出來,不僅對繪畫者的技藝要求較高,而且需要在指導老師的指引下,對圖畫進行深刻的感知,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以及將學生的自我認知詳細的進行素描。要想刻畫出一個最真實的素描圖,掌握更多的素描知識也是必要的。
1.1 素描的觀察方法。學生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素描過程中需要學生有全面觀察整體事務的能力,而且要由大到小、以小見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在素描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拿到圖紙時最主要的就是先整體觀察,然后再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精細化分析,之后就需要重視由部分看整體。首先是整體觀察,整體觀察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對其由一個良好的把握,在最大限度中進行素描,也要從中體驗整體方向,不能拿到圖紙后就直接開始素描,忽略對圖紙的整體把握,觀察完整體后就開始對局部進行分析,刻畫圖紙的每一點小細節(jié)[1]。要想畫好素描,擁有精準的觀察力是必要的,對圖紙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將各個步驟都建立起知識框架,最后在回歸整體感受,順序如果顛倒的話,就無法真正體驗到圖紙中創(chuàng)作者的準時意圖,了解其內(nèi)在涵養(yǎng),把握整體效果,加強對圖紙的觀察能力。
1.2 大小明暗的透視法。所謂透視,指的是物體在不同的距離會有大小的改變,顏色不一樣,以及在不同的距離會有不同的清晰度等。少年宮素描中教師會積極引導學生的感受能力,用于實踐的理論才是真實可靠的。學校一般會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站在同一位置,不斷改變物體的位置,會造成學生視覺上的差異。只有讓學生深切地感受過,才會加深對透視地理解,透視最重要的是建立空間立體結構,進行素描過程中,最主要的便是建立空間方向感,明暗是學生很難理解的,例如,在素描中畫出一個球形,很多學生在初次嘗試時都畫出來一個圓,既沒有明暗效果的差異,也沒有空間立體感的不同,缺乏這兩種元素就無法畫出一份合格的作品,因此,先對學生進行立體感的培養(yǎng)工作,讓學生有了對空間結構的認知后,學生對素描的繪畫就簡單很多,達到掌握素描的目的,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結構想象能力。對空間的精確把握能夠皆有畫面展示出來,促使學生在繪畫之中將現(xiàn)實世界與平面世界相關聯(lián)。
1.3 認知比例。學生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把任何物體夸大想象,不能達到物體原本所保留的美感,在觀察過程中,謹慎計算各個位置的相對比例,有了相對精準比列,才能繪出帶有藝術色彩的作品,對每個位置的勘測可以使用現(xiàn)有工具進行測量。要想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比例感,多看使重要的方法,在看的過程中也要加以引導,方便學生能夠明白比例對衣服圖畫的重要性。那么,當學生進行自己繪畫時,便會體驗到老師講述的知識是有真實用途的。
2.1 培養(yǎng)興趣。少年宮的學生有很多類型,年齡存在差異,學習能力也存在差異,少年都喜歡玩耍,對學習不是很感興趣,教導學生在玩的同時了解素描的特點,吸引學生的關注,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體系,素描本身不被學生所喜歡,但是其中包含的內(nèi)容卻是千變?nèi)f化的,教師在教導過程中,重在引導,學生靠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發(fā)揮,建立自己喜歡的類型,讓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鼓勵者。
2.2 鍛煉毅力。學習素描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學生練習用眼光觀察物體的能力,無論那一份素描圖,都包含創(chuàng)作者的心靈寄托,只有經(jīng)過大量的訓練,讓學生培養(yǎng)對素描的熱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素描創(chuàng)作中,因此,對學生的毅力考研就出現(xiàn)了,掌握素描這一繪畫方法有利于學生打破常規(guī),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2]。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時,素描時一種較快捷的方法,利用素描展現(xiàn)出學生對物體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帶有思考的繪圖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素描不是照搬照抄,不能僅限于圖紙的樣式,讓學生欣賞大師的創(chuàng)作有利于學生對素描進行深層次的了解。
在進行素描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能固守成規(guī),在原有的教學方案上找出漏洞,并對其進行詳細的修改,保證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顯著的提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積極鼓勵學生的學習,增添學生的學習動力,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是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掌握更多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