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兵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梅溪中心小學 江西 余干 335118)
當今世界已經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主導了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在不同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不僅為教師提供更多有力的工具,還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發揮新技術的優勢,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非常關鍵。本文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闡述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具體教學策略。
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進行授課,仍然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對應用這種方法仍然沒有完全熟練,這就導致在實際課堂中出現了一些誤區與問題,例如老師對電子設備不了解,拷貝的下載文件發生損壞或是感染電腦病毒等,導致無法正常使用教學課件甚至損壞計算機。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不熟悉,導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忽視了班級中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僅僅對優秀學生進行關注,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習上進積極性,導致學生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放棄語文學習。同時,部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沒有與語文教學課堂完全結合,而是僅僅放映一小會兒課件作為象征性的應用,沒有產生對學生具有積極性的效果,反而浪費課堂時間。甚至還存在教師完全沒有進行備課,在課堂中只放映視頻來替代教學內容的情況,忽視學生對教材的基礎學習要求,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了解程度下降,進而引起成績退步,降低授課效果。
3.1 利用信息技術結合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傳統的語文課堂授課過程由于陳舊的學習觀念和單調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熱情不高,成績進步幅度不理想,甚至可能產生退步的現象。因此,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中的語文教學要求刻不容緩。通過在語文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能夠鼓勵學生加強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同時創設出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習者主動參與課堂,獲取新的知識,并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有效增強學生的邏輯思考以及分析知識點的能力。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學生能夠完整而深入地理解課文的主要知識點,并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增長,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
3.2 平衡教師學生主客體,提高參與度。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只是教學工作的一小部分,能夠對授課效果產生顯著影響的條件則是課堂中學生所處的地位與學習參與度。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課堂能夠落實教師傳遞知識的途徑,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相關理解,從而促進語文成績上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將學生的課堂地位與教師地位相互平衡,從而達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避免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僅僅具有聆聽的權利模式。盡快轉變為與學生一起參與課堂的信息化結合教學,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促進學生語文潛能提升,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實現研究式學習的效果。
3.3 共享學習資源,加強家校共育。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多媒體技術為主,不過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教師要靈活應用多種信息技術,變革傳統教學模式,提升整體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現在便捷的網絡技術,給學生分享更多的學習資源,不再局限于課堂上的推介。在現在的互聯網上,存在大量的學習資源,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技術,收集并整理優質的學習資源,通過網絡云盤、微信群、QQ群等渠道分享給學生,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學生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和學習。通過網絡分享學習資還可以豐富資源的形式,文字、圖片、音頻、視頻、電子書等等都可以進行共享,教師要注意將這些資源進行分門別類,建立索引,方便學生進行選擇和自學。另外,便利的網絡技術可以加強教師和家長的溝通,促進家校共育的良好實施。教師要不斷強化語文的重要性,提高家長的重視度,通過社交軟件等溝通渠道,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更加便捷,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及時反映學生的具體情況,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相互融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點學習效率,并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創設出充滿趣味的課堂氛圍。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相關授課方法時,需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實際基礎情況,并根據即將學習的課文內容來安排多媒體課件的展現方式,從而達到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的目標,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