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美端
(福建省安溪縣第五中學 福建 泉州 362400)
物理知識體系來源于生活,同時也高于生活。在初中物理階段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合理的利用這一特征進行教學,實現物理課堂的有效性。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將物理生活化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了解物理文化,找到物理學科的教學本質,通過實踐來檢驗真理,并通過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讓抽象化的物理知識更加具象化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以下將針對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學研究。
1.1 提高學習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上將物理知識進行生活化教學,有效的幫助學生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學習抽象化的物理知識。物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研究性,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的課堂教學多數都是通過教師的口述進行教學,不僅缺乏一定的互動性和實踐性。初中生很難通過教師的講述來將物理知識具象化,將物理知識看的過于復雜,產生錯誤的認知,逐漸產生厭學的心態,覺得學不好物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引導學生將物理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暫時性提高初中生的考試分數,但卻不利于學生長久性的發展,不能將所學習到的知識做到靈活應用,無法對物理知識產生正確的認知。教師通過對教學生活化,通過身邊真實發生的事物進行教學案例,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物理教學的理念思想,結合物理知識的實際用途來加深初中生的學習記憶,讓初中生更加具象化的進行學習。
1.2 激發學習興趣。初中物理生活化可以有效的激發起學生自主探究的動力。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動力都與學生本身的興趣有關。物理教學生活化的理念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物理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實在生活的各個角度都存在我們錯學習到的知識,通過教會長久的實踐教學讓初中生熟練地掌握如何將實際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并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腦海中自然而然的出現相應的理論實踐知識,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化,建立起良性的循環和反應能力。同時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讓初中生找到物理知識的魅力。
1.3 推動教育改革的發展。對于先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也進行積極地配合,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模式。教育改革的也是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特別是對于物理這一學科來說,通過將物理教學生活化,可以有效的改變傳統教學所帶來的影響,豐富教學素材,讓初中生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邏輯思維、學習方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滿足了新課程教學的標準。
2.1 創建生活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初中物理是一門科學自然類的學科,在教學的課堂上建立實際的生活化場景是提高學生學習的重要途經,不僅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課堂,還可以促進學生通過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來掌握物理知識。教師在進行情景教學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對理論知識的教學指導,既要注重實踐部分也要兼顧知識傳授。
例如:在“噪音的危害和控制”的教學中時,教師便可以尋找一些生活中常見可以產生噪音的物品,如釘子劃過玻璃的聲音,或者錘子砸墻的聲音,之后再讓學生描述自已聽到聲音之后的感覺,最后在通過學生的初步理解來引出后面的實踐教學,讓學生了解噪聲的波形圖呈現出了不規則性的特點,加深初中生的記憶點。
2.2 布置實踐作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物理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實踐作業時應注意作業內容的實踐性,不要一味使用做題的方式。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今天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為初中生布置家庭實踐作業,讓初中生去尋找生活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物理知識,并進行思考與研究,站在物理的角度去尋找問題,不僅可以將物理生活實踐能力提升,也提升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
根據以上分析,將我們的實際生活與物理知識進行教學融合,不僅可以幫助初中生做到學以致用,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靈活的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所以初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跟隨時代發展的方向,培養出社會真正所需要的人才,促進初中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