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彥興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 陜西 佛坪 723400)
高中物理學科所學的物理知識范圍擴大,更加注重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所學的內容較為抽象,還增加了一定量的物理實驗,需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與此對應的物理核心素養就需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以及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所以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就要從多個方面采取策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并且在教學中不論是潛移默化還是有針對性的鍛煉,都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1]。所以這就需要老師轉變教學觀念,進行高效備課,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同時,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實現知識的學以致用。
例如,在學習《加速度》時,需要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與意義并能運用相關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并且通過平均速度、瞬時速度與平均加速度、瞬時加速度的比較,提升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以同學們生活中經常坐的小汽車和摩托車為例,問同學們哪個更快,同學們此時大多數都會說汽車快,這時我會繼續提問:假設一輛靜止的小汽車和一輛靜止的摩托車,兩者同時發動,問誰更容易先將速度達到20m/s?同學們有的會說汽車,有的會說摩托車;然后我會為學生提供兩組數據,讓同學們計算并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汽車、摩托車的速度以及1s內的速度變化量。之后我會做強化并引出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加速度。這樣通過生活舉例,引導學生感受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對物理的學習熱情。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所以這就需要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對于理論性強,較為抽象的物理知識,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更直觀形象的呈現出來[2];而對于實踐性強,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學內容,老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需要學生掌握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通過實驗探究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且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而我會在教學過程中先運用多媒體教學法為學生呈現不同的自由落體運動,給學生以直觀生動的印象;然后通過物理實驗來探究重力加速度,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實驗在物理研究過程中的重要性,樹立用實驗探究物理規律的意識,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所以要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如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試驗探究,老師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試驗小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分別進行試驗器材的準備,實驗操作,記錄,結論等內容,這樣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開展實驗探究,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發展物理核心素養[3]。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我會先為學生展示一個小車在受到摩擦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小車從斜坡上滑下,將重力勢能轉換為動能進行運動。輸入不同的摩擦力數值,小車滑動距離發生不同的變化,直觀地展現小車的受力情況,幫助學生理解摩擦力的作用現象。然后我會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實驗,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讓他們最終得出結論,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學評價在培養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重點是評價內容的全面化,要從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進行評價[4];同時,評價的主體既要有教師,又要包括學生自己,因為他們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再結合課堂上的表現,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能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通過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評價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鍛煉思維,提高能力,進而更好的發展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