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大溪鎮中心小學 浙江 溫嶺 317500)
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身體素養,同樣也要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素養的提升。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傳授給學生體育知識,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育德育水平。因此,教師教學理念和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體驗和效果。[1]所以,作為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首先需要及時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完善教學模式和方法。另外,作為學校應當重視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訓,實現教師自我價值的提升,使其理念緊跟教育部門的最新指示,開展教育講座、創新經驗交流大會等多種方式,幫助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同時,作為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書籍等多種途徑,豐富自身知識,增長視野見識,努力學習新課改內容,爭取早日完善自身素養,不斷加強自身水平和能力。
根據《義務體育教學新標準》的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運用創新手段和方法,改善體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同時,還要做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特點,順應學生發展規律,積極融入趣味性內容,提升學生興趣。在傳統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教授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跑步、體操以及簡單的游戲。[2]而且這些教學內容,具有較高的重復性,從而使體育課程,變得乏味、枯燥和無聊,從而根本上打擊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利于學生體育運動意識的形成。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要融入一些創新性、趣味性、合理性的元素和內容,從而保證學生能夠高效高質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和目標。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體育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體育技能方面的提升。如螞蟻搬食游戲,在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6-8人一組,共計四組。以小紅旗為終點,讓學生以跪爬的姿勢,將球夾在腹部,聽得教師口令后,開始進行游戲,要求“球”不能掉,動作還要迅速。通過該游戲,能夠鍛煉小學生的身體平衡性、協調性,還可以鍛煉小學生四肢的力量。
差異性,是每個學生個體間都存在的特性,正是這種特性的存在,也讓學生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在體育教學中,由于體育教學,主要是針對于學生體能方面的訓練,通過對學生體能的訓練,能夠提升學生免疫力、抵抗力,降低疾病對學生的困擾,同時,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可以釋放學習、生活的壓力,促進心理健康、積極發展,養成樂觀、陽光的生活態度和品質性格,從而幫助學生活動體能、速度等體育素養方面的提升。[3]但是,由于學生的家庭環境不同、生活條件的差異,直接導致有的學生身體偏胖,有的學生身材瘦小,有的學生善于奔跑,而且有的學生則力量爆發好。所以,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應當尊重學生的差異,設計多種體育活動,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獲得體育素養的同步提升。另外,教學評價對小學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以“標準”和“不標準”,將學生分成“好學生”和“壞學生”,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本質。所以,作為教師需要建立完善評價系統,評價內容,應當側重于鼓勵、表揚,減少對學生的否定評語,幫助學生樹立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水平。
例如,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由于班級中有男生和女生,一起進行力量方面的訓練,顯然并不適合,所以教師在開展力量訓練的時候,可以將女生以及體質較弱的男生,安排進行協調性和技巧性的訓練,如跳繩運動、羽毛球、拍皮球等運動項目,同樣可以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素養的目的。
總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做到深入理解新課改的本質,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及時革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和方式,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探索體育教學的新方法,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體育課程中得到訓練,從根本上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