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新疆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學 新疆 喀什 844000)
化學學科作為學生高中階段接觸的一門重點學科,學習化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存在于高中生們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也為學生后續深入了解化學世界提供了一個與化學學科相關聯的橋梁?;瘜W學科相對于高中階段的其他學科而言更注重化學原理之間的內在關聯,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對涉及到的化學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其過程往往是無趣乏味的。針對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嘗試將化學概念教學模式融入到現階段的化學教學課堂中,以此增強教學趣味性達到激發學生們學習熱情的教學目的。
現階段教師在對所教學科的教材內容進行梳理時可以發現,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學習內容不僅要求學生對化學知識點加以理解掌握,更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利用所學知識去理解生活中存在的化學原理事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概念教學法與化學課上教師動手操作的實驗過程、實驗數據相結合,通過后續向學生深入講解該化學實驗中具體操作步驟中蘊含的化學原理以達到加深學生對該化學知識點的記憶理解的教學目的。以高中教材中涉及的氧化反應為例,高中階段的化學實驗中單質與氧氣的氧化反應較為常見,如鎂在空氣中燃燒、鐵在空氣中燃燒和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等。其中尤以鎂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現象最為明顯。教師在操作該項化學實驗時,學生們可以看到鎂條在燃燒過程中會發出耀眼的白光,在燃燒結束后還會有白色粉末生成。以上便是單質鎂通過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最終形成氧化鎂的化學過程。通過這項實驗學生們對化學教學中描繪出的化學現象產生了較深的化學概念,且通過對該實驗現象的進一步觀察,學生們經由自身的化學思維進一步掌握了化學物質的性質和變化規律,鐵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生銹是化學教材中提到的氧化反應,鎂條通過燃燒形成氧化鎂也是教材中提及的氧化反應,學生們通過對多項化學實驗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將逐漸理解教材中涉及的化學現象,這使得概念教學深入高中階段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為學生后續提高滋生學習效率起到的重要作用[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化學概念教學法融入到當前的化學教學活動中時應采用準確、嚴謹的教學語言向高中生們闡明化學概念教學法對后續化學知識點的學習起到的積極作用。以高中階段化學教材中氧化還原反應一課為例,教師在該實驗過程中通過調整溶液濃度和酸度進而影響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傳統模式下的化學課堂教師往往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氧化還原反應的視頻對該知識點進行講解,但是隨著化學教學模式不斷的優化改革,當前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向學生們展示該實驗具體的變化過程將實驗結果直觀地展示在學生們的面前,并以此作為將化學概念教學融入到當前的教學課堂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切入點。在實驗過程中電子發生轉移最終完成該化學狀態下的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不同于前文中提及的氧化反應,教師在對氧化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這兩個化學知識點進行講解時,需要以二者之間不同的化學公式作為教學切入點,通過電子之間的轉移向學生們灌輸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區別,教師在對化學概念展開系統性的講解時要突出概念化學法所強調的以準確、嚴謹的概念學習思維深入學習化學知識。
教師在對現階段的化學教材內容進行梳理時可以發現化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另一個不同點,即大部分的化學知識點都存在一定的關聯和內在聯系,而化學概念教學法則強調將學生們的思維活動與教師的教學模式緊密相連,并通過對所教知識點的內容進行調整從而達到加深學生關于該化學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以高中教材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為例,學生在學習新的化學知識點時也要將現階段所學的新知識與前面學過的舊知識相聯系,并通過概念教學法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在學生初步完成對所學知識點的記憶理解后,教師需要根據課上所學內容布置相應的課堂作業,通過加大學生對化學概念的區分能力,使學生所學概念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涉及的化學概念加以區分,鼓勵學生以化學概念的脈絡為骨架,以解決該類化學問題的方式為經脈,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身已經掌握了的化學概念性知識去質疑、思考和總結后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概念教學模式與學生們所學的化學教材內容相結合,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性地學習與教材相關的化學知識,還為學生后續深入了解該類化學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