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麗霞
(福建省武夷山市洋莊老區學校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科學素養是人類對科學現象所表現出的一種素質,它系統地表達了人類嚴謹的科學精神。科學素養主要由五大要素構成:科學知識,科學技能,科學方法,科學意識和科學品質。在學習初中化學時,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否則將不能更好的進行科學實驗。第一,學生應多掌握對身邊物體組成、性質的一些知識,知道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并且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來進行表達物體基本元素的組成,形成一定的化學實驗技能,能做到開拓思維,做一些簡單易懂的實驗[1]。第二,要學會獲取信息,對一個事物獲取不到信息將不能展開研究。學會用各種手法來表達化學信息,利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比如比較、分析、歸納等對獲取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加工。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適當可以進行一些合作,在實驗中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細心聽取別人的觀點,進行最后的整理。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第三,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現象,保持對這些現象的好奇心并探究它們的內涵何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建立科學的文化素質,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用實驗數據說話的觀念。
2.1 實驗性原則。化學這門學科必然少不了實驗,沒有實驗的化學課將是無趣的,講授化學要采用以實驗為基礎,培養學生親力而為的原則。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堅持實驗性原則,當然必須要讓學生參加到課堂中來,盡可能地把教師演示實驗轉化成學生探究實驗,發揮學生探究,邊實驗,邊學習的能力,當然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實驗教師可讓學生放棄,一切以學生安全為主,讓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發展和探索的能力,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能力為目的。
2.2 目標性原則。我們都知道做什么事都需要有明確的目標,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沒有目標將是事倍功半的,堅持目標性原則無論在什么上都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也是一大目標,大前提[2]。圍繞這一中心目標展開,老師在進行備課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仔細認真鉆研課標,讀透教材內容,以達到確定各單元、各課時的學習目標。堅持目標性原則,就是要確立好每一步,每一節課的目標,讓學生知道所學,明白要學什么,需要掌握什么,使每一步都有的放矢,旨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3 實用性原則。堅持實用性原則就是堅持實際為主的原則,生活中化學現象輕而易見,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將極大引起學生的興趣,將化學與生活相結合,把化學帶入到生活中,盡可能使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改變生活,創造生活。讓學生學有所用,用有所學,理論結合實際,從實踐出發,悟出真理,從科學技術的角度理解并認識社會,從社會的角度認識科學技術。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學生鞏固所學技能還能養成親力而為的習慣,由此可見實用性原則是必不可少的。
2.4 建構性原則。任何知識都有一個結構框架,而這個結構框架可以衍生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最有助于人們記憶的一種框圖。關于知識,知識就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見解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有時可以借助教師以及伙伴的幫助來獲取。初中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學生發現生活中化學的能力有待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基礎知識,將生活引入化學,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同化新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寫出思維導圖,更容易、更扎實的記住所學知識,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3.1 講授法的改進。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講授自己所懂得內容,指導學生是義不容辭的,但與此同時,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在講授中,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積極引導學生,但有些知識必須由教師生硬的講授,如藥品的擺放,物質的分類以及元素周期表的介紹[3]。當然講授這些也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能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可以進行一些教學方法的改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多注意觀察學生,引導學生思考,探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再解決問題。
3.2 實驗法的改進。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實驗法是最為主要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實驗可以分為兩種實驗方法:教師演示法,學生探究實驗。要有效利用兩種實驗方法去提高初中生的科學素養。
最為主要的是演示實驗,演示實驗要有代表性和示范性,這兩種性質決定了學生實驗的成敗。這就需要老師充分準備所做的實驗,讓學生易懂,易學。盡可能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大膽實驗,更多地動手去做,從中發現知識,獲取知識。教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并且記住所要做的實驗內容以及步驟,讓學生親手做,動腦做,勇于實踐,從而讓學生在發現科學的過程中,領悟到科學方法,形成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實事求是的習慣。
[1]隨著當前教育形式的改革,學生擁有的課余時間越來越少,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開展各種先進的學習方式來提高科學素養,還需要更多工作者的進一步研究。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要做到與時俱進,僅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固有的教學方法是行不通的,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時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進一步加強我國人才建設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