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君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中心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000)
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應該說是貫徹落實了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提出的相關的內容。而且園本教研也是落實教學改革以來一項重要的教研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借助園本教研活動實現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促進幼兒園辦學質量的提升。園本教研是一項教研機制,要從幼兒園和幼兒教師的實際出發,堅持以園為本的原則,爭取把教研的思想貫徹落實到每一位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心目中。本文針對園本教研具有優化策略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具體發展路徑展開探究。
1.1 幼兒教師基本情況存在較大差異。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已婚的年輕幼兒教師專業自我發展水平要高于未婚和已婚的中年幼兒教師,在發展的水平上面存在著嚴重的差異性,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已婚年輕幼兒教師迫于生活各個方面的壓力,希望可以提升自己的工資和社會地位,隨著思想上面不斷地成熟,也認識到了自己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另外出生地相對比較近的幼兒教師具有著較好的穩定性,所以在專業發展方面也會更加的投入。但是目前幼兒教師在專業和學歷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本科以及以上學歷的幼兒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經驗和熟練的技能,專業能力比較強。大專學歷幼兒教師有一部分可能并不是幼教相關專業的,有的并不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缺乏專業發展的意識。另外就是在職稱上面也存在著差異性。沒有評定支撐的幼兒教師在專業發展上面水平相對較低。還有就是在教師的編制和收入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差異。
1.2 幼兒教師的自我認知和發展意愿情況。目前很多幼兒教師雖然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專業發展,但是僅有少數的教師具備較強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的動力。還有一些教師安于現狀,另外大部分幼兒教師缺少自我發展的規劃和法治意識。在教學行為上面大部分教師會進行反思,但是一部分教師不具備反思的意識。很多教師在參與一些培訓活動的時候不愿意或者沒有精力參加。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給幼兒教師的壓力相對較大,工作量較大,但是收入偏低,除了要進行日常教學活動之外還需要應對各種檢查。另外就是一些優秀教師參與外出培訓和比賽的機會比較多,但是更多的教師還是在默默無聞的從事本職工作,不愿意參與這些活動,在專業化的發展上面意愿相對薄弱。
1.3 工作價值和自我滿足情況。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幼兒教師對于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也具有著一定的成就感,工作的環境和氛圍比較好,但是一些學前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并不是特別的滿意,覺得幼兒教師的工資比較的微薄,地位相對比較的低下,而且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幼兒園的孩子相對較多,存在著責任大和壓力大這樣的情況,有的時候在工作中經常感覺到力不足從,導致幼兒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相對較低,存在著職業倦怠這樣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影響到了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
1.4 幼兒教師科研能力和師資培訓現狀。大多數的幼兒園目前對于幼兒教師教師科研激勵制度還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所以幼兒園科研激勵制度沒有真正的發揮出一定的作用。只有一些部分的幼兒教師參與到了省市級課題研究和相關的教學技能比賽當中。其實很多幼兒教師關注教學活動,但是沒有真正的認識到自己也是一位研究者,所以在科研方面缺少了一定的動力。另外園本培訓還是相對較少,培訓的時候理論知識偏多,脫離了教師的實際情況,教師參與一些實際的觀摩教學機會比較少,而且幼兒園培訓的機會和經費都存在一些限制。培訓內容連貫系統及實用性不足、也脫離教學實踐,這樣也阻礙了幼兒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所以為了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還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優化園本課程。
2.1 實現課題研究和常規化教研活動以及園本培訓的一體化,促進教師素質提升。將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還有園本培養進行一體化的落實,能夠有效地實現教研為教師教學服務這樣的宗旨。課題研究和主題教研活動是通過教師的教學獲得的,解決教學中發生的一些實際的問題,這樣可以確保教研活動變得更加的豐富,那么教師也就更愿意參與到活動中。而園本培訓主要是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開展的一些專門的理論和技能的培訓,主要用于服務教研活動同時有效的滿足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實現課題研究和常規化的教研活動以及園本培訓的一體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教師主體性的發展。近些年來幼兒園會借助實驗課題,有聲有色的落實開展園本教研活動。[1]幼兒園也可以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設定一些實驗課題,課題依靠專門的人員負責,然后把園區的教師劃分為一些集體,讓每一位教師都可以參與到活動中,進行主題內容研究。各個實驗小組要進行實驗的開展,讓教師參與到具體的教學實驗中。同時做好明確的分工,組長之間要保持密切的聯系,實現資源的共享。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實驗的規范性,這樣可以確保幼兒園獲得更好的發展,也能夠讓教師在參與這些研究活動中獲得成員的發展。同時要及時的整理和總結優秀的教育筆記,對于優秀的案例進行整理和裝訂成冊,將研究中的成果進行保留,實現教學課題研究和教研還有培訓為教學所服務,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的成長,更好的為幼兒服務。
2.2 落實園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在反思中獲得能力提升。反思能力是教師認識自我并且實現自我超越的一種能力,從而可以推動教師不斷地成長和完成自我實現。首先幼兒園應該借助園本教研活動引導教師可以進行自我反思。幫助教師構建一個從實踐到反思再到討論和再次反思的模式引導教師對于教育的問題進行感悟和反思,能夠將教師的反思活動引入到一個良性循環當中。在一個學期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自己制定一個自我發展的計劃,對于自己進行定位和自己未來發展的設計。[2]幼兒園可以針對教師進行專門的指導,尋找教師發展的目標。要不斷的去鼓勵教師積極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及時的針對自己的教學撰寫反饋和小結。幼兒園相關的負責人要能進行及時的檢查和審批,通過這樣的活動不斷地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和反思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教師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除此以外要能進行交流性反思。也就是要制定日常的反思制度。比如設定反思沙龍還有園本講座式分析等等,這樣可以及時的了解幼兒教師的困惑,并且通過集體的交流解決問題。另外也可以落實探究反思活動,搭建一個反思的交流平臺,教師互相進行聽課和評課,對教案進行分析,通過集體探究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不斷地形成自我思考的能力。
2.3 豐富園本教研形式,提升教學質量。為了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們在進行園本教研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落實豐富的教研方式,讓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來獲得能力的發展,促進教師可以健康的成長。可以開設的教研方式有觀課議課,辨論式,外請專家,專題沉浸式等等,教師在一起觀課和議課,可以集中所有教師的智慧,共同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全面的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和專業化水平,通過辯論式的教研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師思維的發展,借助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能夠有效地開拓教師的眼界,促進教師健康成長,針對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事物或者問題提出各自的見解,通過辯論揭露出存在的矛盾,獲得共同的意見和正確的認識,達成最終的共識,這樣的教研活動可以讓教師的視野得到拓展,促進教師發展。比如可以讓教師參與會診,其中的主角就是教研組的組長還有教師,而會診和研討的主要內容就是幼兒的一日活動。這樣可以讓教師對一些教學理論進行不斷的內化,從而提升教研組長和教師分析能力,使得教師可以獲得能力的提升。[3]又比如我們可以落實沉浸式的教研活動。在幼兒園進行沉浸式教研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專家還有骨干教師和一線教師共同的力量,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和情境去解決實踐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作為幼兒園的指導組成員一定要深入到班級當中,結合具體的整改意見,對于幼兒園各班的晨間活動、區域活動、班級集體活動、環境布置、材料投放等進行了全面的二次跟蹤觀摩,教師之間要進行集中地反饋和交流,提出寶貴意見,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提升幼兒整體的活動水平,使得教師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下去學習更多有價值的教學知識,為教師注入成長的營養液,教師也會繼續深入到學習中,促進自己專業化的成長。
2.4 構建教師成長檔案,促進教師主動發展。幼兒園為了進一步優化園本教研,一定要積極地構建教師成長檔案,當然也可以成立教師博客,這些都是記錄教師成長經歷重要的方式。可以呈現出教師在園本教研活動中點滴成長和進步,幫助教師可以進一步樹立自信心,提升教師的成就感。幼兒園應該成立教師的成長檔案,要確保其內容的豐富性,能夠做到層次分明,形式上面能夠自由化。其中可以設計“扉頁箴言、人物小檔案、幸福的家、人在旅途、躬耕不輟、春華秋實、附件”這些不同版塊,這樣能夠有效的積累和保存各種的教學資料,促進教師不斷地去認識和反思自己,從而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4]
總而言之,為了實現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幼兒園更好的發展建設,一定要積極地落實園本教研活動,同時要對活動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師之間資源的共享,實現共同發展和進步,讓教師可以取得專業化的發展,更好的推進幼兒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