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雪冰
(廣西來賓市第六中學 廣西 來賓 546100)
隨著社會信息的多樣化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生的學業負擔和競爭壓力與日俱增,猶如層層壓力網絡,籠罩在學生的學習空間中。因此,存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失落感、空虛感等心理矛盾,侵蝕著學生年輕的心靈,嚴重損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約15%的初中生存在各種精神障礙或精神疾病,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精神問題,我國青少年犯罪率也在不斷上升。如何找出對策,及時開展初中生同伴心理咨詢教育?
學校領導、班主任、心理教師和班主任要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建立學校心理咨詢室,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培養一支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勤于研究、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多方調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建立專門的心理檔案;利用班會和拓展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優質資源,邀請市、區級心理專家,為學生、教師和家長進行心理講座。提高學校專業心理教師的技能。學校選派教師參加市級專業培訓。學校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并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利用中午和周五下午進行心理輔導,對師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及時進行危機干預。
開展學生人際心理咨詢策略的個案研究。輔導員將安排咨詢案例,監督城市專家,撰寫研究案例,并在區認知班和家庭研討會上分享咨詢經驗。案例七(4)班“馬同學的進化過程”得到了他人、班主任及其家長的肯定。通過對青少年學生異性交往現狀的調查,發現了許多問題。其中,在隨機抽樣中,74%的男生不愿意單獨與女生交流,86%的女生不愿意單獨與男生交流。大多數學生說,他們在與男女學生交流時感到茫然。他們有點害羞,與異性戀學生的交流不像以前小學時那樣自然,或者因為受到父母的反對。由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影響,青少年學生的生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二性征的發展雖然明顯,但其心理特點是易激動、易興奮、易沖動。一些初中生在男女學生的交往中往往會產生模糊的情感。這是正常現象,所謂的早戀是青春期的,但有些父母認為它是危險的,禁止男孩和女孩相互交流。針對當前形勢,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導刻不容緩。心理教師設計青少年異性交往輔導方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首先,應開設心理咨詢講座,如“青少年保護傘”、“好奇進行曲”、“情緒管理”、“青少年心理維護”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訓練和心理輔導,在心理課上分組,男女搭配,配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在指導青少年學生與異性交流時,首先要冷靜地進行交流。一旦他們對異性學生的喜好模糊不清,他們就越隱蔽,越擔心。他們應該避免單獨交流,對孩子來說,應該自覺、自尊、自愛,盡量克制這種情緒,因為這樣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嚴重后果。你知道,只有當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不知道什么是情感?但是當我長大了,我會覺得我年輕的時候是無知的。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老師和家長在引導家長面對這些情況時,要克制自己,共同探討對策。我們可以用集體交流代替。一旦我們互相交流,我們的神秘感就會被打破。第二,要藏在心里,遠遠欣賞,一起參加班級集體活動,這是成熟的標志;這是樹立遠大理想,投入大量精力學習,投入課堂工作,豐富課外生活和愛好,實現升華的標志。
正確認識和對待青少年學生的異性交往,既是保證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其次,在家庭教育中,利用家長會來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早戀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克制,其結果是孩子可能叛逆,有的可能離家出走,然后孩子和家長會焦躁不安,這將導致嚴重的后果。
最后,啟發與思考中學生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生活的環境是校園,交往的對象主要是教師和同學。而很多學生不會正確地處理人際關系,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識覺醒,男女交往成為必然。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既影響學習又影響了心理健康。人際關系狀況好,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相對的人際關系狀況也會越好。而人際關系狀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程度依次為:偏執、精神病性與人際關系、敵對與人際關系、焦慮與人際關系、抑郁與人際關系。
缺乏共處能力是因為大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和祖輩的溺愛嬌寵使孩子變得自私,從不知為別人著想。他們大多任性驕橫,未能養成尊重長輩、遵守紀律的自覺性,走向外部社會也不懂得尊重別人。而且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為伴,幼時缺少與小伙伴一起游戲的集體活動,既不易養成與人協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競爭性,導致與別人共處能力的缺失。
還有一部分學生為了學習舍棄人際關系,把學習和人際關系放在了對立的位置上,結果導致人際關系變得糟糕,情緒低落,進而影響了學習。還有一部分學生不懂人際交往中的一些規則,會導致人際關系受損。其實,一個學生如果終日獨來獨往,孤僻冷漠,缺乏交往,無法改進和調整自己,對成長不利。
總之,通過本次調查和實踐研究,有助于學校發展資料的積累和青少年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