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澤遠
(新疆阿克蘇市實驗中學 新疆 阿克蘇 843000)
體育特長生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通過科學的培養和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綜合能力,還能夠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創造條件,為學校整體開展體育教育帶來更多的機遇,促使更多的學生和教師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使更多的人愛上體育,為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奠定基礎。
物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意識,而意識又會對物質產生反向作用力。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只要樹立科學的觀念,重視體育特產生的培養和訓練,才能夠提高培養和訓練的質量與效率。首先,學校需要重視體育特長生的培養,而不是將目光和精力全部集中在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上,學校、教師要將一部分精力和資源放在體育特長生的培養上,尤其是改變體育特長生對培養和訓練的認識,并改變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體育訓練的信心,使其將學習和傳承體育作為一項光榮的任務,積極接受體育訓練。其次,體育特長生還應參與相關的體育活動,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重新看待體育行業,主動參加各項體育訓練。例如:省級、市級組織的體育比賽,學校可以組織體育特長生積極參與,不以取得良好的名次為目標,而是改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并且使學生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學生溝通等方式增加學生對體育行業發展情況的了解,培養學生的使命感,使其積極參與體育競賽等活動。
高中體育體育特長生學校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文化課學習與體育訓練之間的矛盾。在體育訓練中,需要結合學校的課時安排、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情況、體育發展目標等因素,調整好文化課與體育訓練之間的時間安排,盡量減少對文化課的影響,并且保證體育訓練的強度[1]。首先,教師需要結合學校的課時安排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有針對性的對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改善學生的薄弱環節,并且針對高考的要求重點講解體育理論知識。其次,體育特長生的訓練任務盡量在課余時間進行,避免對文化課的學習產生影響,且盡量將體育訓練的時間壓縮,提高訓練效率,用更多的時間訓練并學習文化知識。例如:利用午休、放學后、周末等課余時間展開體育訓練,這樣就不用影響文化課的學習,也不會耽誤體育訓練,可以在保證學生文化課學習質量的前提下保證體育訓練效果。
體育訓練計劃是否具有科學性,直接影響體育特長生的訓練質量和效率,進而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高考成績產生影響。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訓練模式和方法的創新,以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對此,教師需要安排好學生體育訓練的時間,預留出足夠的文化課學習時間,并且以適度性為主要原則,即將訓練強度保持在學生生理極限和學習極限之下;同時,掌握好訓練時間安排,避免時間過長造成學生身體上的損傷。例如:每次訓練時間以不超過1.5小時為佳,每周訓練次數為4次-6次等,保證訓練強度和時間安排的科學性。
體育訓練的項目多種多樣,適合不同身體條件的學生,也適合訓練不同的體育能力。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采取多樣化的訓練項目對體育特長生展開培養,為提升其綜合能力和素養創造條件。以力量訓練為例,多數教師都會采取大肌肉群的方式對體育特長生展開訓練,但是這樣的方式忽視小肌肉群的訓練,在全面力量訓練中會產生一定的阻礙。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創新力量訓練方法,及時更新學生日常訓練內容,幫助學生展開全面的力量訓練。比較常用的訓練項目有立定跳遠、4×100米接力、身后拉蹲、寬深蹲、換腿跳以及百米短跑等,主要訓練學生的下肢力量和髖部力量,并且對速度訓練有一定促進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適當展開扔鐵餅和拋實心球等訓練,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軀干力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時需要特別注意全面性,并且需要考慮訓練項目的針對性,在內容上突出訓練項目的多樣化,提高體育特長生對訓練的興趣,從而保證訓練效果,以便達到提高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教學目的。
高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對體育特長生的培養和訓練,對于體育特長生的發展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想要保證訓練的全面性和效果,教師需要不斷創新訓練方法;同時,教師還要從學生的身體素質等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并實施科學的體育訓練方案。此外,體育訓練需要在不影響學生正常文化課學習的基礎上,將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作為目標,安排好體育訓練時間和項目,保證體育特長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