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繼楠
(天津英華國際學校 天津 300000)
體育課在校園內是很受學生歡迎的,由于初中的學生因為升學而學習壓力大,所以體育課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還可以鍛煉同學們的意志。但是奮力學習的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要跟得上學生的學習強度,而且體育運動還可以作為學生的一項放輕松運動。那么接下來我們進行一下關于初中體育運動課程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究。
1.1 中學教育中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一直以來,大家就會養成一種“體育課就是用來放松”的心態,由于大部分地區的不重視,導致各個地方的院校也會鉆了空子,認不清楚體育課存在的意義,甚至只會有掛名式體育課,目的僅僅是用來應付檢查,實際上體育課全被各個科目占去。
1.2 體育老師對自身角色的定位模糊。現在的體育教學太過于片面,體育方面的知識必定是由教師先開始示范的,但是教師不能緊抓這一點進行課堂教育,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的助力軍。
1.3 體育教學模式陳舊,科學性不足。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并沒有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能有所更新,還是沿用以前的模式進行,科學性不強。
1.4 體育教學實踐內容占比較小,理論內容抽象難懂。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課堂所要學習的內容,制定單一的活動環節,但是這樣并不能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厭倦情緒。
2.1 學校要提升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學校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情況,絕對不允許占課或者是掛名課堂的現象發生,要從本質認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
2.2 在體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體育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放松自己、鍛煉身體,但是歸根結底這也是一門課程。那么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一些能力,比如:合作能力、競爭能力、意外發生時的有效應對能力等等,也可以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的精神。如果學生走了彎路那么教師應該給與合理的引導,既要引導學生回歸正確的思路,還要學生繼續自主思考。在驗證完畢后,教師還要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的反思,然后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2.3 使體育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在青春期時候很容易有精神的松懈或者是情緒的煩躁,進行體育運動可以讓學生有著堅強的意志,也能夠在學習中堅持不懈。所以進行初中體育運動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體育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放松自己、鍛煉身體,但是歸根結底這也是一門課程,教師應該去發揚體育精神,也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足夠的精神食糧,并且運用到生活中和學習中。
2.4 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趣味性。教師還應該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趣味性,多去了解學生喜歡什么樣形式的課堂,然后將自己的課堂也給多樣化,增添一些學生喜歡的元素。而且教師要認真備課,將每節課需要進行什么內容都給規劃出來,要讓體育課有秩序有規劃。
3.1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往往對自己新接觸的東西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一些素拓性活動也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這就相當于一些文化課中的創新型問題,任何學科的創新型問題教學都是希望學生培養出與學科相關的思維。開放性問題也就是創新型問題可以發散學生的固定思維,讓學生多多動腦,去探索一些新的答案。
3.2 提高學生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可以在學生運動之前自己組織做體能訓練,體能訓練的時候,為學生放一些學生喜歡的歌曲,讓他們借助音樂來進行愉快的訓練。那么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想辦法應用一些與教學動作相對應的。
3.3 豐富教學形式。如果說教師從頭教學到尾可能學生會覺得課堂非常的枯燥,而且一些同學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進行娛樂練習,當學生不感興趣的時候,課堂的質量是非常低的。比如,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進行比賽,可以將全班分成兩組或者三組,然后用接力方式進行比賽。比如蛙跳往返比賽,在教會學生蛙跳的發力點和基本知識之后,帶領學生進行短時間的練習,然后讓學生進行比賽。這個比賽學生是覺得非常輕松的,而且為了贏得比賽課堂的氣氛會非常的高,這樣也就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課堂質量。
3.4 規范教學評價。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是針對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不是單單對學生的課上情況作出評價,是針對學生的聽課情況和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評價的。現在的學校教育都太過于偏向應試教學,為了學生的升學而進行教育,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這樣的思想下,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不是真正的學會運動技巧,而是為了中考體育考試而進行訓練。應試教學也會讓教師過于注重教會學生考試的能力而不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培養。所以應該規范教學評價。
總之,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在平日的教學中除了考慮到學生體育教學的學習興趣,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態度和看法,營造一個互相尊重的課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