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第三初級中學 遼寧 莊河 116411)
本模式的實踐,優(yōu)化了英語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教學效率,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我將此模式在讀寫課中的運用作為自己的小課題,進行了實踐研究,并將收獲分享如下。
預學朗讀是指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借助學習資料了解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如詞匯、語法、對話或課文的基本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根據音標知識,熟讀詞匯和課文,初步了解對話和課文的相關信息,為課堂上熟讀感知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在讀寫課堂教學實踐中,預學朗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實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1 本環(huán)節(jié)是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提前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制定預習學案,使學生的預習更有針對性。
1.2 在學案中,教師要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
1.3 引導學生復習本課涉及的舊有知識,并為知識遷移奠定基礎,為掌握新知識做好準備。
1.4 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讀課文時可以選擇朗讀、默讀、瀏覽、跳讀、精讀等的方法;文中的關鍵詞或句子要圈點勾畫出來;不懂的地方要進行批注。
熟讀感知是指在上課10分鐘內,學生在課前預學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跟讀、自讀、組內互讀、范讀等環(huán)節(jié),增強對課文的朗讀能力,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進而感知教材內容,為下一步的質疑理解做好準備。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
在讀寫課堂教學實踐中,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實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2.1 強調英漢語音、節(jié)奏之差異。漢語講究各種字調的搭配,而英語講究輕重音節(jié)的搭配。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強調發(fā)音到位、掌握好單詞的音節(jié)重讀、句子中的單詞重讀、用好升降調、注意意群停頓、掌握連讀技巧等。
2.2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朗讀整句,長、短句的能力。在英語朗讀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注意詞組的意義,要求他們記住詞組的意思。
2.3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朗讀段落、篇章的能力。單獨看幾遍不懂的句子,放在段落、篇章中朗讀幾遍就豁然開朗了。
2.4 要關注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朗讀要求,多給學困生機會,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樹立信心。
質疑理解是指在熟讀感知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課文提出問題,并以搶答的形式給出答案,即學生問學生答。教師可以對問題的提出進行引導,教會學生提問的策略,如可以從細節(jié)、段落大意、推理判斷、猜測詞義、文章主旨、寫作意圖等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能力。
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實施應注意以下幾點:
3.1 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勤于思考,敢于質疑。老師要先通過語言、手勢及眼神等手段對學生的提問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許,而后再給予點撥和啟示。
3.2 讓學生在組內充分交流、討論后,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提問比賽。某個小組提出的問題,由全班同學仔細傾聽并作回答。給學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討、自我創(chuàng)新、自我表現、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和積極的情感體念,讓“學習主人”的身份充分得以體現。
3.3 “會問”才是具備提問能力的重要標志。首先,應注意提問的“言傳身教”。在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體會老師是如何提問題的。其次,使學生明確在哪兒找疑點,逐步教給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問題的方法。
運用提升是指在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課文所學內容,如短語、重點句型、課文的框架等,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之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運用課堂所學完成老師設定的任務,并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4.1 創(chuàng)設真實合理的語言運用情境。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困難是缺少語言環(huán)境。因此,如何創(chuàng)設真實合理的英語運用環(huán)境是教師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教師設定的任務要具有真實性和可操作性。
4.2 引導學生從原文中提煉具有利用價值的寫作原型。我們學習語言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而教材提供了十分豐富而又最為適合我們模仿的素材。因此,教師應充分研究和挖掘教材,幫助學生獲取最清晰的寫作原型,以供學生學習使用。
4.3 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任務要明確,但不能過分限制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能力的發(fā)揮?!扒喑鲇谒{而勝于藍”,教師的引導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避免千篇一律的雷同作品。
檢測反饋是指教師針對本課所學內容進行的3分鐘檢測。旨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同時,學生也會通過反饋,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改變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實施要注意以下幾點:
5.1 測試內容的設計要目的明確,要圍繞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來制定,緊扣本課學習重點。
5.2 達標測評內容要具有層次性。題目設置面向全體學生,夯實基礎也要注重能力。題目設置可分層為基礎知識型、能力提升型、拓展延伸型等。基礎型題目主要側重于課文中重點詞匯結構及句型的考察。而能力提升型的題目,往往是選取課外素材,針對課內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考察,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拓展延伸型偏重于讀寫結合、教材的進一步挖掘或課外知識的積累。形式常以仿寫、改寫等作文訓練為主。
綜上所述,PCU教學模式在讀寫課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中發(fā)現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高。他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學會質疑、學會交流、也更加自信。我將繼續(xù)堅持進行PCU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讓我的學生學習英語,會學英語,愛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