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芳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花了六年的時間學習英語,但絕大部分孩子仍然害怕張口,無法流利的進行口語交際,因此,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教學中的重難點。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語言的交際就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領導者,教師自身觀念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水平。因此教師應吃透新課程理念下英語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擺脫“題海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進行英語口語學習中,去體驗語言交際帶來的樂趣,讓學生樂學、善學,真正實現英語口語的交際性。
同時,為了更好的發揮英語教師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培養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并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斷給自己充電。同時,精心備課,在備課中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既備教師如何教,又備學生如何學;既考慮教材、“課標”要求,又考慮學生的知識現狀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
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的對話,是師生雙方的互動式交流。教師實施口語交際過程中,把自己置于平等的參與者角色,并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比如,在進行說話訓練時,對于說話缺乏內容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吸取知識;對于說話時語調平淡缺乏吸引力學生,教師則可隨機指點,或播放具有示范作用的錄音帶,讓他們學習。此外,還必須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消除弱勢學生對批評的顧慮。對于羞怯的學生,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培養他們對口語交際的興趣,激起他們交際的沖動;對膽大的學生,教師要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聽說習慣。有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動機才會朝著教師設定的方法發展。
英語課堂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在老師精心組織安排下,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口語交際活動,必能把英語課堂變成學生喜歡“口語交際”的場所。在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在使用語言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只有通過在課堂上模擬語言環境中的不斷練習,并且在語境實踐中盡可能多地接觸生活中的英語,加強語言輸入,才可能真正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3.1 模仿法。模仿法是指學生跟錄音磁帶反復練習的一種方法。對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模仿跟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英語教材配套的錄音,由專業人士朗讀,在一定程度上能給學生創造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教師應引導學生模仿其中的語音、語調、語速,培養語感、培養語言流利程度。除模仿磁帶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觀看適合的英文原版片、收聽英語廣播等。
3.2 造句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接觸到許多生動形象的單詞、詞組。教師可以通過給出典型的例句,鼓勵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大量口頭操練。如:在學習了有關昆蟲的單詞后,老師給出示范句型:I like ants because they are strong. 學生根據范例,在橫線上補充自己的內容進行造句。這種練習,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而且還為口語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3.3 每日口語展示。筆者認為組織學生開展課前五分鐘的Talk show,也是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一個有效方法。Talk show的內容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在該生說完之后,可以給聽的同學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培養的目的。
3.4 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1的重點句型May I have…?時,教師可以設置了一個商店購物的場景,讓學生充當營業員和顧客,用May I have…?這個句型展開對話。在口語教學中堅持創設情境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上的趣味性,更能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除了立足課堂外,還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培養。比如,組織英語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等,以比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還可以組織學生學唱英語歌曲,參與短劇表演等。利用校園英語廣播,創設英語角等形式,都是不錯的課外活動形式。通過營造不同形式的英語外部環境,讓學生在體驗活動中深入生活,接觸社會,學會和各種人進行交際,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會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得到培養。
總之,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是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能夠習慣、喜歡使用英語與人交流,是我們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當然,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經歷一個漸進的過程。既要立足課堂,也要注重課外實踐,在訓練中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啞巴英語”一定會成為過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