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華文
(廣州市天河區暨南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廣東 廣州 510000)
所謂的教學課后反思就是指,教師在課下的時間里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行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找到出現這種想象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再次遇到這種問題該怎么做,通過找出問題的原因并在不斷地教學探索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課后反思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也有利于教師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專業教學技能素養。
在教師對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在教師進行課前備課和課后反思的過程中,課堂教學過程的導入部分都是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在整個教學課堂上,教學導入的部分起著激發和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的關鍵性作用,所以在進行課后反思時教師應該首先考慮到這一點。[1]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九年級“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點、直線和圓的知識內容涉及到學生難懂的抽象知識,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在白板上用動態的點、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對抽象內容的學習產生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更深入的掌握有關于“圓”的抽象數學知識。
初中數學的學習知識較小學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抽象性強,但是學生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和接受能力有限,如果在數學的教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強度和難度較高的學習內容時,學生就會逐漸出現基礎知識掌握薄弱,數學學習信心遭受打擊,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后的教學反思時應該通過觀察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情況和回答問題的反應,對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及時的調整,讓學生能夠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夯實數學基礎,提高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的初中七年級上冊“有理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本章節的內容涉及到“有理數的加減法、乘除法”的運算,所以數學教師在進行有理數教學部分應該放慢教學進度,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夯實有關有理數的基礎知識和相關運算法則,盡量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運算法則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復雜的具體有理數計算。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化,數學教師也在意識到“學生時教學課堂上的主人”的教學思想,逐漸在教學過程中開始通過重視學生的課堂地位,來代替傳統教學思想的“滿堂灌、一言堂”行為。但是,在轉變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數學教師產生了一些教學問題,如急于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思想而導致教學過程中過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數學教學課堂上的教學效率降低;或者是,部分數學教師雖然接受了“學生時教學課堂的主人”的思想,但是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沒有明顯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2]以上者兩種錯誤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時有發生,因此,當數學教師在對教學進行課后反思時應該觀察自己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思想,并不斷的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教師要想對自己的教學課堂進行課后反思,最直觀的就是學生對于課堂教學情況的反饋,所以數學教師在對教學問題進行課后反思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堂反饋,了解學生對數學課堂上教學重難點是否講解清楚、教學速度是否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時間上的安排是否可以接受、教學內容學生是否可以掌握等的情況,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教學課堂上的實際評價,找出自己的教學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在改變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素養。
除此之外,數學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后作業的安排和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從側面反映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數學教師布置數學課后作業時,教師可以思考,課后作業是否結合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學生是否可以按時按質的完成課后作業、課后作業的數量是否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檢查學生的數學作業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作業情況來判斷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學習內容,適當的對錯題較多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強調,完善自己在今后的教學內容和設計。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可以對課堂導入、教學內容、教學思想、學生的課堂反饋和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五個方面,進行基于初中數學教學課后的反思,通過抓住課后反思要點,找到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進行改變,從而在教學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