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_雷鹿茸
天津
催上津門舟一舸,曲曲風來蘆葉和。
天津到通州稱北運河,長186 公里

茶館相聲
大運河天津段開鑿于元代,與海河在三岔口相匯,使得海河水系與運河連通,運河和海河從此同是一江水。千年來,舟楫聲改,繁華未變。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衛”,三岔口仿佛就是天津的“搖籃”。這里是最早的水岸碼頭,也是最早的居民集聚地、商品集散地。確實,當年不管是河運還是海運,人貨要進京,此處是必經之地。元代時的天津(直沽)因龐大的漕運規模甚至被遠道而來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譽為“天城”。可以想見,當年沿岸的衙署官倉、會館商鋪、城鎮鄉村、古街古寺、古驛館等是如何鱗次櫛比。繁華延續至今,坐落在三岔口永樂橋上高聳的摩天輪“天津之眼”見證著今時今日的風采。
眼下,運河通州段、武清段、廊坊段全面復活,將實現旅游性通航,坐船游覽京津冀不是夢。選址于楊柳青古鎮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也在積極打造中,漕運文化、年畫文化和“趕大營”文化都將鮮活重現。催上津門舟一舸,正是楊柳隨人,曲曲風來蘆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