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廷棟
(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龍奔初中 江蘇 高郵 225600)
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只有引導學生在思維層面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在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的過程中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果學生能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不斷拓寬自身的想象力,不僅能有效激發他們的思維,還能鼓勵他們不斷開拓創新。所有的知識學習都必須在合適的環境中進行,只有恰當的教學情境才能使學生進入教學課堂,與教師形成完美的互動,從而掌握知識。對于物理實驗來說亦是如此,一些物理實驗的結果理論性太強,不易于學生快速理解,而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物理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靈活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和分析問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發展。例如,在教學《聲現象》這一課時,為了探究音調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古箏為什么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這是因為彈奏者通過撥動不同位置的弦,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你們知道為什么古箏可以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嗎?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古箏琴弦的一些細節,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進行想象,同時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測。通過教師這樣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更廣闊的想象力,還可以讓學生用橡皮筋、鞋帶、尺子等身邊的物體模仿古箏琴弦進行實驗操作,引導學生自主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是當代社會衡量優秀人才的重要標準,也是培養靈感的有效途徑。豐富的溝通和討論可以讓合作團隊的成員吸收更有效的信息,并推動知識整合與靈感迸發的實現。物理學科可以為學生帶來思想與行為上的轉變,而一些能力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要歸正自己的學習方法,掌握學習的思想理念,在學習過程中與其他同學不斷合作,相互促進,共同磨合,追求物理學習靈感的創新,培養學生合作探索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實驗,促進學生創造性靈感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初中物理《壓強》一課時,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探索性實驗,要求每個小組通過三種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合作探究,反復驗證結論。此時,每個小組首先會對實驗方法進行討論,如將不同體積水的塑料瓶放入沙坑中,比較每個沙坑的凹陷程度,然后得出結論。這種方法不僅能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還有助于培養學生之間積極溝通、互助的習慣,形成良好的課班風。
物理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能否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能觀察生活中周圍的現象,找出造成這種情況的物理原因,是衡量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標準。有些物理實驗知識過于復雜、死板,使學生對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提高物理學習水平就更加困難。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重視聯系實際生活開展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又能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開展創新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例如,在學習《電流與電路》這一章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了解靜電技術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包括靜電除塵、靜電處理污水等,讓學生看到物理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進一步體會到科技研究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了解了這一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靜電”進行探究,如猜想靜電在未來社會中的應用,以及在生活中去除靜電的新方法,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基礎教育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
物理是一門非常吸引人的學科,它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及創作創新能力。許多學生發現物理很難學,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們遇到的困難也逐漸增加。但如果將物理實驗與物理學習高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思考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具有競爭意義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性思維,使物理實驗教學更有活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例如,在學習《浮力》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膠囊進行實驗,讓學生在膠囊漂浮的過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識的豐富多彩,并在自己做實驗的過程中,牢牢把握本章的重點和難點。
總而言之,創新在現代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引導學生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物理是一門與創新、創造密不可分的學科,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改進和優化教學工作,積極從創新的角度進行思考,使創新意識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