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仁忠
(江蘇省南京市太陽城小學 江蘇 南京 210000)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立足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上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教學情境中開展教學活動,尤其適用于操作類課程的教學活動。筆者針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意義:一是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Photoshop課程的使用技巧,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三是有利于摸索出一條適合小學信息技術Photoshop課程教學的有效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
Photoshop是藝術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的完美結合,兩者都不可或缺。筆者在任教過程中,發現學生普遍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由于Photoshop的圖像處理功能復雜又強大,編輯手段和操作技巧方法多樣,如果學生不主動去摸索、去研究Photoshop的各種功能,就容易遇到問題不會解決的情況;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準備的收集的素材比較單一簡單,不足以完成復雜操作的圖片處理,而圖片處理的風格也會過于單調。要改變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現狀,需要讓教師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究,改變不適應當代教育發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主動探究,使學生不斷提高獲取和處理新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滿足新時期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將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把學生看成知識建構的參與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置合適的任務,引導學生去探索,通過獨立、小組協作等方式,討論、自主思考,遇到疑問向教師、同學請教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完成任務,進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質,核心在于教師設計合理的任務,學生自主進行討論、實踐,任務落實在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間在課堂上圍繞“任務”互動,最終以完成任務為標志。
3.1 情境創設激發學習動力。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PS封面設計作品課,情境的創設作用也很重要。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如何巧妙地提出任務,而情境的創設則是關鍵的關鍵,生動的情境能夠充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求知創新的欲望,產生完成任務的動力。
環保主題的一幅作品,該生使用地球為背景,結合了防毒面具,完美的突顯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而學生們在觀看了該作品以后就能一下子把握住這幅作品的含義,這樣的效果是遠勝于老師枯燥乏味的反復強調創新,創意。所以,任務的提出也應當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了解相關的背景信息,并主動收集相關的資料,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激發學習的動力,實現學生學習的被動到主動地轉變過程。
3.2 合理任務引導自主學習。在ps課堂教學中,教師布置合理的任務,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溝通,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通過交流和溝通之后完善自己的實施方案,再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再次討論制定方案的實行步驟,并給與學生實踐的機會。當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教師應當給與引導性的提示,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直接說出解決問題的答案。要讓學生自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科學評價幫助實踐提升。ps的核心在于掌握相關技能操作,完成平面設計作品。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己通過實踐來體驗成功或者失敗,這樣的經驗不分成敗,都是十分寶貴的,同時,教師也要及時地進行反饋與評價。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想要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中實行,教師不僅僅是要去仔細研究關于任務驅動的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要勇于在實際教學中具體實踐取長補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而學生的發展不是只靠教師填鴨式教學就能成功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做中學,學生才能真正的成長,索然無味的單一教學和呆滯死板的重復上機必然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抑制學生的學習動機,更不會讓讓學生在探索中得到知識。在做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是實用性、創造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信息技術學科所提出的課程目標“培養信息素養”,應當是在學生感興趣的前提下,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任務,貼近生活實際,在探究任務鍛煉能力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