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景芬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 山東 利津 257400)
教育事業不斷進步,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斷革新,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創新教學方法是所有教師重要的教學任務。實踐教學中發現情境教學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具有極大益處,可以契合新課改教育理念,實現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能夠注重學生課堂學習體驗,為學生帶來趣味化和實踐性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習和應用所學知識。
小學生年齡下,課堂注意力不夠集中,為教師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在課堂中創設情境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在上課之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既能使學生積極跟隨教學完成學習任務,也能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帶著興趣積極的進行學習。
例如,在學習《1-5的認知》一課時,由于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擾,上課鈴響后無法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數學學習內容,利用兒歌、圖片等激發學生興趣,將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由于學前教育階段,小學生對數字都有一定的認知和辨識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在課件中設置幾個簡單問題和算數小游戲,讓小學生舉手回答,無形中借助識字情境,讓學生在好勝心理作用下跟隨教師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為接下來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小學數學教師想要在特定情境中講解課堂內容,首先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針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情境,合理的將課堂知識融入其中,這樣才能讓通過情境講解,讓學生理解其中的知識,從而達到知識轉移,降低學習理解難度的教學目的。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創設情境進行數學概念知識教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如果與情境融合,學生在特定情境下就很容易理解概念知識以及知識的運用。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這一節課時,如果僅憑教師對概念文字進行講述,學生很難對分數概念有直觀的想象,更談不上如何進行運用。但如果教師為學生創設學生感興趣,容易理解的教學情境,學生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就很容易理解分數的概念。比如教師可以這樣創設課堂情境開展教學: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先展示一個披薩,然后為學生記住我們將整個披薩看做是單位1,然后再展示這個披薩被分成了4等塊,然后課件中有一塊披薩被拿起,此時教師可以說被拿起的這塊就是整個披薩的四分之一,如果拿起兩塊就是拿起了真個披薩的四分之二,以此類推。這樣學生會很容易理解單位1,和幾分幾的問題,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的同時,也會使學生從直觀的角度進行理解分數的概念,從而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分數概念知識。
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目的不僅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意識和學習興趣,還需要學生掌握知識,并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基于此,在開展情境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有目的的創設生活情境,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融入其中,讓小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例如,在學習完“除法”知識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這樣的生活問題情境:小明用10元錢,買了4瓶礦泉水,你能幫助小明計算出一瓶礦泉水多少錢嗎?購物計算物品單價是小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將物品價格與除法計算式進行融入,讓學生在生活認知的情境中進行除法計算練習,不僅可以向學生滲透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思考情境數量關系,培養學生數學問題和數感,讓學生當堂進行練習的同時,還可以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看似簡單的情境問題,卻是小學生打基礎的關鍵一環,只有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從小培養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才能為學生今后學習深層次數學知識打好基礎,才能實現從小培養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情境教學是新課改實施后,有效的現代教學方法,也是小學數學教師創新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需要給予重視,并學會合理應用,這樣才能在課堂導入、講解和練習過程中,借助不同的問題情境融入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也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