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凈敏 宋佳鑫 首都體育學院
2022年,第24 屆北京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辦,這是中國人民再一次向世界各國展現中國綜合國力與大國形象、打造“體育強國”的光輝時刻。同時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北京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雙奧運”的城市。
基于冬奧會背景下,對高校體育英語專業的學生目前所具備的英語水平或能力素質做一個簡要的分析研究,為高校制定完善的體育英語人才培養方案提供一定的參考,使二者相互促進,達到共贏的目的。
體育英語是英語門類下的一個專業實踐性強的領域,學以致用是體育英語最顯著的特征。體育英語的教學應以體育內容為依托,將體育信息和各種體育賽事作為載體,認識到體育英語人才的培養并不是兩個學科知識的普通相加,而是課程目標制定者要讓學生融會貫通的運用知識。高校所培養的學生,都具備一定的技能優勢,這一點上符合了英語的教學以體育內容為依托的要求,優勢在于能夠幫助學生在教學內容技能的學習中更好的將技能學習與體育英語專業術語結合起來,兩種學科知識的交叉與運用,有利于體育英語專業學生提升自身專業性。體育英語專業尤其是冰雪方向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大賽機會,將自身冰雪專業知識融入到賽事翻譯或志愿服務中,在比賽閑暇之余亦可介紹當地特色旅游路線及美食,增加與國外友人的交流機會,有益于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現實教學活動中,在開設體育英語課程、培養體育英語人才方面尚且面臨著一定的困境。第一:人才培養目標未在學生實際學習中體現出來,課程設置尚存在缺陷,沒有很好的實現培養復合型體育英語人才的目的。體育英語課程所體現的應是體育院校所獨有的體育資源與體育環境,結合院校自身的特色,將體育與英語有機融合,二者相互促進,才能更好的促進人才的培養、體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所以在課程設置上,需要以體育為基礎,夯實英語技能,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交際行為”的能力;第二:師資力量專業性不足。多數教師專業不是體育專業,對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知之甚少,在此情況下體育與英語二者之間出現了斷層,如何將二者有機融合起來,讓英語老師懂體育,體育老師懂英語,對高校來說是一個還需重點攻克的難題。第三:未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相結合,基于此應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予學生去接觸大型賽事繼而增加賽事經驗與實踐。
鑒于上述所提到的體育英語專業所面臨的困境,各個體育院校開始思索高等本科英語教學改革路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成都體育學院英語專業提出了新的培養目標:其一,培養高質量且能經得起實踐檢驗的體育英語翻譯人才,其二,從教師入手,建立“雙師型”教育理念,完善了體育英語長期以來存在的英語教師不精“體育”的尷尬境地。這樣,教師本身精通體育知識,“體育+英語”的授課模式讓學生更能融會貫通的理解所學知識,更好的實踐。其三,逐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采用多種方式培養學習體育英語的熱情。借助體育賽事的平臺,增加了學生參加體育賽事的機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體育+英語的專業性人才正是冬奧會這種大型賽事所需要的。同時,學校應增加賽事翻譯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的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如何有效地完善體育英語課程,增強其實用性實踐性,使其切實可行的有利于學生發展及更好的服務于冬奧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高校應如何改善體育英語專業教學模式、培養高質量的懂體育的英語教師、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高參與性、如何給予體育英語專業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等都是高校體育英語培養人才所面臨的挑戰。
1.完善體育英語課程標準,增強其實用性,給予體育英語專業學生更多參與國際賽事的機會,為培養體育英語人才拓寬渠道;
2.提升教師專業化水準,培養真正懂體育的內行人---優秀教育者,鼓勵教師校外培訓、教學反思、發展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
3.理論實踐相結合、及時更新教學手段與方法等多種途徑來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英語的積極性。
在即將到來的2022 冬奧會盛世,體育英語學生要抓住機遇,克服挑戰,迎難而上,提升自身水平,為今后的學習工作積累經驗,更好的服務賽事,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貢獻自己的力量,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