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冬梅
(廣西南寧市上林縣白圩鎮獅螺小學 廣西 上林 530507)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學科知識時,由于其知識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其面臨的學習障礙較多。為了讓學生更輕松高效地學好數學知識,教師應關注以多媒體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的運用,建構能夠引導學生樂于學習、高效學習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并將其落實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讓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得到比較全面的發揮。
以多媒體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已然成為教師改進教學過程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式,并樂于主動將自己的精力投放在學習活動之中。只是如何最大化地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發現了一些原本存在或者新產生的問題,它們始終在影響數學教學的整體成效,這些問題可歸述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數學課堂上的多媒體教學實效不高,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深度不高。教師雖然在多個方面借助多媒體設備展開了便捷的教學,但是多媒體教學內容缺乏深度,更多的是單純地呈現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點,限制了多媒體技術的教學運用優勢與運用效果[1]。第二,數學課堂上的多媒體教學過多地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吸引了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使得學生的關注重點偏離了課堂上的數學知識點,并不利于有效提高學生在多媒體課堂上的學習成效。第三,有些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時,存在多媒體技術使用泛濫化的問題,認為增加多媒體教學的機會能夠絕對地提高教學效果。這一教學觀念并不利于有效推進數學學科多媒體教學的科學開展。
教師應立足多媒體教學的實情,對多媒體教學進行優化,改善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數學教學在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支撐下獲得有效發展。
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時,要確保這一教學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則可立足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運用實情,通過合適的教學方式優化多媒體教學,讓數學教學真正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撐下獲得理想的成效。
2.1 開展圖片導入教學,推動數學教學進程。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教師可發揮其現代技術優勢開展生動的新課導入教學,讓學生快速進入良好的數學學習狀態,從而起到推動課堂教學進程的目的。其中,基于多媒體圖片展示的新課導入教學方式可發揮不錯的教學作用,有利于學生在觀察多媒體圖片的過程中形成對新課堂知識的正確認知,從而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數學知識點。
比如在“時、分、秒”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將精確到時分秒的事件以圖片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運動會上短跑的計時、年末跨年倒數時間等。教師也可將生活中鐘表呈現時間的圖片放映給學生觀看,如精確到秒的電子表顯示屏、顯示營業時間的告示牌等等。學生在多媒體設備上瀏覽這些圖片時,可感受到時分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特點,有利于促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新課知識的積極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既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會影響到教學進度。實踐證明,以多媒體技術為支撐的圖片導入教學方式可有效推動數學教學進程,并保障數學教學質量。
2.2 開展有效互動教學,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打造有效課堂時,可選擇將多媒體技術手段用于師生互動教學,讓課堂教學氛圍突顯更強的教學活力,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地凝聚起來,促使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適當地設計互動教學問題,讓學生在多媒體手段的輔助下,通過課堂互動教學,獲得課堂上應學的數學知識[2]。
例如在“三角形的認識”這節課中,教師可先給學生播放一張由不同圖形組合形成的小屋,然后設計互動問題:“在觀察這一漂亮小屋時,你們能夠找出哪些圖形?又有哪些圖形是三角形?”學生在這一互動過程中,會對多媒體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將注意力集中過來,細心觀察不同圖形組合形成的漂亮小屋,尤其是根據自己在新課堂學習到的三角形知識點辨認小屋中的三角形圖形。之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參與到以他們自己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來:“你們可以自己在圖紙上設置一個有很多三角形的小屋嗎?”這可幫助學生即時鞏固現在所學的知識點,讓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
2.3 加強直觀動態演示,增強學生學習感知。教師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往往可加強直觀的動態演示教學,讓學生對直觀動態的多媒體畫面中蘊含的知識點有更直觀的感知與理解。尤其是對于數學課堂中具有一定理解難度的教學內容,教師更需要通過直觀動態演示的手段來加強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與理解能力,學會快速找到解決數學知識相關問題的訣竅[3]。
例如在“相遇問題”這部分內容的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直接在多媒體設備上向學生展示兩輛汽車不同的運動過程,讓學生直觀了解汽車不同的運動狀況,使其對相遇問題中的兩地、同時、相向、相遇等關鍵的數學語言進行更好的感知與理解,有利于學生學會準確理解相遇問題的數學信息,便于學生尋找正確的相遇問題解決方法。
2.4 加強學習思維引導,增強學生思維活力。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合理通過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思維活力,引導學生主動展開有效的數學思維活動,使其對數學知識或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有效的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效性。比如在“圓的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入微課的教學方式,將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相關知識點錄制成微視頻,再放映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根據其中的知識點展開思考,然后嘗試親自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在這一微課中,教師可插入一些輔助學習的微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涉及到的數學知識點。比如教師可利用微視頻技術錄制以下的內容:將一個圓分別分割成4、8、12、16等份,將其拼成近似的圖形。在這一微視頻中,教師可將不同等份拼成的圖形進行對比,讓學生觀察其中的規律或特點。學生可很明顯地發現分割的等份越大,拼成的圖形越來越近似長方形。當學生發現了這一點,則可更好地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導的,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的數學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教學走向信息化的教學態勢下,應注重加強多媒體教學的創新開展。為此,教師需明確當前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面臨的問題,然后從實情出發,對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過程進行科學的優化,并立足創新改革的精神,引入多種可行的教學方法推進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旨在全面提高信息化教育環境下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