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彪 陳文治 胡杏平 王慧敏 吳樹旭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 510000
骨科教學作為醫學外科臨床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目前骨科技術的飛速進展,各種手術器械的不斷更新換代,骨傷科手術學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骨科手術學具有操作性強、復雜程度高、專業性強等特點,因此在傳統的本科教學中,學生很難明白及理解手術的操作及步驟[1]。因此在當前快速發展的骨科手術中,傳統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臨床教學要求。如何提高骨傷科手術學的教學質量,讓剛接觸骨傷科手術學的學生更能直觀、有效地了解及掌握相關技能,目前基于“互聯網+”時代,各種教學方式在骨科教學中均取得不錯的效果[2],但基于案例學習(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學模式與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相結合在骨科手術學中的運用目前尚無報道,本研究作者就此方面進行探討,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探討新的教學模式在骨傷科手術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骨傷方向2016級和2017級本科生45名作為教學對象。其中2016級22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授課的學生為對照組,2017級23名采用CBL+MOOC結合模式的學生為觀察組,所有學生均由同一組教師教學,同一教學內容為同一位教師授課,按照同樣的教學材料及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對照組男生18名、女生4名,年齡范圍在21~24歲之間,年齡(23.0±0.3)歲;觀察組男生21名、女生2名,年齡范圍在22~24歲之間,年齡(23.0±0.4)歲;對比兩組本科生基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教學方法
1.2.1 觀察組 以病例為導向:(1)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選擇符合要求的典型臨床病例;(2)將病例資料整理后課前發于學生,學生對病例進行討論及制定計劃并預設問題;(3)利用MOOC向學生發布本病例術式的術前討論、方案的選擇、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手術操作原則及細節,并在術中進行詳細地講解并分析;(4)返回教學授課中,對學生預設的問題進行解答及操作指導,利用四肢骨塑膠模型進行虛擬仿真操作實際訓練,提高學生操作能力;(5)教師與學生進行討論、總結、探討,加深印象及提高教學質量。
1.2.2 對照組 授課老師按照教學大綱及教學要求,將骨傷科手術學課程做成PPT,在科室通過板書結合多媒體方式進行系統講解,讓學生對于骨科手術器械及步驟操作方法有所掌握。
1.3 教學質量評價
1.3.1 理論考試 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根據教學大綱及教學要求出具試卷,并采用閉卷考試方式,對兩組學生進行評價;考試成績滿分均為100分。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病例分析題等內容。
1.3.2 假骨操作考試 以肱骨近端、橈骨遠端鋼板內固定、肌腱縫合3種操作考試;4人為一組,并配備指導老師,學生抽簽為準;由熟悉該術式的骨科主任醫師進行考核,滿分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次教學評價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觀察組及對照組的學生理論及操作考試均合格;但觀察組的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特別是觀察組的操作成績相比于對照組有明顯的提高,因此CBL及MOOC相結合的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取得更好的效果,特別對于操作方面的提高更為突出。
表1 兩組中醫骨傷學專業方向本科學生理論及操作成績情況(分,±s)

表1 兩組中醫骨傷學專業方向本科學生理論及操作成績情況(分,±s)
注:2016級22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生為對照組,2017級23名采用基于案例學習(case-based learning,CBL)+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教學模式相結合教學方法的學生為觀察組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人數23 22理論89.42±5.75 82.80±8.28 5.135 0.001操作92.16±3.89 80.07±3.57 8.473<0.001
醫學教育,與其他的教育行業不同,它培訓的對象與人類生存質量密切相關[3]。骨科教學作為醫學教育外科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骨傷科手術學這門功課,因隨著骨科技術發展和器械的不斷更新換代,傳統教育已經不適應其強專業性及強操作性的特征,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對骨科手術的基本知識、手術操作及手術流程留下印象,不能充分地認識手術的適應證及操作細節;從而不能為接下來的臨床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4]。然而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圖文及錄像,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實現探索性、發現性知識,從而提高骨傷科手術學的教學質量。
CBL教學模式通過以真實的臨床案例作為導向,拓寬學生的臨床思維,改既往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問題,并通過同學們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探討的教學模式,全面的開放性、探索性的教學理念[3,5],為培養學生的主動發現問題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及操作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MOOC教學利用近年興起的慕課共享平臺,開展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將以視頻為主將課程發布到慕課平臺,通過網絡學習平臺提供給學員學習并獲得知識[6],具有開放性、透明性、直觀主動性等特點。近年來國內多位學者通過多模式聯合的方式在骨科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7-9]。傳統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動,單方面的灌輸模式,學生以被動接收的模式,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及實戰效果一般,特別對于骨傷科手術學這門功能,不能滿足該學科的教學要求。然而以CBL為先導,先將臨床案例發放給學生,學生改被動為主動,通過自學及相關探討發現問題,并攜帶問題進行下一步MOOC教學,通過觀看手術視頻的,找到問題答案及發現下一步問題,并可以通過MOOC線下提問方式進一步與教學老師反饋,進一步解答,從而反復多次地加深印象,達到直觀主動的教學效果。
本研究通過CBL與MOOC相結合模式,以臨床案例為導向,開放性慕課平臺為主線,針對本科骨傷科手術學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探討,通過理論成績和操作實踐考核方式,證實了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新型的教學模式在理論及操作成績取得明顯的提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雖然MOOC教學方法相比于傳統教學沒有課堂氛圍及面對面交流,缺少了有效的監督機制,但仍可以通過課后的考核及交流彌補其中的不足。
綜上所述,在骨傷科手術學教學中,采用CBL與MOOC相結合的模式,相比于傳統教學,能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提高理論成績及操作能力,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值得教學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