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主辦的《閃亮的名字2021——最美教師》發布儀式在央視播出,番禺教育的杰出代表、廣州市番禺區北城幼兒園王雋楓老師,代表全國520萬幼兒教師亮相央視,講述她那“幼教世家,傳承美好”的動人故事。
王雋楓老師一直以優秀黨員教師的要求以德立身,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甘于奉獻、勇于擔當,在全心全意為師生、家長服務中爭當楷模,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她緊跟幼教改革創新步伐,不斷探索新形勢下新思路新方法,尤其在一日生活中全課程發展幼兒素質和開發運用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資源育人上有深入研究,深得同行、家長的信賴和孩子們的喜愛。她曾獲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州市中小學骨干教師、番禺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番禺區優秀共產黨員。這次她榮獲中宣部、教育部2021年“最美教師”稱號,正是對她忠誠于黨和人民的幼教事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創造不平凡成績的充分肯定。
王雋楓老師是一名從教27年的幼教老兵,這個出身“三代幼教世家”的湖北姑娘,以新嶺南人務實、包容、創新的精神,始終如一傳承和踐行著對幼教事業的熱愛與初心。
說起“幼教世家”,王雋楓的外婆、母親、姨媽和侄女都是幼教工作者。母親1971年正式成為湖北幼教隊伍中的一員,從事幼教工作33年。這名曾榮獲“縣優秀教師模范”稱號的幼教工作者,其艱苦奮斗、擔當育人責任的一言一行,對耳濡目染的小雋楓影響深遠。小時候,每天晚上母親在臺燈下伏案工作,撰寫教案、自制教玩具、拉著小雋楓當學生試教。母親愛思考,愛鉆研,特別心靈手巧,經常自制各種教玩具,用棉花做成貼絨教具,用布縫成手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能制作這樣的創意教玩具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每次做好之后,母親都會讓她做第一個學生試教試玩,還會征求外婆的意見,這在王雋楓當年幼小的心靈投下了幼兒教師的光輝形象,這種形象是閃著光的、溫暖的、有力量的。王雋楓的心里播下了當幼師的種子,因為她覺得幼師是快樂的象征、天使的化身,她對幼師充滿敬意和向往。
1991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北省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后,她帶著“把幼師當作一輩子要做好的事業”的初心南下廣州,成為了一名幼兒園教師,并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不斷奮進,獲得了本科學歷和高級教師職稱,憑著進取之心、博學之志、擔當之勇在廣州番禺這片學前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熱土上揮灑青春與汗水。
幼教世家,傳承美好,傳承的是一份信念!很多人都說幼兒園教師如同保姆,每天伺候著孩子吃喝拉撒,但對于王雋楓來說,幼教是一份事業,一份影響人一生成長的教育事業。她踏足幼教27年,當了16年班主任,同時兼任11年級長、15年教研組長,如今在保教主任崗位上做了6年。她如此堅定地行走在幼教之路上,既源自她對幼教的熱愛,也因為番禺這塊幼教沃土給予她不竭的前行動力。番禺區作為全國學前教育實驗區,地方政府非常重視學前教育,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搭建各類創新平臺,為每一位有志在幼教事業中敢想敢闖的幼師提供發展機遇。王雋楓老師抓住契機,用心思索前行之路。在她看來,新時代的學前教育是尊重幼兒年齡特點與學習方式、重視幼兒學習品質、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在她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她刻苦鉆研,用心為每一位孩子點亮心中的那盞燈,讓他們看清自己身上的獨特閃光點,鼓勵并支持孩子成為更精彩的自己!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點點滴滴皆教育,王雋楓能夠隨時隨地捕捉可以影響幼兒發展的教育因素,準確分析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判斷幼兒的發展水平,給予恰當的引導與支持。戶外活動中發現小昆蟲,能被她設計成引導孩子觀察、討論和探究的科學活動課程;爭搶玩具時發生小糾紛,那是她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和社會交往的絕佳教學現場;為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她創設具有選擇性、多樣性的區域環境,投入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孩子在自由自主的游戲活動中獲得個性化發展。為了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優質的教育,在區教育局組織下,她深入全區各鎮街近50間幼兒園調研,幫助各幼兒園梳理在環境創設、游戲支持、一日生活組織、教學活動實施、師幼互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實現保教質量共同提升。她還遠赴西藏林芝和貴州赫章“傳經送寶”,提高邊遠地區教師課程意識及開發能力。讓更多的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是王雋楓最堅定的教育信念!
幼教世家,傳承美好,傳承的是一份責任!作為一名黨員,王雋楓深深地領會到“文化自信”的深遠意義,認識到傳統文化必須從娃娃抓起的重要性。她所在的番禺區北城幼兒園是一所致力于發掘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以文潤心的嶺南文化特色幼兒園。王雋楓帶領老師們積極投入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在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實踐中解決了幼兒園文化課程資源不夠系統全面的問題,打造傳統文化全課程育人體系。該項目被評為廣東省特色教育項目、廣東省學前教育“新課程”科學保教示范項目、廣州市番禺區教育教學成果一般培育項目。她還作為主要成員編寫了《嶺南風物篇》《嶺南民俗篇》《嶺南美食篇》《嶺南節令篇》等系列幼兒園本土文化主題工具書,建立嶺南本土園本課程資源庫,將適宜孩子感受、體驗、學習、表現的民俗活動醒獅、飄色,傳統美食早茶文化,民間工藝刺繡,灰塑等引入到幼兒園課程中來,提升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培養孩子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優秀傳統文化,讓老師和孩子們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王雋楓老師在幼兒教育事業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擔當,傳承著幼教世家踏實勤懇、大愛無私、勇于創新的精神。幼教世家,傳承美好,美好中則蘊含著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正是“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的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
(供稿? ? 廣州番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