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盟盟 江巍 姜立敏


摘? 要:目的 對比分析聯合使用達格列凈、二甲雙胍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2月,選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二甲雙胍)和研究組(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每組50例。治療后,對比兩組血糖水平、胰島素分泌指標、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前,兩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2hPG、FPG、HbA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胰島素敏感指數(HOMA-IR)、胰島素分泌指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Fins、HOMA-β、HOMA-IR均低于對照組,胰島素分泌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出現不良反應,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療效顯著,并且可改善患者胰島素分泌相關指標,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關鍵詞:血糖;糖尿病;達格列凈;二甲雙胍;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3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紊亂綜合征,是以高血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代謝性疾病,發病率高。有關研究表明[1-2],該病發病和多種因素相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身體胰島素β細胞功能減退,引發糖代謝異常、蛋白質代謝異常、水及電解質紊亂、胰島素抵抗等,隨著病情發展,將出現一系列嚴重并發癥[3]。二甲雙胍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藥物,能夠有效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提高細胞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但部分患者對該藥敏感性差,導致用藥療效不佳[4]。有關研究表明[5],若同時添加達格列凈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并且控糖效果好。本文主要探析二甲雙胍聯合達格列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價值,現將研究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年1月~2020年12月,選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二甲雙胍)、研究組(加用達格列凈),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3.59±1.69)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06±1.58)年。研究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齡60~88歲,平均年齡(73.62±1.63)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1±1.6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確診為糖尿病[6];②未合并腫瘤疾病;③無重大功能臟器衰竭。
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②同時參與其他研究;③中途退出者;④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具有禁忌證。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二甲雙胍(生產企業: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0,規格:0.5 g)進行治療,0.5 g/次,2次/d。
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添加達格列凈(生產企業:AstraZeneca Pharmaceuticals LP,國藥準字H20170119,規格:10 mg),5~10 mg/次,1次/d。
兩組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共治療6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內分泌激素水平、不良反應、血糖水平進行對比。①血糖情況包含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在患者入院前和治療結束后分別取靜脈血2 mL,離心得血清后檢測。FBG的正常值范圍3.90~6.10 mmol/L,2 hPBG的正常值范圍≤7.80 mmol/L,HbA1c正常值范圍3.6~6.0 %。②針對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胰島素敏感指數(HOMA-IR)、胰島素分泌指數于治療前后取空腹靜脈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獲取數值。空腹時血漿胰島素正常范圍5~15 μU/mL,HOMA-β=20×FINS/(FBG-3.5),HOMA-IR=FIN*FBS/22.5,胰島素分泌指數空腹4.03~23.46 pmol/mL。③比較治療后不良反應,包括乏力、低血糖、泌尿生殖系統感染、頭暈。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FBG、2 hPBG、HbA1c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FBG、2 hPBG、HbA1c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胰島素分泌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Fins、HOMA-β、HOMA-IR、胰島素分泌指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Fins、HOMA-β、HOMA-IR均低于對照組,胰島素分泌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均出現不良反應,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早期缺乏典型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輕度乏力、口渴等癥狀,若確診與治療不及時,可引發糖尿病足、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7]。臨床治療一般使用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和降糖藥物展開治療,從而控制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其中,選取適宜的降糖藥物為臨床研究熱點,將提高患者胰島素功能效率、促使機體血糖吸收及在利用、促進多余血糖消化冗余血糖作為切入點[8-9]。楊明花[10]研究認為,二甲雙胍與達格列凈聯合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不但能夠降低患者血糖情況,并且優于單純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此外,舒張壓、收縮壓及體質指數相比治療前顯著降低,進而提示,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有明顯優勢。
本研究結果顯示,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聯合用藥后,不但降低了患者血糖水平和Fins、HOMA-β、HOMA-IR,提高了胰島素分泌指數,并且和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上述聯合用藥方案得降糖效果優于單純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同時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情況,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糖效果提高的原因在于,二甲雙胍能夠提高身體細胞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還可以加速葡萄糖的代謝,抑制肝糖原的合成;而達格列凈能夠將SGLT2進行選擇性阻斷,從而降低靠近腎臟的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提高尿糖的釋放,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水平[11]。另外,達格列凈還可以提高利尿效應,提高腎臟血流量。兩種降糖藥物由于使用降糖的途徑以及方法不同,可以聯合應用,具有協同的作用,從而提高降糖效果。使用達格列凈可以促進血糖快速降低達到正常范圍內,還可以讓血糖處于相對穩定水平,促進胰島β細胞休息,達到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的作用[12]。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差異無顯著性(P>0.05),可見聯合用藥效果好,用藥安全性較高,其原因在于,達格列凈在高循環血壓葡萄糖水平時對SGLT2抑制作用較強,在低血漿葡萄糖水平對SGLT2抑制作用減弱,故使用此類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綜上所述,相比單純用藥治療,聯合用藥療效更佳,并且安全性高,值得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
參考文獻
[1]曲歌樂,張仲迎,李耘,等.中老年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對血壓晝夜節律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21,20(6):560-564.
[2]李勁鴻,王紅. 纈沙坦氨氯地平片聯合α-硫辛酸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效果及安全性[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1,42(4):53-56.
[3]梁宇,焦秀敏,張星光,等.達格列凈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脂聯素水平和體脂分布及骨礦含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21):2655-2660,2668.
[4]黃小區,潘潔婷,鄺恒幸,等.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對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影響[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2020,48(4):24-28.
[5]周瓊蘭,張敏,孫勤,等.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療效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6):154-157.
[6]肖幸,楊夢晨,糜濤.達格列凈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影響及臨床療效的初步研究[J].微循環學雜志,2021,31(2):22-25,30.
[7]曾俊,代文雪,梅希.單藥或二聯口服降糖藥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達格列凈的療效及安全性[J].川北醫學院學報,2021,36(6):749-752.
[8]李芳芳,蘇靖.達格列凈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電解質及尿酸水平的影響[J].世界復合醫學,2021,7(2):195-198.
[9]張明,張捷,周木子,等.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致體質量快速減輕1例[J].醫藥導報,2021,40(7):951.
[10]楊明花.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1):27-28.
[11]徐敏,李興旺,盧海龍,等.達格列凈或阿卡波糖聯合二甲雙胍對老年T2DM患者糖代謝和心功能的臨床觀察[J].醫學研究雜志,2021,50(3):110-113,132.
[12]陳春燕,張時清,張浩,等.達格列凈聯合二甲雙胍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相關內分泌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9):104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