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洋 劉文利
【關鍵詞】全面性教育;幼兒園;幸福生活權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76-0033-03
【作者簡介】1.李佳洋,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中國基礎教育質(zhì)量監(jiān)測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博士研究生在讀;2.劉文利,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中國基礎教育質(zhì)量監(jiān)測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幸福生活權概述
1.幸福生活權的定義。
幸福生活權是人權領域的重要概念。劉志強等人認為,幸福生活是一種在客觀條件下循環(huán)向上追求、享有、實現(xiàn)自身需要的狀態(tài)。[1]黃愛教認為,幸福生活權是人們追求、享有并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權利,它不是某項單獨或獨立的權利,而是一項概括性權利。就幸福生活權的內(nèi)容而言,主要包括三種權利:一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二是享有幸福生活的權利,三是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權利。[2]
2.全面性教育與幸福生活權。
幸福生活權作為一種人權,跨越差異,賦予每個人追求、享有、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資格,平視不同的幸福生活狀態(tài),主張每個主體享有同樣的尊嚴。全面性教育是一個基于課程,探討性的認知、情感、身體和社會層面的意義的教學過程。其目的是使兒童和青少年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確保其健康、福祉和尊嚴。它倡導所有人享有健康、受教育、信息平等和無歧視的權利,這些都與幸福生活權息息相關。
二、全面性教育中幼兒幸福生活權教育的開展
由劉文利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以下簡稱《繪本》)系列共分為9冊,分別是《我們的身體》《新生命的誕生》《奇妙的感覺》《彩虹心情》《我愛我家》《多彩的幸福》《遵守規(guī)范的孫悟空》《好秘密 壞秘密》和《歡樂的六一》。在幼兒性教育課程中,與性有關的價值觀始終貫穿其中,其中就包括幸福生活權。幸福生活權所包括的三種權利在幼兒園性教育課程中可以轉化為相應的教學維度,即知識——享有幸福生活權利的內(nèi)容;態(tài)度——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技能——實現(xiàn)幸福生活的權利。
北京師范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使用《繪本》作為教學材料之一,讓幼兒逐步了解幸福生活權的含義,培養(yǎng)幼兒追求幸福生活權的意識和技能。
1.繪本《我們的身體》中的幸福生活權。
《我們的身體》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一個授課單元,是幼兒園性教育教學的基礎及啟蒙課程。3~6歲的幼兒對于自己和他人的身體有極大的興趣,這是幼兒性別意識發(fā)展的表現(xiàn)。因此,幼兒需要先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身體,建立主體意識。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課題組通過設計多項教學活動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男孩和女孩身體的相同和不同,悅納自己的身體,積極看待隨著年齡的變化身體所發(fā)生的變化。例如,使用自主研發(fā)的動畫視頻《我們的生殖器官》《我們的身體會長大》《我愛我的身體》等,幫助幼兒認識到男孩和女孩雖然在身體上有所不同,但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平等、美好的;幼兒通過教學視頻還會了解到自己的身體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化,這個變化也是個人能力提高的過程。這些教學內(nèi)容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幼兒獲得關于幸福生活的多元內(nèi)容。
2.繪本《新生命的誕生》中的幸福生活權。
《新生命的誕生》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二個授課單元,幫助幼兒了解新生命誕生的相關知識。幼兒對懷孕和出生的認知發(fā)展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順序,因此,為幼兒提供符合其年齡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知識有利于幼兒更準確、科學地認識生育和誕生,避免受到錯誤信息的誤導。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課題組設計了游戲活動“我是怎么誕生的”,通過讓幼兒扮演婦產(chǎn)科醫(yī)生或助產(chǎn)士模擬孕婦媽媽的生產(chǎn)過程,進而引導幼兒理解生命的到來都是愛的體現(xiàn),無論男孩女孩都是美好平等的、值得被愛的,都應獲得相應的幸福生活的權利。與此同時,游戲活動“今天我是爸爸/媽媽”通過讓幼兒扮演爸爸或媽媽讓他們體驗到養(yǎng)育寶寶需要爸爸和媽媽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的關心和照顧,這些都能夠提升家庭成員的幸福感。
3.繪本《奇妙的感覺》中的幸福生活權。
《奇妙的感覺》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三個授課單元,引導幼兒學會關注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感覺,尊重自己的這些感覺并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如在感到不舒服時,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或信任的人。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課題組設計了“我的感覺”“我不喜歡這樣”等游戲活動引導幼兒積極感受自己的感覺。通過這些游戲,幼兒能夠逐漸理解人有許許多多的感覺,有的會讓我們感到幸福,有的會讓我們不舒服;學會珍視幸福的感覺,規(guī)避和應對不舒服的感覺,從而體會生活中幸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4.繪本《彩虹心情》中的幸福生活權。
《彩虹心情》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四個授課單元,引導幼兒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并以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課題組設計了不同的情景游戲,如“媽媽不給我買玩具”“大家都喜歡妹妹”“我摔壞了爸爸的手機”“小美今天不跟我玩了”等。教師通過情景描述引導幼兒理解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情緒的權利,但是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消極情緒而影響甚至傷害他人,并指導幼兒給出合適的情緒處理策略。這一單元幫助幼兒學會以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并掌握處理情緒的積極策略,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取決于自己對情緒、對生活的認識等意識。
5.繪本《我愛我家》中的幸福生活權。
《我愛我家》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五個授課單元,向幼兒介紹了不同的家庭類型、家庭成員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員的不同角色和責任。幼兒在家庭中有得到父母悉心照顧、保護等權利;獲得發(fā)展、參與溝通交流、接受教育等權利;獲得平等、尊重等權利。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員的角色和承擔的家庭工作,如“在家里你和爸爸媽媽都會負責打掃衛(wèi)生嗎?誰負責做飯?誰負責洗碗?”等。基于幼兒的分享,教師會引出不同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交流溝通方式等知識技能,促進幼兒對家庭成員間的平等與尊重的理解,提升家庭生活質(zhì)量和幸福感。
6.繪本《多彩的幸福》中的幸福生活權。
《多彩的幸福》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六個授課單元,通過介紹不同人的不同職業(yè)、不同生活方式,向幼兒傳遞基于尊重和平等的多元價值觀。多元價值取向是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特征,幸福生活權是多元價值取向下的概念,包含對于個體多元價值的尊重。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爸爸媽媽的職業(yè)以及他們對這個職業(yè)的理解,讓幼兒逐漸理解每個人都有在遵守法律法規(guī)、社會規(guī)范的前提下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職業(yè)、興趣愛好的權利,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感受到幸福。
7.繪本《遵守規(guī)范的孫悟空》中的幸福生活權。
《遵守規(guī)范的孫悟空》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七個授課單元,引導幼兒建立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意識,了解并遵守社會規(guī)范。幸福生活有其法治基礎,它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理性、文明、秩序、效益和合法性”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在課程中教師會告訴幼兒,在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守社會規(guī)范,如不能隨地大小便、不能在公共場所裸露身體等,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和保護。
8.繪本《好秘密 壞秘密》中的幸福生活權。
《好秘密 壞秘密》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八個授課單元,告訴幼兒如何分辨危險場景,如何通過“三步走”的方法保護自己,遠離危險場景,預防性侵害。性侵害帶給幼兒的傷害不僅體現(xiàn)在身體上,還體現(xiàn)在心理上,危害幼兒的健康成長。生存權、發(fā)展權和受保護權是幼兒的基本權利,也是獲得幸福生活最基本的前提。教師和父母應該為幼兒提供保護,為幼兒創(chuàng)建一個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而這必然離不開性教育。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課題組為幼兒創(chuàng)設不同的帶有性侵害風險的危險場景,幼兒在模擬訓練中逐漸加強辨別危險場景的能力以及保護自我的能力。
9.繪本《歡樂的六一》中的幸福生活權。
《歡樂的六一》是幼兒園性教育課程的第九個授課單元,向幼兒介紹兒童的基本權利以及這些權利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xiàn),引導幼兒學會維護自己的權利。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讓幼兒分享自己在家中的日常,如衣服、玩具的選擇,父母對孩子意愿表達的反饋情況,父母對與性有關的問題的解答等,幫助幼兒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權利有哪些,并能夠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認識自己的權利,表達自己的權利,進而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這些是幼兒獲得幸福生活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志強,閆乃鑫.論作為人權的幸福生活權[J].人權,2020(6):115-130.
[2]黃愛教.論幸福生活權的目的論解釋[J].人權,2020(1):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