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摘要】在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在講授的基礎上去補充教學內容,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研究性閱讀教學,這個過程注重發揮學生們的自主以及獨立閱讀,同時還能挖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促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的學習中,然后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基于此,文章對高中語文研究性的閱讀教學狀況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觀點和想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性閱讀;新課改
引言:隨著新課改時代的來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正發生著轉變,研究性閱讀教學提倡的是學生們的自主閱讀以及延伸拓展閱讀等等,整個過程非常注重課堂教學空間的自由性以及開放性,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和教師交流多向性的學習理念。探究性的學習可以幫助啟迪學生們的心智,通過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然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以此強化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所以說,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積極推動探究性的閱讀教學工作,這樣才能確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們的閱讀學習能力。
一、指導引入,促使研究型閱讀教學靈活多樣
1.學習過程的探究化
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設置一些綜合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們展開思考,例如:在教學指導《藥》這篇文章時,可以引導學生們探究這篇文章為何這樣命名這些人物,促使學生們列出課文中所有的人名并思考其中的內涵,然后依次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2.課后練習問題的課題化
在語文的研究性閱讀中,將課后練習題轉換成研究性問題,這是最常見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荷塘月色》的課后練習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們去觀察作者的情緒,一般情況下,當學生們完成這篇文章的閱讀后,教師會讓學生們總結作者心神不寧的原因,然后反映出作者對殘酷現實的不滿,以此解決閱讀問題。但是在探究性的閱讀中,學生們需要理解文章更深層的含義,將問題作為小課題進行研究,多問幾個問題病查閱更多的資料,這樣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3.文本閱讀的比較化
比較欣賞在高中語文研究性的閱讀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擴大學生們的課外閱讀量,同時還能幫助他們大通閱讀的思路病拓展視野。例如:在學習高爾基的《母親》和栗良平的《一碗陽春面》時,經過比較會發現這兩篇文章其實并不同,雖然同樣在說母親的形象,但是作者的思想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完全不同。
二、研究性閱讀教學實施的主要對策
1.改變教學方式
教師需要讓學生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式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閱讀的教學指導中,需要讓學生們緊扣教材特點,同時還要重視自己的閱過程,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提升。展開研究性的閱讀教學,促使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然后主動探究,以此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僅僅注重課文結構的分析,教師們對文章進行拆分,然后讓學生去理解其中的內容,雖然也能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但是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們自我意識的發揮非常不利。所以教師需要改變自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將直觀的結論收起來,然后去提升以及培養學生們的語感基礎,鼓勵學生們對文章展開分析,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預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們解讀文本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們的審美情趣。例如:在教學指導《狂人日記》時,首先讓學生們掌握并且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然后進行文章內容的自我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展開主題式的閱讀,將閱讀的主題交到學生們手中,讓他們自己選擇符合主題的書籍,這些書籍可以不同,然后要求他們在閱讀中做好筆記并寫下心得體會。這樣做的目的式為了讓學生們對教學的文章加深印象之外,還能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
2.引導學生們學會思考,進行有效的閱讀
高中語文課堂和其他階段的語文課程相比,教學內容又多又無聊,有些文章讓學生們感到乏味,最終就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當面對這些文章時,教師其實可以采用提問式的方式,通過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部分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們在整篇文章的閱讀中去尋找答案,這樣就能保證他們著重理解整篇文章內容。問題其實開啟了學生們的探求之路,學生們在提問式的教學中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雨巷》時,當學生們閱讀到“彷徨在悠長、悠長”這句話時,教師可以對他們這樣提問:“同學們,這里面的兩個悠長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呢?”這時候學生就會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
3.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思考能力,調動他們的閱讀審美
高中語文研究性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們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是為了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在整個閱讀教學中,教師改變了自己原先的教學理念,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對他們進行提問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們自己進行提問,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們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為了激發學生們的閱讀審美能力,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們一起溫習文章,然后講解一些關于審美方面的知識,這樣做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深入審美的閱讀。例如:在帶領學生們閱讀《沁園春·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跟著錄音一起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真實感受文章的大氣磅礴以及曠達豪邁,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研究性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們的靈活思維。當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之后,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提升,這樣就能保證學生們更好的發展,從而滿足教學需求以及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沈云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審美教育施教策略探究[D].延邊大學,2016.
[2]劉媛,雍蓉.高中語文審美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淺析[J].].學周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