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雅
【摘要】新課改以來,參與式教學已成為一種更受推崇的教學方式。其特點是將傳統的“教就是教”、“學就是學”的課堂模式轉變為“教”與“學”兼顧。互動教學的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遞者轉變為課堂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促進學生學習,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鍛煉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解決學習問題。參與式教學的優勢明顯,適用性也比較廣泛。長期以來,高中政治相對單調,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和學習興趣。因此,在政治課堂中嘗試采用更多參與式教學方法,必然會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熱情,。本文結合參與式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經驗,探討參與式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參與式;實效性
引言: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尤其是在政治課堂開展教學時,應注重學生自主參與,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參與政治課的能力的提升。教師應在課堂上設計適當的政策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辯論,使得學生在高中政治課上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政治分析和表達能力提高政治學習的有效性。參與式教學體現了“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在高中政治課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方法,始終貫徹“參與”意識,讓政治教育生動、實際、有效如何讓學生“參與”政治課?具體探究如下。
一、參與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提升策略
(一)導入環節精細設計,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角色中
確保學生積極參與政治課,首先是引起學生的注意,以激發他們的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優化課堂導入環節,導入優化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利用新聞熱點引導學生參與。新聞熱點通常這些是最近受到社會關注的重大事件。它們具有時間敏感性并具有廣泛的影響。開課時,結合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熱點事件。可以由討論活動延伸到學習教學內容。它既體現了政治學的學科特色,又激發了學生參與現象討論和理論知識綜合的濃厚興趣。
2.置疑吸引學生參與。強化學生們的思維拓展,設置疑點、問題以及矛盾便是最好的方法,例如在對新課進行教學之前,對即將要講解內容中的問題、疑點以及矛盾進行提煉,在講解教材內容前,進行問題導學,引起學生們的思考,將政治知識的探索學習,變成學習的習慣以及心理的需要,讓學生養成求真探索的優秀學習品質,主動加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3.教學材料的引進。
在課堂教學中,形象性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們的注意、了解和掌握,高中的政治學科的特點較為鮮明,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學生們對抽象的知識理解不到位,在長時間的學習下,便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將生動具體的事物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例如圍繞知識點的講解可以導入一部卡通片、幾首歌曲或某個電影剪輯等教學材料,用新形式的教材來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結合教材探索政治原則和概念,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在課程中的參與度。
(二)調整課堂教學環節,為學生創造參與機會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過程往往是教師精心設計的過程。教師在哪里提問,學生在哪里回答,何時展示材料和教具,以及如何進行下一步教學。一切都是嵌套的。一步一個腳印,是非常確定的,不允許有偏差。非常不科學: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狀態,無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新課程理念倡導的課堂教學是開放的、動態的,是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與合作。因此,應用參與式教育,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機會。避免“禁錮”學生的思想和手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實踐能力。那么如何調整課堂教學環節來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呢?
首先,教師要學會“釋放”。在新的課程教學理念下,教師的責任不再只是“教學、答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學會“釋放”。他們不能再用固定的教學模式來限制學生,更不能“占”班、“滿堂灌”,相反,課堂應該還給學生,給學生參與課堂和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學習、討論和辯論的機會。例如,可以允許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收集到的相關知識的圖片、故事和視頻材料等進行整理,可以與同學們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小組討論,總結出小組觀點。然后他們可以與其他組辯論或交流。對于學生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或者通過相互提問的問題,教師要避免越俎代庖的急于對學生們進行講解,可以作為平等的討論者的身份,提出意見,助力學生完成自主的判斷,這樣,教室就真正“租”給了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允許學生接受挑戰。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教師要學會“幫助”。將課堂歸還給學生,不是教師離開教學陣地,而是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參與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態度不是被動地觀望,而是智慧地啟迪學生。
(三)把握課后環節,讓學生將政治和生活有機結合
生活是學習政治的最佳課堂。它為學生提供了最廣泛的討論政治問題的空間。促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政治知識的學習,主動完成學習任務。能夠在生活中運用政治知識或從生活哲學中提取政治。它是最成功的政治教育,也是最深刻的政治參與。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課程結束后有許多與政治內容相關的活動。政策教師不可能詳細解釋所有這些與學生相關的內容,尤其是在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但是,他們可以向學生介紹這些活動。鼓勵他們利用課外參與時間。例如,參加先進人人物事跡的報告會,參加社會調查,聽法律知識講座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國情和民心有更具體的接觸和了解。也可以讓他們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政治,運用政治,對未來的課堂學習起到充分的促進作用。
結語:簡而言之,參與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和學生各種能力的提升,顯著提高學生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林春妮.高中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18(10):48.
[2]溫宇婷.小議體驗式教學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成效的提升[J].報刊薈萃,2017(0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