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長治學院 山西長治 046011)
以中國少兒趣味田徑的應用與發展為研究對象。
該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1,2]。首先,在中國知網以“少兒趣味田徑”“中小學田徑”等關鍵詞進行搜索,然后對搜索到的文獻資料進行匯總分析,使之成為該研究的理論依據。其次,為進一步了解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在我國應用與發展的現狀,對相關專家進行有關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實踐中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訪談,使之成為該研究的理論和實踐參考。最后,通過對文獻資料和專家訪談結果的綜合分析,根據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應用與發展的優劣勢情況,對未來少兒趣味田徑的應用與發展提出可行性的參考建議。
2001年,國際田聯最早推出了少兒趣味田徑項目。2005年,在國際田聯的大力推廣下,我國開始引入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學界一般以周晨光舉辦的“迷你奧運會”作為我國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萌芽階段的代表。在這一階段,多數參加培訓的教師在教育觀念上接受了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并且有些教師還在訓練的過程中融入了該項目,不過并沒有實現國內大范圍的推廣實踐。
2009—2012年是中國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成長階段,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一是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器材引進與師資培訓。2009年5月,中國田徑協會成功舉辦了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會,同年9月,北京體育大學召開中小學田徑教學研討會,對趣味田徑項目進行了介紹,中國田徑協會與相關部門聯合發出各類趣味田徑比賽邀請函,國內部分省市建立實驗學校。2012年,國家體育總局在國內部分省市陸續舉辦少兒趣味田徑指導員培訓班,為該項目的發展提供師資保障。二是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科研形式的推廣。2009年11月,中國教育學會將少兒趣味田徑的推廣作為2010年度重點科研課題。2010年7月,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實效性研究成為年度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2010年10月,國家體育場舉辦了首屆全國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會。
2013年至今是中國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發展的鼎盛階段[3,4]。2013年9月,全國學校體育聯盟組建并在其后幾年里成功組織了各類少兒趣味田徑比賽和活動,并為國內各省市學校培養了很多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專業指導員。2014年,北京市小學體育課堂引入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同時北師大對2所小學的體育教師進行少兒田徑項目的培訓與指導,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好評,進一步推動了該項目的課程化進程。2016年7月,少兒趣味田徑軟式器材被列入中小學體育器材采購清單。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將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與傳統田徑項目進行融合推廣,使學校體育運動形成了人人參與的發展態勢。此后的幾年里,各省市有關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政策文件和相關的賽事活動、教師培訓等均接連不斷,且相關研究成果也更為深入和廣泛。少兒趣味田徑形式的多樣化和靈活性,動作技能的實用性和對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使得該項目的推廣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趨勢。
第一,學校作為中國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推廣與實踐的核心基地,學校相關領導和教師對該項目的了解和認可程度直接決定著該項目的實踐情況與發展層次。我國自2005年引入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后,多數中小學教師對這種創新型的體育教育教學理念持有認可的態度,隨著教育部等多方合作推廣,如今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學校已經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不過相對而言,私立中小學校對該項目的重視與開展程度不及公立中小學校,這與學校辦學經費來源和生源招收不無關系。第二,目前,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中小學校指導教師儲備量充足,且對該項目的了解程度較深入,能夠很好地實現該項目課程的授課和推廣工作,但是由于分配呈現集中的趨勢,需要上該項目的年級較為分散,所以教師的工作量相對來說較為繁重,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該項目的創新發展。第三,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課程每周上課頻次較低,且形式上主要以傳統體育課為主,社團、課外訓練課等相對較少,這不利于學生基本運動技能的提升和身體素質能力的培養,對他們的體育運動興趣的激發也不具有很好的作用。第四,在中國少兒趣味田徑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并沒有完全按照國際田聯的教材指導進行,而是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地改編,以便使該項目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素質能力的提升,不過在教學過程中,項目相關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用較少,教學手段較為單一。第五,作為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主體,學生對該項目的參與積極性目前并未達到預期水平,但體育運動的興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發,在體能和運動技能方面也實現了較大的提升。第六,目前少兒趣味田徑項目不同級別的比賽越來越多,教育部和學校方面也非常重視,這極大地提升了該項目在教學實踐中的地位。
第一,體育教育管理部門的支持、學校領導和一線教師的重視在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應用與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兒趣味田徑項目開展的基本條件是學校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項目的開展離不開學校相關領導的重視和體育教師的參與,并且體育教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教學組織和教學內容的創新確保了學生對該項目的興趣,趣味田徑教學由此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第二,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場地等進行田徑項目組合創編,在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提升的同時,自身也在不同等級的少兒趣味田徑項目中獲得科研項目獎項,這就使得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高漲。第三,少兒趣味田徑項目不僅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而且能夠全面提升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該項目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課堂學習得積極性,并增加學生的運動負荷,使學生在科學的、愉悅的氛圍中循序漸進地實現身體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日常體育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將多個動作組合起來(如跳繩—跨欄—接力等的串聯),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田徑項目的鍛煉。除此之外,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器材的簡便性和多樣性為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提供了便利,越來越多的接受過相關項目培訓的教師和教育部門組織開展的不同級別的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競賽為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應用與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第一,有部分學校,尤其是民辦中小學領導對少兒趣味田徑項目重視度不夠,投入的教學經費不足[5,6]。第二,雖然自2005年中國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肇始之初,教育部相關部門在國內各省市不斷地舉辦相關項目的指導員培訓班,但是有些地區的中小學還未普及,相關項目的師資力量還有待加強。第三,由于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參與年級較為分散,而部分體育教師也由于教學工作量較大及沒有與學校實際體育教學情況相匹配的少兒趣味田徑教材教案而對該項目課程教學持有敷衍了事的態度。第四,由于部分教師對該項目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不足,使得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因地制宜地進行項目創新,從而使得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沒有發揮出其真正的效用。
第一,國家有關部門對青少年體育教學工作非常重視,且在2016年即將少兒趣味田徑軟式器材列入教學采購名錄,為該項目在全國范圍內中小學校的推廣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第二,教育部體育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也為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發展的契機。第三,目前,中國田徑協會已經將少兒趣味田徑項目作為年度常規賽事進行舉辦,參賽的學校團體逐年增加,這也從客觀上促進了該項目的應用與發展。第四,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一些優秀的少兒趣味田徑教學課程得以讓更多的教師觀摩學習,這有利于教師更為主動地開展趣味田徑的教學和提升他們的課程創新能力。第五,隨著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不斷發展,部分省市的學校將自身的實際情況與趣味田徑項目相融合,成功舉辦了人人均可參與的全校性運動會,為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如何將該項目更好地引入體育課堂教學中,使之更符合國內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學校教學實際,成為實踐中面臨的難題。相關教材和教案是否具有科學性、趣味性和實效性,成為影響教師教學效果的最為重要的因素。面對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應用與發展的威脅,可以從三方面著手解決。一是,教育部門將項目培訓權下放到各省,由各省體育研究人員因地制宜創編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教材等。實踐中可以先由各省各自選派10名體育教學研究員進行項目集中培訓,經考核合格后,由他們回到各自省份進行項目教材的創編和中小學一線體育教學人員的培訓。二是,學校相關領導層人員要重視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盡量減輕教師的工作量,鼓勵他們對趣味田徑項目課程教學進行研討和創新。三是,教育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宣傳推廣的力度,利用互聯網絡和官方微博對該項目進行宣傳推廣,并且通過下發政策文件提升該項目在中小學校的覆蓋率。
近些年,體育管理部門組織的各級別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比賽呈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這從客觀上促進了中小學趣味田徑教學的應用和發展。不過,由于我國疆域廣闊,且中西部地區存在教育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故此需要國家教育相關部門對西部不發達地區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以便促進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在全國范圍內中小學校得到普及與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