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供用電合同賠償性違約金酌減實證研究

2021-11-23 00:11:17周樂達朱筆能孫亦蕓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1年15期
關鍵詞:標準

周樂達,朱筆能,孫亦蕓

(1.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蘇州供電分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4;2.蘇州蘇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4)

1 問題的提出

違約金是由當事人約定或法律規定的,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時向另一方當事人支付的一筆金錢或其他給付[1]。違約金在德語中被稱作“Vertragsstraf”,直譯為“合同罰”。違約金之約定在本質上屬于一種合同,體現著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尊重違約金約定的效力自然是私法自治的題中之義。合同雙方在締約時是非現實的給付,違約金的預定特征注定了其無法精確地與未來合同履行障礙的后果相契合。為了兼顧實質公平和個案正義,必須對違約金加以限制,因此,各國都無一例外地規定了違約金酌減規則,避免對債務人造成傷害。

然而,在供用電合同領域,對違約金是否應該酌減的問題,法院持有不同的觀點。在江蘇省近5 年152 個供用電合同案例中①以“供用電合同(案號+標題+全文)”“民事案件(案件類型)”“江蘇省(審理法院)”以及“判決書(文書類型)”作為檢索條件在“北大法寶”司法案例庫中進行檢索,時間為2016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0 月1 日。總共檢索到相關司法文書699 篇。經過篩選,實質內容符合供用電合同相關類型糾紛的判決書共152 篇。,逾期繳納電費與支付違約金糾紛數量為65 個,該類糾紛中有36 個案例涉及用電主體逾期欠繳電費,供電主體作為原告以違約為由請求法院判決違約方繳納電費與違約金。經作者逐一研閱判決書,該類糾紛司法判決所暴露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法院對因欠繳電費產生違約金的處理方式迥異,大致可分為兩類:①法院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支持供用電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的計算方式與數額;②法院認為供用電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應當本著違約損失實際填補原則,予以適當調整。但無論支持約定違約金抑或對違約金進行酌減,所涉法院均未在其判決書中對相關判決結果進行說明論證,含糊其詞成為常態,導致“同案不同判”的司法亂象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試圖對供用電合同中違約金條款進行性質辨析,探尋法院判決不一的內在原因,并為供用電公司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

2 供用電合同中違約金酌減的裁判分析

對近5 年來36 個涉及供用電合同違約金酌減的案例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果:多數糾紛的原被告雙方,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的計算方式均為“自逾期之日起計算至交費之日止,當年欠費的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2‰計付違約金,跨年度欠費的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3‰計付違約金。”此違約金范圍能否得到法院支持,法官判決不一。

上述案例中,共有22 個案例支持約定的違約金數額,占案件總量的61.1%。綜合而言,法院在判決書中對支持約定違約金的理由論述部分均呈現出相似性的粗疏,大多數以“原告主張的違約金,其計算方式不違反法律規定”“雙方約定的計算違約金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等表述一帶而過,未做充分的說理和分析。在所有案例中,法院認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應當予以酌減的案例數量有14 個,占所有案件總量的38.9%。上述案例中,法院對違約金進行酌減的判斷標準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以年利率24%為判斷標準。在“濱海縣宏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濱海縣供電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上訴案”中,法院認為“原告要求被告按照日千分之二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該主張超過法律保護范圍,本院調整為自逾期支付之日起按照月利率2%承擔逾期付款損失”②同樣的案件還有“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儀征市供電分公司與中江能源回收揚州有限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案”,原告在訴訟中主張了“每日千分之一的違約金”,對此法院認為“約定承擔違約金標準過高,應當依法予以調整……按年利率24%分段計算利息承擔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泗陽縣供電分公司與泗陽廣安中月房地產有限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案”,法院認為“原、被告供用電合同約定每日按欠費總額千分之二計算違約金,相對于逾期付款導致的實際損失,仍然應當認定過高。本院將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調整為按年利率24%計算”;“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東臺市供電公司訴東臺市銀龍紡織有限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關于違約金……但標準應予調整,……按每月百分之二計算”。。

第二類是參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在此基礎上做出相應的酌減。在“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濱海縣供電分公司與鹽城浩華有機化工有限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違約金約定過高,結合案件實際情況,酌定本案違約金計算方法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兩倍計算逾期付款利息”;“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泗陽縣供電公司訴泗陽廣安中月房地產有限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因雙方約定違約金(日千分之二)過高,本院將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調整為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四倍計算”;“江蘇省電力公司徐州市銅山供電公司與徐州駿榮建材有限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違約金過高,依法予以調整……以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同種貸款利率的130%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止”。

第三類是以高于債權人損失的30%為判斷標準。在“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盱眙縣供電分公司與江蘇博邁鍛造有限公司供用電合同糾紛案”中,當事人雖然未約定違約金計算上限,但法院認為“約定的違約金明顯過高……,博邁公司應支付總違約金以不超過所欠電費總額的30%為宜”;“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金湖縣供電分公司與金湖縣東鼎機械加工廠供用電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關于原告主張違約金,因超過了合同法規定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拖欠標30%的上限,故對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

由上述匯總可知,上述法院均認為按照“以當年所欠繳電費本金的每日千分之二、跨年部分每日千分之三”的違約金計算標準過高,但對其進行調整的標準又存在差異。有些法院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進行酌減;還有一些法院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同種貸款利率酌減,還有的法院認為“違約金不得超過拖欠標30%的上限”,故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與支持約定違約金的相關判決情況相類似,在酌減約定違約金的相關判決書中,涉案法院對違約金酌減的理由也均存在說法簡陋、欠缺論證的通病,他們大多以“約定違約金標準過高,超出法律保護范圍”等表述一帶而過,未詳細說明為何過高,以及何為“法律保護約定違約金的范圍”。在酌減標準上法院的做法也極不統一,酌減后的結果也呈現出明顯的高低差異,并且也未對其所采納的酌減標準進行說理論證。法院濫用違約金酌減規則、違約金酌減標準不統一已經成為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 供用電合同中違約金酌減之檢視

違約金最早可追溯至羅馬法時代[2]。在古羅馬早期,合同以債務人之人身作為擔保,且債權人在主張違約責任時有沉重的舉證負擔。羅馬法上的違約金(poenae)作為“債奴”之替代橫空出世。通過合同當事人約定,在違反債務時違約方向守約方支付一定量的金錢,起到擔保債之履行和簡化賠償過程的作用。這種具有擔保性質的違約金,與現代意義上的懲罰性違約金遙相呼應[3]。到了中世紀,違約金的壓力功能日漸式微,教會法基于宗教倫理,否定神職人員從合同中獲取高額利息。超過可預見損害范圍的違約金,都被視為不當得利。這一思想意味著任何作為履約擔保的附加懲罰都不被承認,違約金只能作為未來損害賠償的預定。與這種強調損害賠償功能的違約金相伴而生的,正是違約金司法酌減的制度。它在13 世紀由主教霍斯丁西斯(Hostiensis)首先提出[4]。這種違約金被英、美、法接受,成了現代意義上的賠償性違約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違約金的歷史就是被不斷限制的歷史。自13 世紀主教霍斯丁西斯提出違約金酌減思想以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違約金酌減制度已經成為現代大陸法系違約金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基于合同自由與合同嚴守原則,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無論屬于何種性質,都應當被嚴格遵守。但是,如果法律完全聽從當事人的約定,必然會助長過當的合同自由和“私罰”之風,使違約金條款異化成壓榨債務人的工具,承擔與違約損失嚴重不相稱的責任。賠償性違約金作為賠償損失額的預定,雖然不要求其金額與實際發生的損失額完全一致,但也不能相差懸殊,否則就會喪失與賠償損失的一致性,走向“補償”動機的反面。因此,從合同正義的角度出發,應當對過高的賠償性違約金進行相應的調整[6]。

經過考察大量案例可以發現,用電人請求法院酌減違約金并得到法院支持的案例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法院動輒進行違約金酌減的態度,雖然客觀上有利于平衡雙方利益,但實際是對酌減規則的濫用。在供用電合同中問題的焦點在于:何種違約金可以適用酌減規則,實踐中提到的三種違約金酌減衡量標準是否都能適用。

3.1 只有賠償性違約金可適用酌減規則

在過去30 余年的違約金學說中,如何區分懲罰性違約金和賠償性違約金一直是討論的核心。對學界主流觀點進行歸納,懲罰性違約金和賠償性違約金的區別主要有:第一,制度功能不同。賠償性違約金又被稱作損害賠償額的預定,其功能在于補償一方受到的損害。從實質而言,賠償性違約金并未脫離損害賠償法的窠臼,只是在程序法上減輕了舉證責任而已[7]。而懲罰性違約金的制度功能,更多的在于對當事人造成心理負擔,促使對方積極履行債務。第二,損害發生要件不同。賠償性違約金作為損害賠償額的預定,在邏輯上要與實際損害的發生為前提。但由于其簡化舉證程序的功能要求,在解釋上可以不以損害的存在為證明條件;懲罰性違約金一般不要求實際損害的發生。第三,可歸責性不同。在賠償性違約金場合不以債務人的過錯為必要,在懲罰性違約金場合應當以債務人的過錯作為要件。第四,違約金救濟的范圍不同,具體體現在能否與強制履行或損害賠償等法定違約責任并行。賠償性違約金的功能在于填補損害,當事人傾向以違約金作為實際履行的替代。在賠償性違約金已經對實際損害進行救濟的情況下,再求實際履行,就會構成重復得利。懲罰性違約金是對主債務損害賠償范圍之外的一筆另行給付[8],因此可以與實際履行或強制履行并行不悖[9]。這一點也再次印證了兩種違約金不同的制度功能——發揮損害填補作用的賠償性違約金排斥其他違約責任,具有擔保履行功能的懲罰性違約金并行于其他違約責任[10]③在判斷標準的主流學說之外另有“損失比較說”,其計算方法是將違約造成的損失和違約金數額之間進行對比,若損失數額高于違約金數額,則屬于賠償性違約金;若損失數額低于違約金數額,或根本未造成損失,則屬于懲罰性違約金。歸根到底,實際發生的損失為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的后果,與其說將實際發生的損害數額作為違約金性質和功能的判斷標準,不如說這是一種對事實的描述。同時,根據這種學說,在同一額度的違約金之下,實際發生的損失數額越高,懲罰效果反而越小,就產生了評價上的矛盾。崔建遠對這種標準提出了批評,認為“損失比較說”混淆了標準與后果。違約金是對未來發生損害的一種預設,當事人締約時尚未發生損害,亦無法準確預見到損失數額與違約金數額孰高孰低。那么在締約時,當事人居然無法對違約金的性質和功能加以確定,這是匪夷所思的。。

綜上,懲罰性違約金與賠償性違約金最主要的區別在于其制度功能的不同,由于懲罰性違約金是“一筆另外的罰金”,因此不能適用違約金酌減規則,只有對賠償性違約金才能進行酌減。

那么,供電公司與用電人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的因逾期繳納電費而產生的違約金,究竟屬于懲罰性違約金還是補償性違約金呢?國務院2019 年3 月2 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以下簡稱《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三十九條與第四十條規定了兩種形式的違約金。

第一,根據第四十條的規定,用戶違章用電的,供電企業可以追繳電費,并按照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的規定加收電費和國家規定的其他費用。此處的“加收電費和國家規定的其他費用”就屬于懲罰性違約金:首先,該違約金的目的在于督促用電人適當履行合同而不在于將違約金替代損害賠償;其次,該違約金以用電人過錯為要件,具體表現為用戶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實施了違章用電的行為;最后,供電公司除了請求違約金外,還可以請求追繳電費以及其他的損害賠償。從該條文的規范語境也能看出,該違約金具有明顯的“違約罰”性質。對于這種因違章用電而產生的懲罰性違約金,就不能適用違約金酌減的規則,因為違約金酌減是對賠償性違約金數額的調整,懲罰性違約金與賠償性違約金不同,一般沒有事先約定的具體數額,也不能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調整。

第二,根據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用戶逾期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電費總額的1‰~3‰加收違約金,具體比例由供用電雙方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此處加收的“每日電費總額的1‰~3‰”的違約金,就屬于補償性違約金:首先,此處違約金的功能在于填補用電人逾期未交電費的損失,應當理解為一種損害賠償額的預定;其次,該違約金的發生不以用電人的過錯為前提,只要用電人客觀上存在逾期未交電費之行為,就要承擔相應的違約金;最后,從其救濟范圍來看,此違約金約定的金額能夠替代違約損害賠償,用電人與供電公司在約定了這種違約金之后,非違約方(在此處一般為電力公司)就不能再主張補償性違約損害賠償或請求實際履行。通過限定違約金數額,將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限定在一定范圍內。這種因逾期未交付電費而產生的補償性違約金,才可以適用違約金酌減調整的規則。

3.2 實踐中的三種酌減標準都有失妥當

第一類是以年利率24%為判斷標準。此標準來自2015 年9 月1 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規定》)第26 條,將借款利率劃分為三級:約定在年利率24%以下的為有效約定,年利率在24%~36%的自然債務利息在訴訟中不會得到法院支持,年利率超過36%的部分約定無效。在《民間借貸規定》施行后,法院也常常以年利率24%為標準對涉及違約金條款的案件進行衡量,來判斷約定的數額是否過高。雖然實務中存在大量以年利率24%為標準的認定違約金是否過高的案例,但這一標準是否能夠在供用電合同賠償性違約金案件中適用,并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撐。

第二類參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法官在賠償性違約金沒有法律明文規定范圍的背景下,不得不采用以上兩種標準對違約金金額做出判斷,這種判斷完全是基于裁判經驗,可以看作是法官找不到裁判依據的一種妥協。倘若有法律法規對違約金的范圍作出明文規定,自然應當優先適用,只有如此,裁判方能有理有據。

第三類是以高于債權人損失的30%為判斷標準。此標準來自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 條,規定了違約金不得超過造成損失的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確立了靈活衡量模式,第二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守信原則予以衡量。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30%的,一般可以認定為“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第一,從司法解釋的本意來看,綜合衡量標準才應當是違約金調整時的主要參考依據。實務中的合同類型復雜多樣,綜合衡量標準能夠使法官全面考慮到具體個案中的不同違約情形,照顧其特殊性,從而做出恰當的裁決。對于具體的30%的標準,最高院在《民商事合同糾紛指導意見》中特別提到,不能“一刀切”地進行適用,其應當作為綜合衡量標準的輔助標準。而現實中,由于合同履行情況判斷比較復雜,法院一般簡單地適用此剛性標準,避免錯判風險,個案特征在判決中并未得到體現。第二,30%的比例最初是針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直接將這一比例類推適用所有類型的合同并不合理,倘若其他法律法規對供用電合同中的違約金進行規定,自然應當適用于后者。因此,法官無視供用電合同與其他合同的區別,“一刀切”地將30%的上限應用于供用電合同違約金的裁判,并不合理。

3.3 每日1‰~3‰的違約金范圍應當得到支持

3.3.1 供用電合同具有特殊性

我國長期以來重視國家、社會、集體利益,強調個體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集體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我國的電力事業基本是從零基礎發展起來的,前期資金缺乏、電力供應緊張,國家對供電企業一直予以特殊保護[11]。例如,電力部1996 年發布的《居民用戶家用電器損壞處理辦法》第13 條就規定,供電企業主觀過錯導致的損失,最終會以電費和少交稅款的形式分攤到電力用戶和國家的頭上。而根據法律規定,企業因承擔違約責任而支付的違約金不得列入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國家的法律與政策一直對供電企業有所傾斜,以保護供電企業持續經營[12]。在供用電合同中,倘若用電人長期持續欠繳電費,必然會使得供用電公司資金無法回籠,影響到供電秩序。因此有必要用特殊方式對欠繳電費行為加以威懾[13]。

在比較法上,公有制國家合同法律實踐中,違約金這一責任形式對保證國家計劃的形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些國家法律規定,當事人不得約定比法定違約金更低的違約金。相反,法律準許合同雙方約定比法定違約金數額更高的數額。可見在公有制國家中,與國家計劃有關的合同都會受到特別的對待。

3.3.2 1‰~3‰的違約金范圍已經考慮了實質公平

對于欠繳電費情況下繳納的1‰~3‰的違約金,國家供電局2004 年7 月27 日發布的《供電營業規則》第九十八條對該比例作出了更具體的規定:居民用戶每日按欠費總額的1‰計算;其他用戶當年欠費部分按每日欠費總額的2‰計算,跨年欠費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3‰計算。對于居民用戶,每日按欠費總額的1‰計算,換算成年利率為1‰×360=36%,與先前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相比低于法律規定無效的范圍。對于居民用戶而言,日常用電度數不高,欠費數目較低,每日欠費總額的1‰完全在居民用戶可接受范圍之內;對于企業用戶而言,2‰和3‰換算成年利率分別為72%和108%,與先前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相比,分別是24%的3 倍和4.5 倍,確有略高之嫌。但企業用戶用電數量大,欠費數目甚巨,動輒上萬甚至百萬的電費一旦欠繳,會對供電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影響正常供電秩序,因此設定高昂的違約金數目有助于給供電企業造成心理壓力,督促其履約。

3.3.3 特別法規定的幅度應當得到優先適用

違約金原本就是與當事人約定的,是對于責任的限定,對違約金進行酌減或適當增加的此類司法變更不是社會經濟生活的常態,尊重當事人意識自治才是常態。如果違約金在法律上有一個合理的振幅,那么只要在該法定振幅之內的違約金數額都不應該被調整,法院和仲裁機構的能動性應當予以節制,否則當事人只要對違約金有所不滿,就動輒提起調整要求,既是對合同自由的破壞,也是對司法資源的浪費。

那么,在供用電合同領域,賠償性違約金是否存在這樣的法定振幅呢?是有的。2019 年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以下簡稱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中明確規定,逾期未交付電費而產生的補償性違約金,供電企業可以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電費總額的1‰~3‰加收。即只要不超過此范圍,供用電雙方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的比例在法律上都不應當認定為過高。之所以有高達40%的法院判決酌減補償金違約金,是由于法官只了解《合同法》與《民法典》中關于“違約金不得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規定,而不了解更為專業也更為特殊的《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中對補償性違約金的規定,導致法官只適用普通法而沒有適用特別法。事實上,在普通法與特別法產生沖突之時,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各國普遍適用的一種解決法律適用問題的原則[14]。即對同一法律行為和法律事實,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規定或同一法律的特別條款與普通條款不一致時,適合用特別的法律,而不適用普通的法律。《合同法》與《民法典》是調整普通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普通法;《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 等是調整因電力而引起的各種法律關系的特別法。一般的電力法律關系應適用《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而不適用《合同法》。但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在處理違約金酌減的案件中多引用《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這屬于法律適用錯誤,應予以糾正。

4 小 結

綜上,供用電合同中共有兩種性質的違約金,只有逾期繳納電費的違約金屬于賠償性違約金,可以適用違約金酌減有關規則。但目前司法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三個違約金酌減標準,都是在沒有特別電力法律法規的情形下才加以適用,在《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 第三十九條這一特別法有關規定的情形下,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作為供電企業一方應當向法院示明《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提醒法院在這種情況下,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電費總額的1‰~3‰加收違約金是合法且適當的,不應當認定為“過分高于因違約造成的損失”進行酌減。

猜你喜歡
標準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忠誠的標準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標準匯編
上海建材(2019年1期)2019-04-25 06:30:48
美還是丑?
你可能還在被不靠譜的對比度標準忽悠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專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2015年9月新到標準清單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无码福利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伊人AV天堂|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 夜夜操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p区|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91麻豆国产在线| 毛片一级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色综合手机在线|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免费在线一区|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久久网欧美|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99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毛片在线看|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青青青草国产|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久久先锋资源|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大尺度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国产第八页| 色综合成人| 亚洲自拍另类| 久久免费视频6|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高清| 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99资源在线| 在线视频97|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