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園 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
現代網球運動具備現代體育項目運動開放性、大眾性及服務性特點,其發展歷程中由于保留了傳統網球運動的網球文化,因此也具備濃厚的文化底蘊。高校網球文化建設,能加快網球運動的普及速度,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興趣,引領他們自主參與網球運動,貫徹崇尚健康文明的理念。所以,研究高校網球文化建設對網球運動發展的影響具有深遠意義。
一方面,教學師資力量薄弱。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集中在羽毛球和籃球,網球教師相對而言就很少。這也表明了高校不太重視網球教學,有關網球教師的招聘需求不大。同時,個別高校網球教師是兼職的,亟待提升專業素養。一系列因素的存在,造成了高校在教學網球方面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阻礙了網球運動的發展與推廣。另一方面,欠缺吸引力、場地設施不完善。目前,高校網球運動開展形式以體育專業及選修課為主,但相比籃球、足球等傳統項目而言,吸引力略顯不足[1]。同時,多數高校為發展網球運動而完善了場地設施及器材,然而因無法保障場地設施質量及數量的緣故,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反而延緩了網球運動的發展。這也表明了在發展網球運動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
網球文化源自網球運動,而開展網球運動與網球文化傳輸之間密不可分。高校學生普遍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面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接納能力,因此在該群體中傳播網球文化時擁有先天優勢。高校發展網球運動時,可將網球發展歷史、我國網球競技近年來取得的世界成就告知學生,由此將其對網球的興趣激發,吸引他們主動參與網球運動。相比以往單純教授網球規則、方法的教學方式而言,此類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2]。在講解網球歷史文化和蘊藏智慧之后,再告知網球運動規則及賽制,采取由淺入深的方式,能使學生更好的接受、認可網球運動。而當學生初步了解了一定網球文化之后,后續學習時效果自然會提升。因此,通過傳播與建設網球文化,能使高校網球運動教學取得優質成果,由此可帶動高校網球運動的發展。
我國網球運動近年來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有關網球運動人才方面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陸續涌現了諸多網球有關的就業職位。要想更好地發展高校網球運動,提高普及率,可以入手于建設與傳播網球文化,當高校形成了濃郁的網球文化之后,能引領更多學生主動參與網球運動,推進此項目的發展。同時,高校也能培養出更多能將網球教師、工作崗位需求滿足的人才。目前,各大高校中每年都會出現更多喜愛網球運動的學生,夯實了網球運動發展的基礎。由于高校開展網球運動時,在基礎設施和環境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塑造網球文化不僅能將學生關注吸引,且有利于網球運動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網球文化是組成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成分,通過豐富校園文化內涵,能將網球運動價值更好地展現。網球運動由于競技性比娛樂性更大的緣故,其本身娛樂、健身功能往往被忽略。所以高校在建設網球文化的過程中,需要對網球文化內涵深入了解,引領網球文化踏上娛樂、競技等多方面發展道路,摒除以往單一的競技比賽觀念[3]。在創新網球觀念的基礎上,將網球運動娛樂性展現給學生,引領他們體會網球運動的魅力,調動他們的積極參與性,由此推進網球運動的發展。
網球運動員之所以會受大眾歡迎,主要原因包含了精湛的球技和自身行為舉止、涵養。因此,高校網球課程的開設目的,并非僅是提供學生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依托網球文化幫助學生對言行、儀表的重要性形成深刻認知,同時注重學生責任心、公德心和正義感的培養。而這一系列有關學生自身修養的發展,在網球運動中都能實現。此外,對于網球運動員而言,優良的道德品質是至關重要的要求,是網球運動公正公開公平比賽的關鍵,也是自覺遵守網球運動規則的前提,學生通過參與網球運動,還能學會與他人日常交流與溝通的技巧。所以,高校通過建設網球文化,能幫助學生實現自身修養的提升,并夯實網球運動發展的基礎。
綜上所述,高校網球文化的建設,在發展網球運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作為高素質人才最佳孕育場所的高校,其文化發展底蘊相當豐厚,通過網球文化的積極建設,能進一步普及本區域內的網球運動。而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接受并自主參與網球運動中,高校就必須重視網球文化的建設,豐富網球文化內涵,依托文化吸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高素質水平網球運動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推進我國網球事業的發展。